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能力提升    地理坐标图判读型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见,近十年来中心城区人口__________________,郊区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2)从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上海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  阅卷投影 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减少 增加 郊区化 (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方面:旧区改造使原来居住用地转变为商业和办公用地。城市功能分区方面:中心城区商业区扩大,工业区、文教区向郊区转移。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不断扩大,日趋便捷;郊区新城公共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规范答题】 答题对比 名师批阅  样卷展示  批阅1:对图示信息的解读是第(1)题的关键。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一是读懂了图示信息,但表述不准确,郊区人口变化用“增加”更准确;二是对上海城市化阶段判断失误,不是“逆城市化”而是“郊区化”。 批阅2:解答第(2)题要结合“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知识对上海人口的空间变化做出分析判断。对原理理解不透是导致答题失误的主要原因。图示信息反映的基本过程是:老城区改造使住宅用地转换为商业用地→商业区地域范围扩大→工业向郊区转移→人口随之向郊区迁移  规范答案 (1)减少 增加 郊区化 (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方面:旧区改造使原来居住用地转变为商业和办公用地。城市功能分区方面:中心城区商业区扩大,工业区、文教区向郊区转移。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不断扩大,日趋便捷;郊区新城公共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1.“有什么”——根据图名确定坐标图表达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数据中找出表达要素。 2.“怎么样”——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认识图中各要素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3.“为什么”——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地理坐标图的分析要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数量特征;定性分析→变化趋势);对比分析找差异,归纳总结得结论。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 A.M1 B.M2 C.N1 D.N2 2.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  )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结合图例,M2即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第2题,图中N1和N2表示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图中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条线相交,即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3.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见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多选)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12 7 (2)ABD (3)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4)控制污染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