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纲]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析解读] 1.掌握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重点把握自然带的三种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掌握世界某些区域因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形成的地方性规律。 第1讲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大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2)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 (3)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思维拓展 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 自然地理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结论  成土母质 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土壤是一个构成复杂、不断变化的自然综合体,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气候 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 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地形 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考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  1.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3)通过“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揭示了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具有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1)N、P、K等营养元素和水分 植物残体 动物残体 氧气 水分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2)光合 (3)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考向立意】 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过程】 结合题干和图示,明确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结合图示中物质和能量流向确定具体物质→最终明确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误区警示】 不会对地理事物关联图进行准确判读,致使不能把握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预测展望】 结合地理事物关联图,考查地理环境各循环过程,进而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及其意义。  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思维深化 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气候与土壤 (1)寒冷气候→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 (2)干燥的荒漠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风化壳逐渐加厚。 3.生物、人类活动与土壤  4.地形与土壤 (1)山区,导致土壤发生垂直分化。 (2)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深厚土壤;平坦地区,发育深厚土壤。 (3)阳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蒸发大,水分比阴坡差。 (4)迎风坡:水分比背风坡好。  1.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2)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不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 A.⑤ B.⑥ C.⑦ D.⑧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有气候、地貌。松花江与珠江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流量大小、水量变化、有无结冰期或结冰期长短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由两地气候决定。第(2)题,图示影响地貌的因素有水文—⑥、气候—⑤、土壤—⑧和生物。⑦表示地貌对水文的影响。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地理位置 D.下垫面状况 (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哪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各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和生物等地理特征是由该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所决定,是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第(2)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这说明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考向立意】 结合实例,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思维过程】 阅读题干→准确把握其信息,特别是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选择项判断结论。 【误区警示】 对题干信息获取不准,对选项成因把握不清。 【预测展望】 结合自然事象变化,在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同时,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整体性的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地貌)、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要素组成,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下图所示:  2.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案例: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整体性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破坏森林与绿化造林所引发的不同环境效应(如下图示)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案例: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2.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修建水库一方面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从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第(2)题,图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常见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和生物循环示意图等。 循环类型 循环过程图示 读图指导  地壳物质循环  重点理解箭头的方向和含义。如岩浆岩指向沉积岩的箭头的含义是外力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指向变质岩的箭头的含义是变质作用等  大气环流 热力环流  注意冷却、受热对气压分布的影响,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不同   季风环流  注意比较各箭头含义的差异。如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温暖湿润,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低温干燥   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①注意把三圈环流与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结合起来学习;②理解高、中、低纬三个环流的高度不相同的原因:低纬度地区,地面受热较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低纬环流高度较高;反之,高纬度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层高度低,高纬环流高度较低  水循环  ①图中包含水循环的三种类型;②注意各箭头的含义,即水循环的环节  生物循环  理解各箭头的含义,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物质循环示意图能充分反映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分析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物质循环的本质。物质循环类型多样,从本质上进行分析是区别于其他循环类型的前提。例如,地壳物质循环是由岩浆生成各类岩石,然后再回到岩浆的过程; 第二,要把握物质循环过程中物质运动变化的方向,关注物质循环的“过程”; 第三,要注意物质循环过程中运动和变化的循环性,抓住循环的重要环节。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含义是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分解作用 D.化合作用 (2)图示内容可以反映的森林功能是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3)图示过程的意义在于 (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位置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1)A (2)D (3)D 解析 第(1)题,若A为绿色植物,图中含义为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第(2)题,图中反映了森林过滤空气、净化大气的作用。第(3)题,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它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位置,把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一、选择题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1~2题。  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此图可以说明 (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了碳循环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密切相关。第2题,由图可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下图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3~5题。  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⑥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则表示沉积岩的是 (  ) A.a B.b C.c D.d 4.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⑤共同构成了生物循环过程,则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环节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3.B 4.D 5.D 解析 第3题,结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知a、b、c、d分别表示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岩浆。第4题,结合生物循环过程,知④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第5题,结合题意知④为地表径流,对地表有明显的塑造作用。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 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7.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答案 6.D 7.C 解析 第6题,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乙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以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其主要地形特征;丙地主要地理特征为高温多雨;甲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知,海南植被生长较快,与其常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关系密切。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9.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答案 8.B 9.B 解析 第8题,结合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所反映的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各环节名称。第9题,该图示反映了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10~12题。  10.三幅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11.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 1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答案 10.B 11.B 12.A 解析 第10题,该演变过程图体现的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形变化,从而引起其他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过程,所以其先后顺序是乙、甲、丙。故选B。第11题,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可分解如下:乙阶段当地为平地,植被为森林;甲阶段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丙阶段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荒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故选B。第12题,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A。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让西部面临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域的区域划分图”及“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关于图甲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多 B.灌木林增多,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多,旱地增多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14.关于Ⅰ区域土地类型变化对该河流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15.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错误的是 (  )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 答案 13.A 14.B 15.C 解析 第13题,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Ⅰ区域的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面积减少,水浇地面积不变,旱地面积增大。第14题,结合上题可知,Ⅰ区域植被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则可以判断该河流域经历了大规模的开荒。从图中祁连山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可知该河流域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第15题,图示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河流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补给,流量较小,在河流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导致中下游流量急剧减少甚至断流,加剧荒漠化。 二、综合题 16.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读“各要素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答案 (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推断结构图中的因果关系:地势高→气温低→多冰川、冻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第(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发展演化具有整体性。第(3)题,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应从各要素的变化分别叙述。 17.(2011·福建文综)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 (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峡谷是位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是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大致风向为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植物稀少;北壁则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林木苍翠;谷底则由于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呈现一派荒漠景观。(2)回答本题时必须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即径流量减少导致下游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加剧,进而造成气候更加干旱,植被更加稀少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