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2)目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3)战略实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1)积极影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紧迫任务: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项目 发展模式 目的 生产与消费方式 影响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水资源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1.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1)~(2)题。  (1)E、F、G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2)题,E1、F1、G1应属于并列关系,且分别属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在B选项中,健康与卫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生产与消费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则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考向立意】 结合图示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思维过程】 读图,明确考查要求(可持续发展内涵辨析)→调动所学知识(可持续发展内容),联系设问要求→判断并得出结论。 【误区警示】 对图示分析不清,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等基本知识掌握不牢,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知识联系图,联系区域生产实践,考查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应用。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成,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 (2)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外圈箭头表示)。 (3)人类在认识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能有效管理调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内圈箭头表示)。 (4)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即不仅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被充分认识,而且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演绎的规律也被充分认识(尽管被真正认识可能需几代人)。 方法技巧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图的判读 (1)读组成。可持续发展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人的管理调控居于核心地位,是该系统实现恶性循环或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2)理关系。图中三个子系统间的箭头可分为两类:首先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从生态系统中索取资源,同时又把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再有社会系统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动力和技术等、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物质产品和资金等。 (3)拓问题。该图蕴含了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一是当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索取资源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二是人类(经济、社会系统)向环境(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举例  公 平 性 原 则 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危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美国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减少碳排放;污染转移等  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过度捕捞;过度抽取地下水;实施“休渔制度”  共 同 性 原 则 全球采取共同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一个地球,一个家园    1.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 (2)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较低的人口素质 D.资金严重短缺 (3)下列关于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 答案 (1)B (2)C (3)D 解析 第(1)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体现了持续性原则。第(2)题,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该地区教育水平较低,造成人口素质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第(3)题,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 考点二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2012·四川文综)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示意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   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答案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农场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故属于混合农业,其生产经营的优点就是混合农业的优点,包括农业生产灵活性大,对市场适应性强;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如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提高肥力,相互促进。此外,该农场还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发展草地观光旅游和滑雪运动、建设生态林,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增加了经济收入,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优势。 【考向立意】 该题用模式图的形式,考查生态农业的意义,意在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考查,重在考查信息处理与阐释探讨问题的能力。 【思维过程】 读图获取农业布局、生产联系等信息→调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分析优点。 【误区警示】 遗漏图示信息,答题思路狭窄,漏答“旅游与农事经营忙闲搭配、灵活的市场适应性”等。 【预测展望】 通过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考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相应对策;关注现实,取材热点,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新发展,如低碳经济、生态功能区规划等。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1)循环经济  (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不同点 提出背景 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   关注重点 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定位 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共同点 根本目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要求 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基本保障 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拓展延伸 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辨析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资源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与消费模式:实施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 (3)适度消费:传统经济以刺激和鼓励消费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不顾及资源与环境后果。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预测演练] 2.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表示的事项依次为 (  ) A.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 B.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 C.环境、市场、自然资源、环保体系 D.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 (2)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釆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③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④依托海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D 解析 根据该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流程可以依次确定。该生态经济示范区在面向市场的前提下,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达标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图中字母的含义: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提供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示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农业科技园的核心是乳畜业,商品率高是其突出特点。  图示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系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 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1);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2);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3)。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学生填空或选择填空。  1.首先要把握该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2.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 3.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  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 A.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 B.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 C.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 D.