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造成的影响。 2.认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认识虽然局部冲突仍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 ●教学重点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 ●教学难点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归纳”三步骤教学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读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开篇有一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说明政治地理格局是变化的,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而两次世界大战对近现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最大。 [讲授新课] 板书: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板书: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问题引导: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那么,什么是世界政治地图?它又表示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世界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一战前后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学生观察:一战前德、意、奥匈、英、法、俄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轮廓、国界;一战后消失的国家及新出现的国家、轮廓发生变化的国家。 问题引导:同学们在初中历史课学过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知识,请回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间? (2)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组成的哪两大对立集团?战争结局如何? (3)战争对欧洲政治地理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视察结束后得意洋洋驶向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返回时被一塞族青年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持续四年多,终因交战双方精疲力尽,战争于1918年结束。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这次战争不仅使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导致了欧洲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德国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崩溃,出现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芬兰等国家。俄国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美日力量兴起。 教师板书小结:  过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和势力范围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结果导致物质损失、人员伤亡,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暂时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各国经济增长不同,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战争就可能再次爆发。事实是,经过了二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二战前后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图。 学生观察:欧洲疆界的变迁牵涉到的国家。 问题引导:请同学们再结合初中历史知识回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各包括哪些主要国家?战争结局如何? (2)战争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德国在一战后重新崛起,和后起的日本、意大利互相勾结,结成轴心国集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联合起来,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战争以德、意、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英、法严重削弱。德国一分为二,日本战败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出现分裂,东部依附苏联,西部依附美国,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苏走向对立,世界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各国纷纷独立,殖民体系瓦解。 演示课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4年)非洲政治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9年)非洲政治地图、20世纪80年代非洲政治地图。 学生观察地图:进一步明确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 教师板书小结:  承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产生两大阵营,形成了冷战的对峙局面,那么这种两极格局是否能长期存在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 板书: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演示课件:演示二战后(60年代)东欧政治地图和现代东欧政治地图。 问题引导:(1)从两幅地图中,你发现东欧政治格局有什么变化? (2)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东欧剧变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从以上两幅图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到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发生了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东德和西德统一为德国,南斯拉夫爆发内战,分裂成5个国家,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苏联的解体,欧洲和日本的重新崛起,使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分析其原因是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 承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地区仍然不稳定,地区冲突依然存在。 板书:三、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板书:1.合作 演示课件:演示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分布图。 问题引导:(1)说出:①欧洲联盟包括的国家;②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的国家;③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 (2)这些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经济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学生讨论:(略) 师生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形式趋于缓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相互合作有利于维护和平和发展经济。于是,一些国家基于地域上的联系,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如刚才展示的一些国际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护区域安全、加强各国间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过渡: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地区冲突依然存在。 板书:2.冲突 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世界主要冲突的地区图。(闪动地区为: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印巴冲突等地区) 问题引导:在以上的一些地区冲突中,尤以巴以冲突最受世人关注。请大家分析: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2)巴勒斯坦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耶路撒冷的宗教地位。 (4)被占领的重要地位。 (5)水资源在中东的重要性。 演示课件:巴勒斯坦地区图,图中显示1947年分治以后以色列陆续占领的地区。 学生讨论:(略) 教师板书小结: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是不是已经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有所顿悟呢?现在我们把这堂课学习的内容作一小结。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但战争不是唯一的影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政治格局也随着变化,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但局部地区仍然不稳,阿以冲突就是很好的例证。从这一节的学习,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意识、人类的整个进步才是当今我们的任务。 [课堂反馈] 1.一战后出现的国家有( ) ①西班牙 ②荷兰 ③芬兰 ④波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一战后奥匈帝国崩溃,出现匈牙利、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等国家。 答案:B 2.导致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不断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战争 B.帝国主义殖民扩张 C.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 D.地区冲突 解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归根结底是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 答案:C 3.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是在(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解析: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形成,5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末解体。 答案:A 4.下列国家不属于欧盟成员国的是( ) A.法国 B.德国 C.卢森堡 D.波兰 解析:欧盟成员国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共15个国家。 答案:D 5.2002年5月20日宣布独立的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 ) A.琉球群岛 B.马来群岛 C.西印度群岛 D.阿留申群岛 解析:东帝汶位于东南亚的马来群岛上。 答案:B 6.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这一地区原为 国,这个国家出现于 ,居民以讲 语系的集中地区。 (2)这个国家解体于 ,解体后被分裂为 国家。 (3)用字母“A”表示科索沃,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4)近十年来这一地区动荡不定,地区冲突不断发生,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格局变化的掌握情况。答题应从图中整体轮廓入手,结合教材内容先判定该地区属于哪一大洲,再根据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变化回答问题。 答案:(1)南斯拉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斯拉夫 (2)20世纪80年代末 5个 (3)(略) (4)民族矛盾尖锐,战略位置重要,领土争端复杂,西方国家插手等。 [课后巩固] 1.关于世界政治地图着重表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的地理位置 B.国家资源分布 C.各国的管辖范围 D.国界和领土轮廓 解析:地图的重要职能之一是表现各个国家在地球表面的空间位置分布。政治地图则是通过国界区分各国不同的范围。国界是历史的产物。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政治地图开始形成,即人们习惯上讲的行政区划图。世界政治地图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因而不主要表现自然地理状况。 答案:B 2.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出现剧变,表现为( ) A.德国分裂 B.奥匈崩溃,出现匈牙利、波兰等国 C.南斯拉夫分裂成五个国家 D.苏联解体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发生巨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爆发内战,分成5个国家,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 答案:CD 3.读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2 (1)写出图中字母处的地理事物名称: 国家:A ,B ,C ,D 。 被以色列占领区: E ,F 。 海洋、湖泊、河流: G ,H ,I 。 (2)试分析影响阿以冲突及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东地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阿以冲突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要实现中东和平,阿以双方必须进行对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双方的冲突。 答案:(1)埃及 黎巴嫩 叙利亚 约旦 戈兰高地 加沙地带 地中海 死海 约旦河 (2)冲突的原因: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帝国主义插手中东事务。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巴勒斯坦问题;耶路撒冷问题;被占领土问题;水源问题。 ●板书设计 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1.合作 2.冲突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