10.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读图训练】在图中填注:1.雅鲁藏布江、黄河、湟水、金沙江。2.西宁、拉萨、格尔木、青海、西藏自治区(填注)。3.图中字母A、B代表的铁路是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位置和范围。 75°E-105°E 28°N-40°N ·位置:横断山以西,喜玛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全部、四川省的西部。 ·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区(占总人口的46%),还有珞巴族、门巴族等,青海东部汉族人较多。 ·人民生活:食:藏民主食糌粑、牛羊肉;喜饮酒(青稞酒)。住:帐篷。行:牦牛是藏民主要交通工具。娱乐:能歌善舞,“锅庄”和“弦子”是高原世代流传的大众舞蹈。 高寒气候。 高原环境特点:高寒、缺氧、低气压。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气候特征:高、寒,是独特的高寒气候,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冬寒夏凉,是我国盛夏气温最低的地区。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农牧业生产特点。 ⑴高原农牧业:我国高寒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河谷农业区在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湟水谷地。一年一熟。 ⑵粮食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其单位面积产量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⑶生态问题:三江源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①三江源作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来自这一地区),在青海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②恶化原因: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③恶化表现在: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藏羚羊、藏野驴等特有物种数量急剧减少。④对策:a.认识重要性:三江源头关系着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积极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能源和矿产资源。 ⑴丰富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拉萨城被称为“日光城”。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目前我国最大地热蒸汽田。水能丰富的河流有: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正在将我国海拔最高的羊卓雍湖水电站;青海黄河上的龙羊峡、李家峡等。 ⑵矿产分布藏北高原发现有石油、天然气;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因矿藏丰富,被称为“聚宝盆”(鱼卡煤、冷湖石油、锡铁山铅锌矿、东部盐湖区盐特别丰富,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钾肥厂。 ⑶工业部门和工业基地:已建有电力、纺织、采矿等工业。青海省工业发展更快(采矿基地、龙羊峡电站)、西藏正在建设的羊卓雍湖水电站 ⑷交通运输: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运输,建有以拉萨为中心的青藏、滇藏、新藏、川藏等公路网。1987年,高原上第一条铁路青藏铁路的北段(西宁到格尔木)建成通车,加速了 盆地的开发和建设,现在正在建设格尔木到拉萨段。本区航空中心是拉萨,已开辟拉萨——北京、成都、西安、广州等航空线。 主要城市。 西宁、拉萨、格尔木、林芝(毛纺工业)。旅游资源:高山雪峰: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蜂;江河源头;青海湖及其鸟岛;幽深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布达拉宫等。 【资料扩展】青藏地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⑴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⑵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⑶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⑷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⑸“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面积占全国: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读图训练】在图中填注:1.雅鲁藏布江、黄河、湟水、金沙江。2.西宁、拉萨、格尔木、青海、西藏自治区(填注)。3.图中字母A、B代表的铁路是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位置和范围。 75°E-105°E 28°N-40°N ·位置:横断山以西,喜玛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全部、四川省的西部。 ·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区(占总人口的46%),还有珞巴族、门巴族等,青海东部汉族人较多。 ·人民生活:食:藏民主食糌粑、牛羊肉;喜饮酒(青稞酒)。住:帐篷。行:牦牛是藏民主要交通工具。娱乐:能歌善舞,“锅庄”和“弦子”是高原世代流传的大众舞蹈。 高寒气候。 高原环境特点:高寒、缺氧、低气压。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气候特征:高、寒,是独特的高寒气候,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冬寒夏凉,是我国盛夏气温最低的地区。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农牧业生产特点。 ⑴高原农牧业:我国高寒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河谷农业区在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湟水谷地。一年一熟。 ⑵粮食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其单位面积产量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⑶生态问题:三江源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①三江源作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来自这一地区),在青海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②恶化原因: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生态环境严重恶化。③恶化表现在: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藏羚羊、藏野驴等特有物种数量急剧减少。④对策:a.认识重要性:三江源头关系着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积极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头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能源和矿产资源。 ⑴丰富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拉萨城被称为“日光城”。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目前我国最大地热蒸汽田。水能丰富的河流有: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正在将我国海拔最高的羊卓雍湖水电站;青海黄河上的龙羊峡、李家峡等。 ⑵矿产分布藏北高原发现有石油、天然气;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因矿藏丰富,被称为“聚宝盆”(鱼卡煤、冷湖石油、锡铁山铅锌矿、东部盐湖区盐特别丰富,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钾肥厂。 ⑶工业部门和工业基地:已建有电力、纺织、采矿等工业。青海省工业发展更快(采矿基地、龙羊峡电站)、西藏正在建设的羊卓雍湖水电站 ⑷交通运输: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运输,建有以拉萨为中心的青藏、滇藏、新藏、川藏等公路网。1987年,高原上第一条铁路青藏铁路的北段(西宁到格尔木)建成通车,加速了 盆地的开发和建设,现在正在建设格尔木到拉萨段。本区航空中心是拉萨,已开辟拉萨——北京、成都、西安、广州等航空线。 主要城市。 西宁、拉萨、格尔木、林芝(毛纺工业)。旅游资源:高山雪峰: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蜂;江河源头;青海湖及其鸟岛;幽深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布达拉宫等。 【资料扩展】青藏地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⑴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⑵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⑶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⑷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⑸“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