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研究了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下面试做几道练习看看掌握得怎样。(投影展示) 1.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四个自然区,造成各区差异的最大因素是( ) A.水热条件 B.地形类型 C.距海远近 D.人类影响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四个自然区内主要的平原是: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珠江三角洲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2)A、D区的资源环境优势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如何体现的? (A区水热资源极其丰富,可发展一年三熟农业,热带经济作物;D区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林业基地) (3)C区西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环境发展表现得_______;该地的资源优势表现为_______突出。 (水土流失 十分脆弱 能源资源) (承转)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对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和应用。今天我们来看看另两大自然区内部的差异。先请大家看图(出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两个自然地区分布图”投影)(图略)。 [讲授新课] (板书)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教师引导)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从大兴安岭向西到塔里木盆地,正好是沿北纬42度线穿过的由东向西的地带,也是我国由东向西距海由近及远、深入内陆的北部宽阔地带。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其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读图可知,西北内陆区内部分为两个地区,即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它们的分界线大致在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这条界线是南北方向的,也就意味着本区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方向的差异,这与前面学的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有明显不同,造成西北内陆区内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板图表示其东西方向的差异  (列表比较,师生共同完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不同自然地区基本特征比较 自然地区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景观 农牧业特色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平坦的高原 半干旱气候降水集中夏季 黄河、西辽河等流经本区外,皆属内流区域 草原为主 牧业为主。东部边缘旱作农业,灌溉农业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干旱气候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多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惟一的外流河) 荒漠草原及荒漠为主 牧业为主,绿洲农业  ※在完成上表过程中,出示有关景观图片,加深学生对该地区的地理特征的认识。 ※另有两条强调:一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稀少的中心;二是西北地区河流特点——数量较多,但流程短,水量少,向盆地发散至消失(读课本P8图1.6)。 (承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除了水分条件这一主导因素外,在高大山地上,也存在着随高度变化的垂直分异。而我国垂直分异最显著的地方当然是青藏高寒地区了。 (板书)青藏高寒区 (投影出示“青藏高寒地区分布图”) (讲解分析) 青藏高寒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但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还有不少白雪皑皑、海拔7000米乃至8000米以上的极高山。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形成年代最新的高原,由于地势的极大隆起及其所产生的强烈热力、动力作用,形成为世界上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人们常把青藏高原与地球的南北两极相比,把它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本区高原的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有极大差别。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年、日较差大,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 (启发引导分析)分析青藏高寒地区内部的地域差异。 水平分异 东南向西北呈现出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原因是与地势及受海洋上水汽影响有关,本区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部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进入,东南部温暖湿润)  垂直分异 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明显变化,从高原边缘到内部,其垂直变化由繁及简  (提问思考) 为什么在青藏高寒区从高原边缘至内部的垂直差异变化由繁及简? 答: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就较小。 (板图)喜马拉雅山南翼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图。(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七个自然带)  (归纳)在青藏高寒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高度决定的水热条件,故本区内的主要差异是垂直方向的地域差异。这样的差异也深深地影响了本区的人类活动。比如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因为这里海拔较低,光照及温度条件较好,垦殖历史较长,耕地比较集中,成为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带,主要的城镇等也都分布在这样的地方;而海拔较高的地方,热量条件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因为这里还有各种类型的灌丛、草甸分布,人们就在这里放牧耐寒的牦牛、绵羊等。在青藏高寒区的西北部因自然条件恶劣,基本上还是无人区。 (出示投影)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景观 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垂直变化 从高原东南边缘到内部,由繁到简  [课堂小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的差异,这是陆地环境要素中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原理在区域地理中的具体体现。其中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方向的差异,即热量上的差异,由此可把东部季风区分为四个自然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方向的差异,即水分的差异,我们也把本区再分为二个自然地区;青藏高寒区的差异主要为垂直方向的差异,是因为海拔高度的变化大而造成。 [巩固练习] 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棉花生产区的界线 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3)图中各区的优势非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区主要是铁矿和磷矿②区主要是稀土矿和镍矿③区主要是钾矿和金矿④区主要是有色金属矿和磷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区主要是煤、石油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1)C (2)D (3)D (4)D 2.根据所学知识,判定家乡所在地属哪一个大自然区和自然地区?从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描述家乡的自然特征。 答案:略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季风区内部由南到北差异明显,其成因主要是( ) A.地形地势差异 B.热量条件差异 C.水文条件差异 D.景观差异 答案:B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主要表现为( ) A.南北方向上差异 B.东西方向上的差异 C.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D.由滨海向内陆方向上的差异 答案:B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全都不是 答案:B 4.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旱地为主,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雨林 答案:B 5.下列农业生产主要受水源条件制约的是( ) A.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B.东北平原的大豆生产 C.东南亚的稻米生产 D.我国南方的甘蔗生产 答案:A 6.我国南疆地区棉花种植有利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灌溉水源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国家政策和措施 D.土壤肥沃 答案:A 下面是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判断7~9题。  7.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少的原因主要是( ) A.乙地太阳高度角小 B.乙地地势高 C.乙地气候干燥降水少 D.乙地云量多降水多 答案:D 8.甲地的年太阳辐射和年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 ①光热充足,可一年两熟②小麦颗粒饱满③水稻栽种面积广④瓜果甜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9.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自然地区是( ) ①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③内蒙古温带地区④青藏高寒地区⑤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②⑤ 答案:D 二、综合题 10.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用字母A、B、C分别填在图中相应位置,以表示我国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2)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南部相邻的是_________自然区,两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为界,请在图中标出这些山脉。 (3)分别用字母D、E、F、G,表示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4)东部季风区内的四个自然地区的分界线为三条,请把划分线代表的≥10℃积温的数值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答案:(1)略 (2)青藏高寒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填图略 (3)略 (4)略 11.(上海综合能力测试题)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1)“祁连雪水灌三州”是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景象的写照,它说明了_______是重要水源,_______资源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2)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虽然_______,光照资源较为丰富,但整体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3)西南山区山高谷深,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地势起伏大,也说明本地区的气候_______变化显著,森林类型的多样。近年来采取禁止砍伐、封山育林的措施,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_____________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患有深远意义。 答案:(1)祁连山 水 (2)日照时间长 (3)垂直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板书设计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