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2.通过麦道公司的案例分析,理解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统计图表能力。 2.通过麦道公司寻求全球合作的案例,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开放意识、全球观念。 ●教学重点 1.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影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目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如何? 2.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存在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前进,而后者成为前者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本节课我们先来共同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板书: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出示:世界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图中指出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或地区的位置。 提问:1.以上国家或地区多数位于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是位于该半球的北部还是南部? 2.以上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数位于北半球的北部,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三国位于南半球,这些国家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属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北部,因此又称“北方”;其余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以上国家和地区,因此称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南部,因此又把发展中国家被为“南方”。所谓“南北对话”就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提问: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哪些大洲? 出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 学生结合图回答:多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作图:在P104图5.5上用圆规画出大圆表示赤道。 思考:1.作出的圆的圆心表示什么?圆内表示的是哪个半球?圆外表示的是哪个半球? 2.多数发达国家在圆内还是圆外?圆外的发达国家是哪几个? 投影:南北主要资料对照表  学生活动:根据上表完成下表: 科技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收入 对外贸易量 输出产品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思考:在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教师归纳讲解: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相对处于边缘。从刚才作图来看,如果把P104图5.5看作是世界经济分布图,则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处于中心位置。这种经济核心区首先出现在欧洲,通过对外殖民和掠夺,经济活动逐渐向其他大洲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北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加入核心区,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边缘地区。 承转:经济活动的扩散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推动这种过程的因素有哪些呢? 板书: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投影: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网络图(高一地理下册P29) 提问:福特公司生产汽车的零部件主要来自哪些国家? 生答:加拿大、瑞士、美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荷兰、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发达国家。 提问:福特公司选择这些国家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这些国家有广阔的汽车销售市场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提问:像福特这样在两个或更多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的企业称为什么? 生答:跨国公司。 提问:促使福特这类公司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答: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现代通信和现代交通技术。 提问:像福特这类公司的出现,对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生答: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这类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从而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现代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呈现什么趋势? 生答:经济全球化趋势。 出示投影: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图 提问:麦道公司为什么向外寻找合作伙伴? 生答: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提问:麦道公司的这种生产模式,对零部件生产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生答:促进所在国经济发展,最大受益者是麦道公司。 提问:麦道公司为什么能实现全球经济合作? 生答: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 提问: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分析,你知道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吗? 生答: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出现。 教师板书小结:  讲解:简单地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各国经济活动向全球的扩展,它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等许多方面内容。生产全球化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促进全球经济联系和扩散。 承转: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贡献,也有损害。这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尤为明显。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板书: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投影展示:漫画“剪刀差”。  问题引导: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试结合漫画加以分析。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在世界贸易中,发达国家以低廉的价格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和初级产品,以较高的价格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这样就形成贸易的“剪刀差”。在这个不平等的贸易中,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发达国家受益最大。 造成这种“剪刀差”的原因是发达国家有发达的制造业和金融业,雄厚的科技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健全的法制,主导着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技术资金需从发达国家引进,再加上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南北差距更显突出。 设问过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能否收益?怎样才能受益? 指导阅读:学生阅读P106教材。 提问:在发展中国家中,拉美、东亚、南亚为什么能吸引外商投资?而非洲和西亚为什么外商投资很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1.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些知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二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三是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同学们应重点掌握第二点内容,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之一,而对于另一个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 [课堂反馈] 1.下列大洲中没有发达国家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解析: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另外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非洲的南非也属发达国家。 答案:C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具有的优势是( ) A.技术 B.资源 C.管理 D.劳动力 解析: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需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答案:BD 3.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 B.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 C.城市的发展 D.跨国公司出现 解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科技的发展改进了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了世界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而跨国公司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答案:C 4.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国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外国投资 B.西亚、北非由于石油资源丰富,很多国家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高 C.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D.撒哈拉以南地区基础薄弱,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较差 解析: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要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就要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 答案:B 5.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B.当前世界各国的技术、资本、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C.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显得越来越“小” D.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不受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从中受益,因此D项叙述有误。 答案:D [课后巩固]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判断1~4题。  1.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因素是( )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 2.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Ⅰ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 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 3.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 ) A.消费文化的地理差异 B.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C.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D.市场需求的地理差异 4.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C.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D.降低原材料消耗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作用的理解程度。该公司无论是产品外销还是到国外建厂,都是为了扩大市场,但由于到发达国家建厂,可能造成因工资支付增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而失去成本优势。该公司的产品设计是以适应市场和消费文化的需要为目的设计的,其地理差异也体现在消费文化和市场需求上。 答案:1.C 2.B 3.AD 4.BC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到“地球村”阶段。首先是跨国公司发展迅猛,目前,全世界有5.3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在国外拥有50多万个分支机构,总产值约占全球的50%,控制着世界60%的国际贸易、90%的国际直接投资、9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则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现代科技提供的通信与交往手段,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可以普遍感知的现实。 (1)从上述材料可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时,在 国家筹集资本,在 国家加工产品,在 国家销售产品,并通过全球的 ,实现 ,促进 。 (3)全球多数跨国公司分布于 、 等大洲及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处于 地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围绕材料,结合课文回答,既不能抛开材料,也不能脱离课本。本材料中有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跨国公司,另一个是高科技发展。所以回答问题时要围绕这两条信息去再现课文知识,组织语言作答。 答案:(1)科技进步,跨国公司。 (2)资本过剩 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 物资短缺 经营网络 人员自由流动、新技术和新观念同步应用 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3)欧洲 北美 核心 ●板书设计 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1.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