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图中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G植物蒸腾。 3.类型: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乙海陆间水循环、丙海上内循环、甲陆地内循环。 4.能量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 5.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 二、洋流  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分布   (3)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动。 误区警示 (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响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海洋生物 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②上升流海域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①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②寒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③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运有较大威胁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考点一 水循环的类型、作用及人类活动施加的影响  1.(2012·天津文综)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答案 B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是增强了地面的下渗、蒸发功能,所以在图中水循环的四个环节中,a(地表径流)减少,b(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增加,d(蒸发)增加,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考向立意】 结合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考查水循环构成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思维过程】 阅读题干和图示→提炼其中“可呼吸地面”和“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等关键信息→调运所学知识确定a、b、c、d等环节的地理意义及其变化→得出结论。 【误区警示】 对题干和图示信息获取不准,不清楚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而造成失误。 【预测展望】 结合城市化及人类生产活动,考查水循环对人类的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  1.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 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发生 领域 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 海洋上 陆地上(内、外流区兼有)  循环过程示意     特点、作用 参与水量较大,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参与水量最大,占水循环的90%左右 参与水量很小,只对陆地水体进行更新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1.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答案 (1)C (2)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节②为降水,环节③为地表径流,环节④为下渗,环节⑤为地下径流,环节⑥为水汽输送。第(1)题,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即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大,A项错误;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即环节②的水量7月份较大,1月份较小,B项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7月份)降水少,径流量小,C项正确;南半球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为其冬季,此时受西风影响,从海上带来的水汽量多,D项错误。第(2)题,目前人类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这一环节;修建水库可以稳定地表径流的水量(③)、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④),从而增大地下径流(⑤);植树造林可增大降水量(②)以及地表水的下渗量(④),从而增大地下径流(⑤);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地表径流(③)的空间分布。考点二 河流的补给和水文特征  2.(2012·上海地理)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据此回答(1)~(3)题。  (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  )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2)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3)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  ) A.1月 B.2月 C.11月 D.12月 答案 (1)C (2)B (3)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降水量季节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且最低月均温大于0℃,可知该河流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第 (2)题,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上侧柱状表示该地河流径流分配状况,则看图可知其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 【考向立意】 结合图示考查河流补给和水文特征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思维过程】 阅读题干和图示→获取图示中“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等信息→把信息与调运所学知识相结合判断河流流域→确定河流补给形式和水文特征。 【误区警示】 图示信息提取不准、不全,不能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我国和世界局部区域图示或河流径流过程线图,分析河流补给和水文特征。 列表比较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时间集中; ②不连续; 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夏季 ①有时间性; ②连续性; ③水量稳定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有时间性; 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③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 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特别提醒 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 (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思维拓展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及其分析思路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应用  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变化的大小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某一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或分析某一河流某一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多少;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     2.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的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  )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2)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关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B.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D.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 答案 (1)D (2)D 解析 上游径流量的变化与北半球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故可判断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径流量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特点,最有可能处于地中海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主要在冬季。 考点三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3.(2011·江苏地理)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  )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答案 B 解析 福岛在本州岛东部,核泄漏的污染物随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 【考向立意】 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思维过程】 结合题干材料中“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的考向信息→调运所学“洋流分布规律”知识→判断考查洋流名称及其流向→得出结论。 【误区警示】 不能将考查内容与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有机结合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近年海洋环境问题和局部海陆分布图,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分布海区 中低纬海区或热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环流方向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组成环流的洋流性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寒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暖流  太平洋 北太平洋     南太平洋    大西洋 北大西洋     南大西洋    印度洋 北印度洋     南印度洋    特别提醒 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的区别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   3.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示区域为太平洋,则②处洋流名称为 (  ) A.秘鲁寒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2)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根据盛行风向判断,题图示意北半球中低纬度,若在太平洋,则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第(2)题,图中①处应为北半球暖流,再结合洋流的流向就是等温线的凸向作进一步的判断。A图表示南半球寒流,B图表示南半球暖流,C图表示北半球暖流,D图表示北半球寒流。 考点四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2012·海南地理)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四地的海域位置,①、②纬度低;③附近有从格陵兰岛南下的寒流,根据题干提示“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因而③附近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④纬度最高,但由于其附近有暖流流经,水温高,不可能出现冰山。第(2)题,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顺洋流或逆洋流导致邮船往、返时间不同。 【考向立意】 结合局部海陆分布图及人类航海活动,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思维过程】 准确获取题干中有关港口、航线和航线耗时及其在图中呈现的信息→调运所学知识,特别注意冰山产生地与洋流间的关系→把试题设问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确定结论。 【误区警示】 不知道冰山产生的位置及洋流对冰山及航海的影响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局部海陆分布图及海洋环境问题,考查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实例  气候 水热平衡 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大陆沿 岸气候 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天气 日本暖流给日本南部带来温和多雨的天气    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成和沿岸寒流有很大的关系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等渔场   上升流 秘鲁渔场  海洋污染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围 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农药残留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学法指导 1.