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城市地域的形态和结构及城市规划 [考纲要求]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知识精讲] 一、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要作用有: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作用类型 含义或表现 原因  区域的管理中心 城市对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领导与管理功能 城市一般是各级政权机构的所在地  区域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科技、教育、文化活动的中心 城市集中了大部分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体育、卫生等设施  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城市的各种加工工业生产工业产品,满足区域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城市中的商业企业组织商品流通,保障区域内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区域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中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等都较发达  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2、城市的地域形态 比较内容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互不连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城市举例 成都市、合肥市 重庆市、浦东新区 兰州市、延安市  二、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基本情况: (1)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不能形成相应功能区。 2、主要功能区 (1)住宅区 地位: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形成: 历史时期 特点 原因  工业化前 城市居住区不明显 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 城市无明显地域分工 交通业、工业不发达 工人少,活动范围小 居住单元无法脱离  工业化后 住宅区形成 住宅区分化 工厂逐渐集中、扩大 居住单元靠拢 工业化的实现,交通条件的改善  分化: 项目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入住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 面积大,有的是独立庭院 面积小,拥挤密集  位置 多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适应 多在内城,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公共设施 完善,生活方便 缺乏,生活不便  环境质量 优美 较差  发展趋势: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 (2)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特征(具有商业和服务的功能):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茂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分异方向 功能分区  水平分异 中心区 零售活动为主(大百货商场、高级专门化商场)   外围区 商务活动为主(商务机构办公室、小商店)  垂直分异 高层 办公室   中层 一般商业活动场所   底层 零售店(商品零售业)  (3)工业区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集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量大) 三种最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小结: 城市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功能区内分异特点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间)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其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因素导致分散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工业革命前与劳动单元混杂,工业革命后住宅区出现并分化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它是指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形式。在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不同。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也不相同,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2.地域结构模式 模式 特点 成因 图示  同心圆模式 (1)城市的中枢部分是中心商务区。 (2)第二环是过渡带,初期是住宅区,后由于商业、轻工业活动而环境恶化,最后成为新来移民居住区。 (3)第三环是工人住宅带,居民多从过渡带迁来,因为不希望离工作点太远而集聚在此。 (4)中产阶层住宅带位于工人住宅带与通勤带之间,这里住房条件较好。 (5)第五环是通勤带,是上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它们是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来的。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扇形模式 (1)高房租住宅区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外发展,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扇面形。地势较高,环境较好。 (2)随着城市的发展,中等租金的住宅区便在高租金已占据的地区旁边发展起来。 (3)随着中等级住宅区的外移,靠近市中心的部位逐渐演化为低级住宅区。 在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多核心模式 (1)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交通的焦点。 (2)批发业务主要分布在市中心附近,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可接近市场。 (3)低级住宅区多在中心商务区和中级住宅区附近布置,而中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则向城市的另一侧发展。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核心点,围绕这些核心点,以同样强度发展起来,形成多核心模式   3.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 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多种功能分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城市内各点区位的不同造成了土地价格或地租的不同;另一方面,各种功能活动的特点所表现出的付租能力的差异。地租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性,从与市中心的距离看(如下图):  A区为城市的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A为商业区;B区靠近市中心,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而工业支付的租金不如住宅区高,所以在B区形成的是住宅。C区远离市中心,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付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 (2)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①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③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3)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4)行政因素 在有些城市,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引导或规定不同的功能区。例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四、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 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 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比较项目 城市形态 集中紧凑式 分散疏松式  城市用地布局 总特点 比较集中 比较分散,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   居住用地布局 只有一个主要的生活居住区,职工生活依托中心生活居住区 就近组织生活,各区片相应布置生活设施,形成多个生活居住区   工业用地布局 工业用地连片布置在居住区外围,部分有污染的工厂布置在近郊 城市用地分成多个片区,相应布置生活居住区  评价 优点 可设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投资 易于保证城市环境质量   缺点 容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投资较高  采用城市 中小城市 大城市或受地形限制的中小城市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1)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3)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 (4)留有发展余地。 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具体要求 典型案例分析  便利的交通 既要保证各功能区内的交通联系,又要保证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交通联系 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和通航河流布置,以降低成本 嘉定市工业用地布置 常州市工业用地布置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工业区内不同类型用地的布局 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 上海金山卫石油化工区的布局  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用城市绿地如树、苗圃、草地等 用非常用建筑物如水域、仓库等 蒲圻化肥厂的位置  留有发展余地 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河北省衡水镇用地布局备选方案III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一是确定不同方案的比较项目即选择指标,二是评价每一种方案在每一种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情况,三是选择一种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益等综合指标最优的方案。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