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文化景观的主要特征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是紧承上节内容,具体判断什么样的文化事象可构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具有哪些特征等。教材对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概括为下述三点: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并针对每一特性作了详细解释并举例说明,便于我们的理解与学习。 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向学生说明:文化景观的三个特性中,空间性是确定文化要素中何为文化景观的关键尺度。文化景观的功能性是指文化景观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功能性,它可确定某一自然景观是否在人类的作用下已经成为了文化要素。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是三个基本特性最有应用意义的。人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了解该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轨迹。关于对这些内容的理解,除了分析课文中的例子以外,我们还要多补充些发生于我们身边的事例,分析、印证文化景观的特性,看其是否具有空间上的固定性,看其在不同的时代中有何功能和作用,这样我们通过众多的事例分析,一方面对文化景观会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突出了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及判断依据,使学生易于接受。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需有大量的事例为基础,以事例的分析解释概念及其表现的特性,鼓励学生调查当地的文化生活、民俗习惯、经济活动等,判断哪些是文化景观,哪些是文化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景观和两个主要特性。 2.了解文化景观时代性的变迁,以及反映当时当地的文化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文化景观的特性,要准确识别哪些是文化景观,哪些不是,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有何区别?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文化景观图片来分析文化的发展过程。 德育目标 1.以发展的观点来正确认识文化景观时代性的变化。 2.通过景观图片的展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的两个主要特性。 教学难点 文化景观的意义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教学方法 1.学习本节内容,主要掌握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同时根据文化景观的特性来判断文化事物是否成为文化景观。 2.景观就是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现象。因此,我们学习时,应联系实际生活,充分调动我们已有的经验,观察、分析周围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并认识其特性。 ●教具准备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搜集或制作一些景观图片,以最直观的手段来演示文化景观,感知文化景观的特性;同时,收集相关的新闻、景视资料加以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的概念与文化景观的概念,了解到了文化景观的构成要 素,这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一下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便于我们准确、全面理解文化景观及如何识别。 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从我们周围的建筑、婚俗、戏剧、服饰、性格等方面,了解我们家乡或其他地区的文化景观的构成,通过现实生活,理解文化景观,并从中概括出文化景观有哪些特性,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人类创造和使用每种文化景观,都有一定的目的,因而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都有某种功能意义。例如,城市雕塑具有美学享受功能;烽火台在古代可以传递信息;寺庙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等等。许多文化景观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和不变的。例如,城市既是人们居住的聚落,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场所;埃及金字塔在古代具有法老的陵墓的功能,而如今更偏重于旅游观赏功能等等。可见,文化景观表现有许多特性,但主要的特性是空间性和时代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空间性和时代性。 [讲授新课] 一、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板书) 请同学们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文化景观的概念,结合本节课内容,理解并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性。之后,老师讲解。 我们知道,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而自然物质又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文化景观也占有一定的空间。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表现为两方面,首先,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甚至相差很大,即便是同类文化景观,彼此之间也可能相差很大。例如,同样是雕塑景观,上节课课本提出的美国拉什莫尔山的雕像高约百米,是我们常见的城市雕像的许多倍。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并不取决于其占据的空间大小。其次,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还表现在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正是由于文化景观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它可以反映它们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同地区相对稳定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旱地和水田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稳定的。大体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水田集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两种不同耕作类型的文化景观(见图3.7),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农业自然环境和耕作传统。