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能力提升    地理原理和规律型试题的解答思路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分别写出①、②风带的名称,并说明终年受①、③之间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 (2)与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的形成有关的风带序号是__________。  阅卷投影 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①北半球的信风带、②北半球的西风带。 终年高温多雨。 (2)②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①、②分别为北半球信风带和西风带,③、④分别为南半球的信风带和西风带,①、③风带之间为赤道低气压带,在其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第(2)题,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在北半球的西风带常年控制下形成的,据此可判断该小题结论。 【规范答题】 答题对比 名师批阅  样卷展示  批阅1,解答第(1)题时,结合图示风向及其偏转方向判断半球及高压的位置,然后判断具体风带名称;结合题干“终年受①、③风带之间气压带控制地区”的要求,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然后判断其气候类型名称。 批阅2,第(2)题,在调运所学“欧洲西部”气候成因为西风带基础上,结合上题判断确定答案。 总之,该题解答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根据图中的风向与纬度值来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由于审题不认真,对气压带、风带所处的南北半球没有判断准确。同时答题不严密(例如,①是北半球的信风带,其中因漏“北半球”造成失分)  规范答案 (1)北半球的信风带 北半球的西风带 终年高温多雨 (2)②     利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题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根据图文信息,把握“题眼”,确定相关知识的联系; 第二,调运相关原理和规律进行完整表述,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第三,按照试题要求,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与规律,结合相关的思维模式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解答该类试题的关键是理解与运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对每一条规律或原理涉及的知识点都要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结合典型习题加以理解,以达到熟练运用的层次。  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气候干燥 B.Q地盛行东北风 C.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答案 1. A 2.C 解析 第1题,低纬环流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b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则可以判断图示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第2题,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位置可以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所以可以判断b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气候湿润,Q地盛行西南风。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该锋面属于 (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4.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对比三幅图,可知该锋面向东南方向移动,云雨区位于锋线的后面,因此该锋面为北半球的冷锋。第4题,11日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 12日出现了云雨,大气逆辐射较强,夜晚气温不会太低;13日该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大气逆辐射较弱,气温较低,而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图1是“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的形成原理图”,图2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月平均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并说明影响其移动的主要原因。 (2)据图分析夏半年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3)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的年份,我国南北方的降水有何异常? 答案 (1)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引起副热带高压带作季节性周期移动。 (2)5月份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珠江三角洲),6月份 (春末夏初)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一带,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 (3)南方降水偏多,出现洪涝;北方降水偏少,出现干旱。 解析 第(1)题,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回答该小题。第(2)题,根据图示说明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第(3)题,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的年份,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导致南涝北旱。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