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表面多姿多彩地形态,有雄伟巍峨的山脉,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都是由内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在这一章里,教材着重讲述了这方面内容,而在设计的这节课里, 教材介绍了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中又重点介绍了地壳运动,分析了地壳运动的两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阐述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通过“活动”运用内力作用的知识,分析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案例1的设计意图 教材在介绍内力作用时讲到“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对此,学生缺乏感性得认识。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教材中安排了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的案例,一慢一快,让学生对内力作用进行速度的慢和快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活动1”的设计意图 第一个题目,让学生通过解读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上海生动物钻孔痕迹,分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近1700年间地壳的升降变化,认识地壳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地壳运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第二个题目,让学生结合初中学习过的中国地形的内容,分析山脉对我国大地构造格局形成的作用,从而体会教材中强调的“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山岳是地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最集中,最强烈,最明显的场所.教材紧紧地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山岳这一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因此,本节在讲述地貌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山岳地貌为案例,剖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这个学习主题是通过山岳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的内力地貌的学习中。 褶皱山与断块山地貌类型 教材简单介绍了褶皱和断层的概念及基本形态;然后较为详细的阐述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其它们的基本形态特征。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景观,也是地理学中的体现。 火山 对于这一部分,教材只是简单的介绍“火山”的形成、结构、规模,不同的火山喷发形式形成不同的火山地貌以及火山的利弊。 二:教学目的 (一)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地表形态 2.知道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有哪些表现形式 3.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4.知道褶皱的概念及其基本形态 5.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特征 6.应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在示意图判读背斜与向斜 7.知道断层的概念,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8.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 2.褶皱山与断块山的形成是本节的重点 3.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 内力和外力作用属于地质作用的两种类型,它们同时进行,相互作用,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就全球来说,内力作用是起主导作用。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眼看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材中提供的例子或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难以完整得观察到褶皱山与断块山,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模拟演示(例如把若干本书重叠模拟不同的岩层,然后通过挤压,观察褶皱山的形成及其特征;或通过动画来帮助加深认识理解;同时还可通过列表对比方法,更好的掌握相关内容。如下表)  在对有关地质示意图进行背斜和向斜判断时,不能单看其地表形态,一般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判断:①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进行判断;②通过观察岩层之间的关系,以恢复构造的原来面貌来判断。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案例材料 六:知识网络   七: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为什么地球上既有有雄伟巍峨的山脉,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地变化着? 【阅读知识背景材料1】学习主题一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地球的岩石圈(或地壳)已经形成40多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地史期间中,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之为地质作用;使它发生变化的力量叫地质营力。根据地质营力还可把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由地球内部的能量,主要是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所引起,或者说,内力作用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不管是突变的还是渐变的,来释放地球内部积累起来的能量,地球表面之所以有高原和盆地的差异,就是因为有内力作用。相应地,由地球以外的能源引起的是外力作用。太阳的幅射能是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有了太阳,才有昼夜的温差,一年有四季,地球才有气候带;也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地球的生物圈。 简单地说,外力作用唱的是三部曲:首先是使岩石破碎,然后是把它们从原来的地方搬走,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去沉积下来,即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所以,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削高填平”,把高山和高原破坏掉,把它们搬到低洼的地方,使低洼的地方填平,结果是使地表夷面(出现一个夷平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教师就“学习主题一”里某些内容加以解释,例如:突变和渐变,实际上 【教师总结】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也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在破坏旧的,一方面在建设新的,互为依存、彼此转化的。建造阶段内有改造,改造阶段内有建造,只是看以何者为主。 【过渡】教师就“学习主题一”里的突变和渐变解释,即是一种是突发的内力作用,如火山、地震和海啸、山崩或雪崩、山洪和泥石流等。另一类是极缓慢而安静的内力作用,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引入案例1】老师也可将课本中的“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案例,穿插在讲课过程中,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问】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呢?那大西洋的成因是否也一样呢? 【阅读知识背景材料2】学习主题二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缘,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边境。西北走向,略呈向南的弧形。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所组成。主脉大喜马拉雅山最为高峻,平均海拔6000米,全长2400多千米,位于中尼边界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从地质学角度分析,喜马拉雅山正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交接的地带。地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古地中海(特提斯海)的一部分。印度洋板块曾远离现在的位置,处在南半球,后来不断向北漂移。到第三纪早期,因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使古地中海全面海退而消失。