再如,上节课中课后活动题中的第4题的判断: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火车不是文化景观,判断理由是:铁路和火车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事物,但是,由于铁路在空间上的位置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固定性,所以它是文化景观;而火车在功能性质上表现的是运动的,也就是不具备固定性,所以火车就不是文化景观。 补充材料一:文化景观与文化事象的区别 区别两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看其是否具有空间位置的固定性。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铁路和火车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要素,由于铁路在空间上具有固定性,它是文化景观,而火车在功能性质上是运动的,因此,它不是文化景观。此外,有许多民俗活动、文化活动,由于不具有空间位置的固定性,所以不构成文化景观,而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或事物。 二、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板书)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它必然带有创造和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例如,烽火台、古长城等留存至今,已经完全或部分丧失了当初的功能,它们更多地体现着当时的文化特征。如今,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旅游观赏对象。 总之,文化景观的特性表现在它具有空间性、时代性两个方面。这是所有文化景观所共有的特性,但对于不同的文化景观其特性表现是有所侧重的。这主要体现在创造这种文化景观的人们在创意制作的目的上,如果为专一目的而制作的,则它的功能性特点就突出,如前面的景观图片——上海“金钥匙”的打开繁荣之门的功能就很突出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需求。还有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功能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专一功能的目的也会随之变化,或者原功能特点不明显了,而其他功能特点显现了出来。例如我国的万里长城,虽然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但它的主要功能过去是军事防御,现在则成为旅游景观。又如课文图3.8、图3.9。下面我们将不同文化景观的不同功能作一举例分析,如下表: 文化景观 基本功能  音乐、雕塑等 美学享受功能  烽火台、古长城 当时具有军事信息传递和军事防御功能,现在旅游功能逐渐上升  佛寺、庵院、道观、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建 筑 宗教信仰功能  服装 遮体、保暖功能  建筑物 提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场所的功能  聚落 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生产的场所  防护林 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 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此外,我们将文化景观的三种特性(我们把功能性也专门列为一点)作一对比,便于我们学习时加以区别。同时我们再举两例进行分析。如下表1~2: 1.文化景观基本特性的含义和意义 特性 空间性 功能性 时代性  含义 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 置都具有稳定性或固定 性 各种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某种功能意义,即在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功能性 文化景观带有创造和生产 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成因 文化景观通常是附着在自然物质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而任何自然物质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故文化景观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人类创造每种文化景观 都具有一定的目的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 代的产物  意义 文化景观的空间性是确定文化要素中何为文化景观的关键尺度;文化景观可以反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特点 文化景观的功能性可确定某一自然景观是否已在人类的作用下成为文化要素 人们可以通过分析某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了解该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   2.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案例分析 基本特性 文化景观 空间性 功能性 时代性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山 宗教(佛教)信仰功 能 宗教信仰功能大大减弱,旅游功能逐渐上 升  背牛顶烽火台、古长 城 河北抚宁老岭自然保护区背牛顶风景区 军事信息传递功能 军事信息传递功能丧失,现为旅游景观   补充材料二: (1)圣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中部的一座古城,有4000多年历史,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相信穆罕默德曾在此踏着一块石头“升天”。古犹太王所罗门曾在此建造“圣殿”,使它成为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基督教相信耶稣钉死于此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耶路撒冷原为巴勒斯坦城市,分为新旧二城。1949年,以色列占领新城,并宣布耶路撒冷为该国首都,1967年又占领旧城。1989年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国土尚在以色列占领中),宣布耶路撒冷为该国首都,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巴以冲突的焦点。 (2)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小岛上,是一座法国奇特式的雄伟建筑。它不仅 因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而出名,更因为它是巴黎最古、最大和建筑史上最出色的天主教堂。这座教堂从1163年开工兴建,约经过180年才完工。墙壁内外装饰着美妙的雕刻与雕像,都是古今名匠的精心杰作。上层的正方形及尖型塔俯视着巴黎中的西特岛,彩色玻璃窗温暖辉煌的色光,曾经照过下面所举行的加冕、婚礼,或是庄严肃穆的殡葬仪式等。法国百年战争末期的1447年,巴黎从英军手中获得解放时,曾在这里庆祝;1804年拿破仑一世亲自拿起皇冠戴在自己头上,也是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雨果曾以教堂为背景完成了一部名为《巴黎圣母院》的世界巨著。 (3)埃及金字塔 埃及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国,公元前3200年就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尼罗 河纵贯南北,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金字塔大约有80座,它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 埃及人叫它“庇里穆斯”,意思是“高”。