海水等温线与洋流流向关系分析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凸向判断洋流流向。海水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凸向即流向”。 (3)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2.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4.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呢?据专家分析,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整个东亚的洋流流向总体上是自南向北,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读“亚洲东部部分海域洋流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中的大洋环流是指 (  ) A.顺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B.顺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 C.逆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D.逆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 (2)图中最可能形成水障,有利于大渔场形成的海域是 (  ) A.a B.b C.c D.d 答案 (1)A (2)D 解析 本题组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根据题干说明和图示可以判断出,大洋环流是指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寒暖流交汇处(图中d处)产生水障,易形成大渔场。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线与沿线地理环境的关系示例: (1)地区   (2)天气  (3)气候(北半球)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1.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原因 (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 (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4)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6)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因为水库的调节作用。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 (1)D (2)C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读图。第(1)题,根据图b可知,暴雨过后甲、乙两个水文站先后出现了洪峰,说明降雨区域位于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图a判断④地符合题意。第(2)题,分析图a,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下游水位起调节作用。  一、选择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2.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是很多地区缺水的原因之一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结合各字母连接的地理要素知a、b、c、d、e分别表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第2题,在该小题的四个论点中,③与设问不相符,①本身错误,应排除。水循环在为人类供给水资源的同时,对地理环境还有重要影响。 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流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B.f4地段流速最快 C.地势起伏越大,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D.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4.下列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对c环节影响最大 B.d的大小与a无关 C.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a′、b′、c′、d′ D.人类对b环节影响较小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相等时间内,流经距离远则速度快,从图中可以看出f4地段距离最远,所以f4地段河流的流速最快。第4题,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径流量与蒸发量有一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自东向西流,并注入海洋A,是a、b、c、d参与了水循环;人类对水循环中的d环节影响较大,对其他环节影响较小。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河流某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回答5~7题。  5.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6.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 (  )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答案 5.A 6.D 7.B 解析 第5题,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6月、9月水位较高,主要补给水源应为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夏季水位高但季节变化不大,且冬季可能出现断流;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第6题,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6月、9月水位较高,说明该地降水多;7~8月水位低,说明该地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第7题,河流上游的水库对下游起削峰补枯的作用。M点的水位高,建水库后该河流水位超过M点水位的时间(天数)将减少,M点左移;N点的水位低,建水库后该河流水位超过N点水位的时间(天数)将增多,N点右移。 读下面“某区域洋流图”,据此回答8~9题。  8.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 (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无法判断 9.图中A、B、C、D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 (  ) A.A B.B C.C D.D 答案 8.A 9.B 解析 第8题,结合图示知,该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区且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据此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第9题,在图示洋流系统中,B为西风漂流的一支,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季节印度半岛为旱季 B.图中寒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 C.①附近沿海可能形成渔场 D.图示季节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11.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答案 10.C 11.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图示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为夏季,印度半岛为雨季,马六甲海峡海水向东南流入南海,图中寒流流向主要受地形、西南季风影响,①附近沿海在离岸风的作用下有上升补偿流,易形成渔场。北印度洋海区为季风洋流,夏季时洋流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 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下垫面。下图为“部分海区海水全年释放给大气的热量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有关海水输送热量给大气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低纬海区输送的热量总高于高纬海区 ②海水输送热量的多少决定于水温的高低 ③暖流流经海区输送的热量多于寒流区 ④中低纬海区输送的热量西部多于东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有关图示四海区受海洋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①甲、丙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②丙、丁海区同时受到核污染影响 ③甲、丁海区间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④乙、丙沿岸地区以干旱气候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2.B 13.C 解析 第12题,结合图示及洋流分布规律知,暖流流经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较寒流流经海区多;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向大气中输送的热量多于东部。第13题,甲、丙海区海水因受暖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和流向知,丙受核污染的时间应比丁早;甲、丁海区受寒暖流交汇影响,为世界渔场发育提供条件;乙、丙沿岸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多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并非以干旱为主。 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流过,关于该风海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途经a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②途经b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③途经c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④途经d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 B.乙海域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甲海域反之 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 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 答案 14.D 15.B 解析 第14题,根据海水等温线可以确定海域位置,再结合洋流模式、风带可知:赤道大洋东侧附近的甲海域有南北赤道暖流从东向西流经a处,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的乙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北大西洋暖流或北太平洋暖流,其从西向东流经d处。第15题,根据洋流模式、风带和海水等温线可知: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大洋东侧;乙海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有寒暖流交汇,利于大渔场形成。 二、综合题 16.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的水循环环节及促进这种循环运动的能量。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太阳辐射和重力能。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3)水汽输送。 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分平衡。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判断水循环类型;地表径流可以把大量陆地无机盐类带到海洋,为渔场发育提供条件;太阳辐射促进了水体的蒸发和输送,重力能促进了雨水的降落和下渗等。第(2)题,大量抽取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并对建筑物及地下水质造成影响。第(3)题,结合A环节所处位置知其为水汽输送;它对海陆间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7.2010年8月4日,在经历重重波折后,14岁的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终于可以一偿独自扬帆环球航行的夙愿。如果她能成功,那她将创下环球航海的最低年龄纪录。阅读她“此次环球航行计划路线图”,完成问题。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说明劳拉航行经过A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3)若2011年1月劳拉航行至B海域,帆船速度________(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 (4)图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 答案 (1)利用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水,缩短航行时间。 (2)高温多雨。A地:纬度低,终年高温;该地位于来自海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较快 1月份B海域(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帆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 (4)D 解析 第(1)题,主要利用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顺风顺水。第(2)题,A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地气候的形成与洋流、信风和地形有关。第(3)题,B海域为北印度洋海域,1月份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帆船航行时顺风顺水。第(4)题,D地渔场的形成与上升补偿流有关。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