到第三纪晚期,印度板块从雅鲁藏布江沿线处向亚欧板块下俯冲,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俯冲过程中,受到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使亚欧板块一侧抬升,形成青藏高原;上部的岩层弯曲、重叠,隆起成褶皱山脉,形成了高大喜马拉雅山脉。据测量,至今印度洋板块仍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北移,喜马拉雅山每年以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珠穆朗玛峰每年仍以1.82厘米的速度继续上升。 【阅读知识背景材料3】学习主题三 大西洋的形成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整个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构造而成,板块相 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在二三亿年以前,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是拼合在一起的,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块联合古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分裂成若干块,后逐渐漂移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大陆板块相对移动产生的张裂而形成裂谷,地幔物质从裂谷处涌出凝结成海岭,地幔物质继续不断地从海岭顶部的开裂处涌出凝结,形成大洋地壳,并向海岭两边推移扩张,使裂谷逐渐发展成大洋。大西洋的形成,大约是从1.8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开始的。最初先是从北美洲东部与非洲西北部拼连处分裂,出现了中大西洋。到了1.3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中大西洋向北大西洋扩展到格陵兰岛西部,而南美洲与非洲已经裂开,经过6千万年左右的板块张裂运动,南大西洋已发展成一个大洋,而北大西洋又向北延伸,使格陵兰岛与欧洲分离。到第三纪以后,已经形成了与北冰洋相通的S形大西洋,直到现在北大西洋海岭和南大西洋海岭中脊,仍是地幔物质上涌形成新洋壳的地带,说明大西洋还在继续扩展中。 【阅读知识背景材料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全球可分为哪几大板块? 按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哪几种?喜马拉雅山和大西洋的形成是属于哪种地壳运动? 简述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提示:板块名称、张裂还是碰撞) 简述大西洋的形成过程(提示:板块名称、张裂还是碰撞) 地壳水平运动还可以形成哪些地表形态? 【过渡】地壳运动除了水平运动之外还有哪些类型呢? 【引入P75教材活动1】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近2000年间地壳的升降变化。 【阅读知识背景材料4】学习主题四 海边石柱话沧桑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波佐奥利城附近浅海边,至今还残存着三根高大的大理石柱。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这三根柱子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建筑物留下的遗迹。柱高十二点三米。那时候,这一带的地壳在缓慢上升中。到公元七九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建筑物被震毁,只残留着三根大理石柱,基部被火山灰埋没了三点六米,剩下的八点七米一段露在外面。 公元四世纪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地壳慢慢下沉,海水淹没了附近土地,石柱的大部分也被浸淹,露出海面只有六米了。那浸泡在海水中的一截,长约二点七米,在海水中被牡蛎等剥蚀得面孔千疮;它下面的一截由于火山灰的掩护,没有受到剥蚀。 后来,这里的地壳又开始徐徐上升,到十八世纪中期全柱升出海面。二十世纪初,地壳又开始下沉,平均每年下沉七毫米。二十世纪末,下沉速度加快了,平均每年下沉两厘米以上。 两千多年来,这三根石柱经历了几度沧桑。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它成了地质史中海岸沧桑多变的活记录。 【阅读知识背景材料4后回答以下问题】 公元79年——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在哪几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哪些特征? 【教师小结】地壳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地壳运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引入P75活动2】让学生结合初中学习过的中国地形的内容,分析山脉对我国大地构造格局形成的作用,从而体会教材中强调的“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过渡】我们知道山岳是构成陆地的骨架,那么山岳是如何形成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山岳的形成。 【导入】人脸上的皱纹是饱经风霜的见证,地球上的褶皱是地球经历亿万年动荡留下的痕迹。大家知道,一块坚硬的钢板,只要施加足够大的外力,也会弯曲甚至断裂。所以,即使由坚硬岩层组成的地壳,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扭曲褶皱 【讲授】坚硬的岩层具有弹性,当它受到地壳运动的强烈挤压、拉张和扭曲时,会把内力慢慢地在岩层里聚集起来,就像我们拉张弹弓一样。年长日久,这个力越聚越大,最后终于超过了岩层本身的强度,使得岩层承受不了而发生弯曲甚至断裂。地质学上,把这种岩层由于受到水平方向力的挤压而发生波状弯曲,但未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现象称为褶皱(如下图)。褶皱有多种形式,最基本的是向斜和背斜两种。  【设问】世界上有哪些山脉是属于褶皱山? 【生答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山脉都是由地壳褶皱运动形成的。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到亚洲的喜马拉雅山一带,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东西向褶皱带,其中包括高加索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设问】如何判别背斜与向斜呢? 【引导读图】  【教师小结】水平岩层受力作用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常规下岩层向上拱起者为 背斜,背斜成山;岩层向下弯曲者为向斜,向斜成谷。首先应牢牢 记住的理论是: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看出: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 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过渡】然而,现实中还有更为复杂的现象,因岩性不同及风化程度强弱所致,常出现构造和地形不协调的现象,背斜变成山谷,向斜成为山岭,即所谓逆地形,也叫地形倒置。 【设问】为什么会出现地形倒置的现象呢? 【引导读图】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小结】 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差异侵蚀的结果,有些岩层是不连续的,在背斜部位应用虚线表示原先的连续状况;二是岩层的年龄顺序,在垂直方向上仍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在水平方向上则年龄差异较大,背斜部位中心老两侧新,向斜部位中心新两侧老;三是地表形态与构造形态是相反的,即背斜部位岩层是上拱的,地形是下凹的,向斜部位岩层是下弯的,地形则是上凸的。 【阅读知识背景材料5】学习主题五 地球上的疤痕——东非大裂谷——未来预测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 的伤疤。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里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即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由于这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多火山多地震。 【问题】1. 东非大裂谷是如何形成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演示。 2. 如果东非大裂谷继续在扩张,你认为最终地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小结】从岩体受力、位移方向和地表形态三方面讲述断层 【运用】认识褶皱山和断层的分布,对我们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如:褶皱构 造常常与大型油田联系在一起。有时,大的背斜能形成穹窿状构造,就 像把地壳"挤"出一座圆形仓库,它的内部成了良好的"储油罐"。目前, 世界上许多油田开采者都在抽取这种"油罐"中的石油,我国的大庆油田 就是其中之一。而断层带往往是火山、地震活动的频繁地带,如果工程 设施修筑在断层上,建筑物就会因断层错动或沉降速度不一而发生破 裂、倒塌,水库会发生漏水、坍坝。所以,在大工程施工前,做好地构 造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观看火山视频】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火山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和规模大小。 【总结】教师根据内力作用—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的线索展开总结。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