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金”字,所以,人们就形象地叫它“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朝法老胡夫的陵墓。它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700多年,塔高146.5 米,相当于一座40层高的摩天大楼。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大金字塔由大约230 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最轻的石块重1.5吨。平均重2.5吨,总重约684.8万吨。如果用载重7吨的卡车来装载,需要978286辆,如果把这些卡车一辆接一辆连接起来,从我国的海南岛到北面的漠河也排不下。比大金字塔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哈佛拉金字塔,塔旁还雄踞着一尊巨大的石雕——狮身人面像。据说,公元前2610年,埃及第四朝的第三位法老哈佛拉巡视了自己快要竣工的陵墓,发现采石场还有一块弃置的巨石,就命令石匠按照自己的脸型雕刻了这座石像。石像高22米,长75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刻“库伯拉”圣蛇浮雕,下巴还下垂着5米多长的胡须,威严而又神秘。1798年,拿破仑占领埃及时,曾下令用重炮轰击狮身人面像,结果,狮身像岿然不动,只被轰断了几根胡须,现在还保存在英国博物馆里。 建造金字塔,最紧迫而又最现实的问题是运输问题。有人认为是采用了撬板圆木棍法,有人认为是水运法。法国一位化学家认为这些石块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石灰、贝壳、岩石等物质的黏合物。直到现在,运输问题依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建筑金字塔,把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平整成为52900平方米的塔基,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在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设备、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的情况下,完成了塔基的勘测和施工。它的四条底边长度相差不到20厘米,误差率不到千分之一;它的东南角和西北角的高度相差仅1.27厘米,误差率不到万分之一等等。他们没有“尺”,仅会用胳臂作丈量单位,叫做腕尺,怎么能把金字塔建得这样精确?真叫人大惑不解。 为了确保金字塔万古长存,设计者还不用一根木料,不用一颗铁钉,因为铁质易锈,木质易腐,都是坚固的隐患。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结物,然而却拼合得天衣无缝,甚至连最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无论哪座陵墓,都没有用火把之类的东西来照明的痕迹。考古学家动用现代化的仪器,分析了积存4600年之久的灰尘,没有找到灰,也没有找到刮掉烟灰的蛛丝马迹。但是,他们雕饰浮雕、清扫墓室或者搬入国王尸体决不可能在黑暗中进行,他们使用了什么照明手段呢?我们至今尚不能知晓。 (4)传统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主 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华北各地。其中以 北京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四面有房屋、中间有院子的一种住宅结构,其 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子,大者有二三进和 东西跨院,有的还有后花园。四合院由围墙封闭成矩形,房 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门 朝南开;有的大门前后有影壁,进门左转进入前院,院子南 侧为倒座,旧时为佣人的住处。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为正房, 也叫上房,为主人起居室和卧室,一般为一明一暗。中间为堂屋,是家庭住房的中枢,也是接待客人和家人相聚的地方,两边为卧室。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为厢房,也叫下房、配房,一般用作书房、餐室或幼辈住房。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回廊相连。 关于北京四合院,现在正逐渐被赋予新的功能。随着历史时代的变化,四合院已逐步被世界认同,成为北京新的一处旅游景观,因为它保留了北京城的历史面貌。目前,北京四合院正在被有关部门保护、修缮并即将开放。 (承转)我们学习了文化景观的两大主要特性(也可分为三大主要特性),对文化景观有了 更深一步的了解。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核心内容,我们认为文化景观具有以下显著特色: 要素复杂性 如前所述,文化景观不仅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应包含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并结合人类文化形成以重要影响的自然要素。因此,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具有显著的复杂性。 类型多样性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人口、历史、经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世界各地从人种、人口、语言、民族、风情到技术、产业、政治体制等都存在着差别,也必然使文化景观类型具有复杂的多样性。 地域性 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使全球文化景观的底基具有地带性特征,尤其在以地带性明显的自然因素参与构成的文化景观中,其外貌表现出相应的地带性特征。 文化核心性 在空间形态上,文化景观似乎应成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区,而事实上,文化景观往往表现为存在着中心区与边缘区两部分。一般来说,中心区是文化景观表现得最发达、最典型的核心区。其外围则随着距离加大,其典型特征也随之减弱,并逐渐成为与其他文化区的过渡带(这一点以后还会讲到)。 联系等级性 文化景观除了中心与边缘性的特色外,从其内部联系(文化源地、文化传播等)来看,它还具有明显的等级性。表现为:①大的文化景观可以包含若干级、若干个小的亚类,它们常存在着或明或暗的等级系统;②文化景观要素组成具有等级层次性,即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其文化景观结构越复杂,反之,则相对简单,并易于接受复杂文化景观要素的影响。 动态与相变性 文化作为一种十分活跃的景观因子,其在营造文化景观的过程中,既体现了一定景观的特色,同时又在不断地更新、发展、流传,发生着变化,从而使文化景观形态也处于一个不断相变的过程中。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课本所举例子为对象,结合周围生活中的事例,通过众多丰富的事例,来了解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并从多方面分析文化景观的其他特性。讨论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要拘泥于课本中的两个特性,通过自身的体会,达到学习的目的。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文化景观具有自己的特性,我们从课文中学习了文化景观的空间性和时代性两大特性,其中也提到了文化景观的功能性,按课本编制,功能性是从属于时代性之中。