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分析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预防措施。 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主要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树立海洋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不断聚集,海洋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因此,重视并加强对海洋自然灾害的研究、监测、预报和预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类型: (一)海洋自然灾害: 1.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雾等。 2.风暴潮: 按照成因的不同,风暴潮又可以分为哪两类?(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 (阅读P69材料,思考活动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海啸 (1)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如图所示:  (3)海啸危害特点:其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 (思考)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生海啸地震最频繁的国家? 4.海冰和冰山 (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承转)海洋自然灾害危害巨大,我们如何应对呢?(阅读P72,回答)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经典例题1]2000年8月20日,广东大亚湾发生赤潮,下列各因素与之关系不大的是( ) A.晴天连续水温偏高 B.海流运动微弱 C.湾内污染严重 D.有台风活动 【解析】要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赤潮发生的原因及赤潮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所谓赤潮,是指浮游生物大量异常繁殖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天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多数具有一定的颜色。正常情况下,由于数量小,不易察觉。但当水体富营养化使其急剧繁殖增多时,它们便大全聚集于水面,呈块状、带状等多种形态漂浮着,使水面具有各种颜色。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而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赤潮的出现,使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窒息而死。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生物毒素,可使鱼类病变 【答案】 D [经典例题2]读下面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和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年10月 3日,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 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摘自《中国环境报》2000年12月30日 (l)材料上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 ,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 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 。 (3)如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 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 (4)有关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海航线上的原油泄漏,通常让其自然分解 B.近岸或渔场周围,可以采用分散法使石油迅速分散 C.小面积的油污可用燃烧法清除 D.吸收法只能在净水环境中进行 【解析】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海洋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石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怎样减少石油污染、海上石油泄漏有哪些方法,都是学习中应该了解掌握的内容。 【答案】(1)中东波斯湾沿岸 标注略 (2)马六甲 日本 (3)西 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 (4)D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