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 (2)该农业经济模式可以 (  ) A.促进商品粮生产 B.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形成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答案 (1)D (2)D 解析 本题考查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经济模式。根据图示信息间的关系:甲为丁提供畜禽食物,为乙提供信息交流,因此甲为农家乐;丁可以为甲(农家乐)提供蛋奶肉和粪肥,因此丁为畜牧业;丙可以为甲提供果品,为丁提供果、树叶、红苕,因此丙为林果业。该农业模式是一个良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一、选择题 2012年12月13日,中国绿色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各方一致认为,危机后的新经济增长点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政府、企业和全社会都应致力于发展节能减排型产业和利用可再生低碳能源。据此回答1~2题。 1.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下列措施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是 (  ) ①实现煤炭洁净化燃烧 ②推行节能技术 ③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 ④关闭高耗能企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1.C 2.C 解析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我国低碳能源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在行业中推行节能、提效与减排,二是实现煤炭的洁净化燃烧,三是发展新型能源,而关闭高耗能企业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描述符合2010年~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双选) (  ) A.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B.人口加速增长 C.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D.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4.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双选) (  ) 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C.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 3.CD 4.AD 解析 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我国能源利用问题。第3题,由图看出,人口总量和能源消费量不是同步变化的,因此不能说人均能耗不断下降。不同年份人口总量增速快慢不同,因此也不能说人口加速增长。2010年~2017年期间,GDP曲线与能源消费曲线差距呈减小趋势,因此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由图可直接看出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第4题,增加煤炭使用量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节能减排,提高重化工业比重会加大对矿物能源的消耗,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而研究环境技术效率对其是十分有益的。下表中通信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为1,说明该行业实现了产业增长与资源少投入、污染低排放的理想水平。下表为“1999~2007年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回答5~6题。 年份 行业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纺织业 0.46 0.48 0.45 0.53 0.54  造纸业 0.37 0.35 0.34 0.38 0.39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0.47 0.46 0.48 0.67 0.87  通信业 1 1 1 1 1  轻工业平均 0.63 0.62 0.60 0.65 0.69  重工业平均 0.55 0.59 0.61 0.71 0.74  制造业平均 0.60 0.61 0.61 0.67 0.71  5.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国家特别重视轻工业发展 B.2005年是轻重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转折点 C.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就是污染的转移 D.制造业正在朝着“理想水平”方向发展 6.下面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是 (  ) ①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②发展公共交通 ③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④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5.D 6.C 解析 第5题,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逐年增大,趋向于1,表明实现了产业增长与资源少投入、污染低排放的趋势。第6题,①④不能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2011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读图,回答7~9题。  注 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7.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 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8.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  ) A.共同性 B.持续性 C.公平性 D.阶段性 9.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  ) ①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7.C 8.A 9.D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不都呈正相关,如巴西;印度的碳排放量较小;中国和美国人均碳排放量不同,承担的责任也应不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第8题,保护环境是世界所有国家共同的义务,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共同性原则。第9题,减少碳排放量的措施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 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a、b、c分别表示 (  )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11.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 (  ) ①循环型 ②高消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0.B 11.D 解析 第10题,图中a处有生活用水进入生化池,所以a为居住区;b处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因此b为乳畜养殖区;c处为乳畜养殖区提供饲料、饲草,因此c为种植区。第11题,该农业循环图中的物质可循环使用,耗能少。 读“某区域工业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 (  ) A.电力工业 B.采掘工业 C.冶金工业 D.建材工业 13.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B.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效益 C.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D.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答案 12.C 13.D 解析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主导产业是炼铁和炼镍工业。第13题,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PM10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  14.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该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 A.林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 B.道路与广场用地面积变化很小 C.房屋用地有所减少 D.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15.下列举措中不适合该城市的是 (  ) A.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粉尘 B.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C.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 D.提高建筑物密度,充分利用城市土地 答案 14.D 15.D 二、综合题 16.读“工业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循环经济的实施有三项途径: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请填出与图中数字位置相对应的这三项途径: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目前工业生产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双选)(  ) A.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 B.关闭全部有污染的企业 C.废弃物再生利用和减排 D.禁止矿物能源的开采和使用 (3)循环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原则。 (4)列举“污染减排”及“消费后的废弃物”的处理环节中,公众可以普遍参与且符 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答出两项即可) 答案 (1)资源化 减量化 再利用 (2)AC (3)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4)使用环保购物袋、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等)。 17.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车用乙醇汽油是酒精(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CO2等废气明显减少。经过几年的试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推广这种车用燃料。 材料二 河南省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1)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优势? (2)在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将玉米转化为车用燃料酒精,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吉林省相比,河南省建立酒精厂的自然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资源利用率更高;废弃物排放少,环境污染较轻。 (2)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原料充足 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3)河南省纬度低,气温高,在沼气发酵等环节上具有优势 解析 材料一反映出车用乙醇汽油排放废气少,有利于环境保护;材料二的生产流程图中,展示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废弃物处理方式,可以看出该生产模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循环经济。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