我认为,文化景观的功能性更强,如果把这一特性单列出来,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景观及其特性效果会更好。这一点是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和广大同仁志士共同讨论,以期得到最佳效果。 此外,从前面所学文化景观的内容和列举的许多事例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文化景观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性。如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多样性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细述。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文化景观的两大特性,即空间性和时代性,通过一些景观图片和事例,使我们对文化景观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对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希望同学们以生活为源泉,从生活中找文化,归纳、总结文化景观的特性与表现,使我们的学习更丰富、充实。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文化景观中,现在仍保留其当初建造时功能的是( ) A.雍和宫 B.西安大雁塔 C.都江堰 D.万里长城 答案:C 2.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而火车不是文化景观,这说明文化景观具有( ) A.多样性 B.空间性 C.时代性 D.复杂性 答案:B 3.古罗马角斗场和我国宁夏的清真寺都是文化系统的( ) A.折射物 B.指示物 C.发展和延伸 D.萌芽物 答案:A 4.交通路口的红绿灯,作为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是 ( ) A.空间性 B.功能性 C.时代性 D.指示意义 答案:B 5.有关文化景观指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何文化景观都能直接反映自然环境的状况 ②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指示意义是无限的 ③文化景观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反映它所属的文化体系的特征 ④文化景观之所以有指示意义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景观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二、综合题 6.塔是佛教中的一种专门建筑,原本是埋葬佛骨的建筑物,并作为佛教的象征,供信徒顶礼膜拜,它的最初形式如下图所示。印度的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多层楼阁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塔,且形式多样,如下图中其他各小图所示。它位于佛寺中心,不但埋有佛骨而且藏置佛经,在塔内供奉佛像,便于佛教徒们膜拜。佛塔原是属于专门的佛教建筑,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功能逐渐扩大了。佛寺中自从有了佛像,供奉佛像的大殿就代替了塔而占据了主要地位。塔被移至佛殿之后,殿的两旁,或佛寺旁的塔院里,作为佛教的标志,塔仍要占据好的位置。所以凡山岭高耸之地、山腰显著之处,江河之滨都成了建塔的胜地。所有塔的所在地往往成为城郊的风景点、游人的好去处。 (1)试从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三方面分析佛塔这一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 (2)中国塔的外形与印度塔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这一事实,你如何理解“文化景观是文化系统的折射物”。 (3)从古至今塔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空间性:原位于佛寺中心,现在位于山岭高耸之地、山腰显著之处、江河之滨;功能性和时代性:最早是用于埋藏佛骨的建筑物,后藏置佛经、供奉佛像,现在成为旅游资源。 (2)中国塔的外形说明了中国吸收了外来文化,而且打上了中国的烙印,富有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文化系统的特点。 (3)原来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现为旅游景观。原因是供奉佛像的大殿代替了塔而占据主要位置,且佛塔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7.读“中国古今著名水利工程分布图”,并回答问题。 (1)填出下列水利工程在图中的字母代号。 都江堰( ) 京杭运河( ) 坎儿井( ) 葛洲坝( ) 灵渠( ) 小浪底( ) (2)图中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在原始地表之上创造出来的,因此都属于______________,其表现出的共同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简述下列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作用。 都江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A F C E D (2)物质文化景观 空间性 时代性 功能性 (3)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 促进交通事业,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并促进农业的发展 8.读“万里长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总长为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的,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结合为防御工程体系。 (1)长城属于_____________文化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因此长城反映了我国的_____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资源,它的旅游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城这一中华大地上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某些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请分别说明人文界线意义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线意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质 物质 军事防御 精神 旅游 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长城是古代中原政权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部落侵扰而采取的措施 与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吻合 板书设计 3.2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一、文化景观的作用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