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结构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1、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2、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P26,探索活动: 阅读: [问题]1、从市中心与外围的交通运输有何差异?(市中心交通更方便) 2、为什么外围的住宅区具有明显的东西部差异?(风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某些条件(风向)的影响,城市内部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同一分区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等级分化。 例如:济南市分区:文化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 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1、中心商务区: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体现商业和服务职能;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3、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工业区: 位置:城市边缘 特点:1、体现工业生产特征:工业门类分区和污染。 2、交通:便利,有河流或铁路通过。 [问题]CBD也是交通便利,这里的便利与CBD的便利有何区别:交通运输方式:CBD:公路(灵活)和航空(便捷) 3、大型工业区往往包括职工住宅区及各种服务设施。 3、商业区: 位置:城市中心区(中心城市,原因:无中心商务区)或中心区附近。 特点:1、由商业街和大商场组成。(点状或线状分布) 2、交通便捷。 3、土地利用集约(土地地价高) 4、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 与CBD区别: 1、点状线状与片状的区别 2、CBD还突出服务,而商业区突出商业活动, 3、中小城市一般没有CBD。 4、住宅区: 分两种类型:1、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 2、市政规划住宅区 位置:工业区内部或相邻;城市外围。 特点:1、有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2、具有等级分化现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5、行政中心区: 位置:与其它功能小区相结合。 特点:1、首都或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具有此功能区。 2、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3、交通便利。 6、文化区: 位置:距离工业区较远。 特点:1、自然环境较好。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3.人口平均素质较高。 7、混合功能区: 特点:多种功能混合的设施混合。 8、效区:城市的一部分。 位置:城市外围。 特点:1、农业区。 2、环境条件好,在国外往往与高级住宅区混合在一起。(要求交通便利) 3、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郊区,往往建有卫星城。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 早期功能分区的延续。 东京高级住宅区 北京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地租差异 图的分析 3、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 例: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4、行政因素: 政府规划功能分区 例:济南市的规划。 以上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影响可归为集聚力和离散力,例:经济因素的地租,使商业区向城市中心发展,而工业区和住宅区向处围发展,最终形成为城市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