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自然资源概述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 3.分类 按自我再生性质 按自然属性 关系  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时期 主要能源 煤炭地位  前煤炭时期 (木柴时代) 木柴(居首位)、水力 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时期 (煤炭时代) 煤炭 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  后煤炭时期 (石油时代)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   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传统阶段      过渡阶段      多样化阶段  ↓         ↓          ↓ →→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阶段 (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2)在一部分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2.工业社会阶段 (1)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3.后工业化阶段 (1)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地位迅速上升。 (2)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少,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考点一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3)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 (1)美国 日本 (2)丙地 理由:①太阳高度大(太阳总辐射量大);②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③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原因:①地处西风带;②地势低平;③位于大陆西岸。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第(2)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时间长。另外,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相对于甲、乙两地来说,其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第(3)题,风力资源是否丰富与风速大小、地形是否阻挡等自然因素有关。 【考向立意】 结合世界能源分布图,考查主要能源的分布及利用。 【思维过程】 结合图例,根据石油消费量与生产量→确定缺口最大的地区。结合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分析太阳光热资源开发条件。结合影响风能的因素→分析荷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误区警示】 读图失误。不能充分调动所学知识,特别是影响自然资源分布的因素而出现失误。 【预测展望】 结合世界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状况及问题分析。  能源资源分布与我国能源问题 (1)主要能源资源分布 能源 主要特点 分布    世界 中国  煤炭 非可再生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 ①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 ②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③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  石油 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 主要分布在中东波斯湾沿岸、拉美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非洲的利比亚和埃及、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和印尼、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欧的北海地区 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水能 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太阳能 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利用前景广阔 阴雨天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  核能 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等  (2)我国的能源问题和形成原因 ①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a.浪费严重,能源短缺;b.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c.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d.农村大量使用薪材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②原因:a.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所占的比重较小;b.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c.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d.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e.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f.国际石油价格上涨;g.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③解决措施:a.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b.建立石油储备体系;c.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d.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e.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秦山等核电站);f.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g.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h.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i.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1.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统计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  ) A.海洋上高于陆地 B.陆地上高于海洋 C.海洋上和陆地上相同 D.据图无法判断 (2)有关海上和陆地风速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速差距由地(海)面向高空增大 B.风速差距由地(海)面向高空减小 C.陆地风速较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D.海上风速较大是海浪的推波助澜作用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相同高度海上的风速大于陆地,所以B项正确。第(2)题,陆地风速较小是因为陆地表面起伏,近地面风受地物阻力较大。风速差距在0~20m区间内是逐步增大的,在20~120m区间内是减小的。 考点二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2)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考向立意】 结合图文资料,考查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维过程】 结合材料获取该国国土面积、地形、河流等信息→结合图示,获取该国地理位置、气候等资料→调运影响水资源的地形、区域面积、气候等知识→判断该国水资源缺少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规范写出答案。 【误区警示】 对材料和图示信息获取不足,对影响水资源的因素把握不牢,归纳答案不完整等都是造成失误的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局部区域图或文字材料,考查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如下表所示: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 低 中 高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强 较强 减弱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与规模 小 中 大  利用方式 单一 中等 多样化  利用率 低 中 高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以大庆、克拉玛依、东营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本溪、攀枝花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铜陵、个旧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2.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第(2)题,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薪柴等生物能源,开发利用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水资源利用(问题、措施)的分析思路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回答(1)~(2)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严重 (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 A.径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    (1)D (2)B  水资源的利用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①开源 ②节流  一、选择题 从2009年11月上旬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范围“气荒”席卷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一些城市的天然气汽车出现加气困难,还有一些城市为了保障居民用气,不得不停掉工业用气,一些企业被迫停工、停产……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此次“天然气荒”的根本原因是 (  ) A.极端天气导致的需求量猛增 B.天然气供应能力和需求增长不匹配 C.天然气价格远远低于石油价格 D.国内天然气资源极度短缺 2.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  ) ①开发利用难度小 ②燃烧效率高 ③使用方便 ④对大气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3.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  )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性 ③大量开发使用新能源,以此全面替代煤炭 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1.B 2.B 3.C 解析 天然气的生产量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需求量增长速度,导致供不应求,从而出现气荒;天然气比煤炭开发利用难度大,但燃烧效率高,使用方便,对大气污染小;我国现阶段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用新能源全面替代,不符合实际。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的全球分布情况,读图,回答4~6题。  4.该自然资源是指 (  ) A.湿地 B.油田 C.冰川 D.煤田 5.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  ) A.盆地和湖泊周围 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区和高山区 6.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B.大气的臭氧层变薄 C.人类的需求量加大 D.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答案 4.C 5.D 6.A 解析 由图示知,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洲等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据此推断该自然资源为冰川;全球变暖是冰川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7~8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他 51 3 20  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过度开采使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第8题,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是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9~10题。  9.甲、乙、丙依次是 (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10.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的能源的优点不包括 (  ) A.清洁无污染 B.可再生 C.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大 D.开发难度小 答案 9.C 10.D 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等地,以煤炭资源为主,火电丰富;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电力不足。第10题,水电开发需要建设水库大坝等,开发难度较开采煤炭要大。 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 12.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增加人工降雨 B.修建梯田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结合四地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特点,知③位于华北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加上社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第12题,解决我国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最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读图,回答13~14题。   13.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是 (  ) A.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煤炭消费量下降 B.2015年煤炭的能源主导地位将被石油、天然气取代 C.其他能源的比例逐年上升 D.能源消费增长快,2000~2005年石油消费量比天然气增长快 14.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出 (  ) A.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可以增加煤炭出口 B.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利用 C.天然气增比最高,说明天然气开采量增长最快 D.煤炭减小的量等于其他几种能源增大的量 答案 13.D 14.B 解析 第13题,由图1可知,能源消费增长快,2000~2005年石油消费量比天然气增长快;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煤炭消费量上升;2015年主要能源仍然是煤炭;其他能源的比例在1995~2000年出现了下降。第14题,由图2可知,水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增比均为正值,说明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利用;煤炭消费比例下降,但我国能源仍以煤炭为主,不应增加煤炭出口;天然气增比最高,但无法说明其开采量的增长速度;因为图中反映的是各类能源消费量的增比,不是实际消费量,故无法确定煤炭减小的量是否等于其他几种能源增大的量。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1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回答第15题。  15.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要求“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而能反映生态状况的是绿地(林地和草地)及裸岩地,体现“由退化趋于好转”,即绿地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 二、综合题 16.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流域内的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洋淀流域图  材料二 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  (1)白洋淀流域分布在哪个地形区上?其地势特征怎样? (2)1990年以来,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______年,试说明判断的理由。 (3)分析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并说明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 (4)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 答案 (1)华北平原。 西高东低。 (2)2000 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而且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差值最大,导致湖泊水量最小。 (3)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出现陷落。 (4)跨区域调水(实施南水北调);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用水效率;在白洋淀流域上游植树造林。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相关信息判断其所在地形区位置;结合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特征。第(2)题,地面储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结合图示知2000年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差值最大,导致湖泊水量最小。第(3)题,过度开采地下水是造成地下水位低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位降低会使该地区发生地面沉降。第(4)题,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采取措施。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