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前几单元的知识领会,提出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2.比较天然气与传统能源的差别,并比较东部与西部的经济水平和供求关系;
3.把握优势互补的原则,综合评价西气东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我国进行跨地区资源调配的原因,借以说明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
2.区别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地域间的差异。
(二)能力目标
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念和环境观念。
三、教学重点
我国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原因和开发的地区差异。
四、教学难点
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限制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分析法、教师指导法等。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前几个单元所讲的各个区域的国土整治中,不管是开发还是治理,都是分析考虑如何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是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如东北主要是森林和黑土地,三峡主要是水能,大西南主要是矿产,海南岛主要是热带资源和海洋资源;治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那么,我国总体的资源国情又是如何的呢?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我国的天然气问题。
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也是一种矿物能源,也是五种常规能源之一,但大家可能对它的了解不如煤、石油,因为作为能源它的地位不如煤和石油。请大家看屏幕。
(投影)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
年份[来源: ][来源: ]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来源:][来源:]
煤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1962
89.2
6.6
0.9
3.2
1970
80.9
14.7
0.9
3.5
1980
72.2
20.7
3.1
4.0
1990
76.2
16.6
2.1
5.1
1999
67.1
23.4
2.8
6.7
从上表分析我国的能源以煤为主。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尽管煤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但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局面不会改变。为什么我国能源构成一直会以煤为主的呢?
(学生活动)
我国煤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且煤炭具有开发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煤炭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是由于它储量大、开采和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据估计,全世界煤的储量相当于石油的20倍,我国还远高于这个倍数,因此不仅我国,世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是以煤为第一能源。但是,请大家看屏幕考虑,为什么世界和我国煤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呢?
(投影)1998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示意
(学生回答)因为煤的使用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
煤在给我们带来廉价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燃煤放出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放出的硫氧、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导致酸雨的产生。还有煤烟、粉尘导致的大气污染,放出的废渣占用农田,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因此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要使用清洁能源,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大家想想,有哪些能源是比较清洁的?
(学生回答)有水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太阳能……
看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相比其他的清洁能源,为什么天然气的占有量远比它们高呢?现在已接近煤的比重了。
(学生活动)
这是因为天然气同煤和石油相比,比较干净,同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相比,又具有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热值当量的价格低的优点。大家看屏幕。
(投影)天然气简介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和少量的C02、H2S、He、Al等气体元素。具有稳定的高热值。每立方米可产生7000大卡~9000大卡的热量按热值当量计算,1000立方米天然气的热值约为1吨石油,在工业用途方面可代替2.2吨~3.2吨煤,在民用方面可代替3.5吨一5.3吨煤。天然气热值高,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少,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它不仅可供民用,而且在工业、发电、化工(生产铵、硝酸铵、甲醇等)、汽车燃料等各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用天然气作汽车燃料,比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少90%,可降低噪声40%,没有苯、铅等致癌物质。天然气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我国天然气的比重才2.2%左右,远低于世界的比重,而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又怎样呢?
请大家自学教材部分。
(学生活动)
(投影)我国天然气储量及分布
1.储量: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资源储量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开发潜力看好。
2.产量:2000年底为277亿立方米,计划在2005年天然气产销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10年将近600亿立方米~700亿立方米。
3.主要分布地区:在陆地拥有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大气源区;在近海拥有渤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气源区。,其中陆上四大气田的地质储量约占全国的60%左右。
从天然气的储量和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的开发的潜力非常巨大。因此,我国将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作为2l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那么目前我国面临怎样的天然气开发局面呢?首先请大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想想,建国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一直在东部的东北、华北等地,由于开采时间较长,已到了开采的中后期,产量的增加难度很大。因此,油气资源的开发向西部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部门就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部署,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西部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地区的开发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主要有哪些呢?大家可以从这里的经济水平分析,首先是开发的资金短缺问题。
为什么?
(学生)这里的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而天然气工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很好,这里经济落后,地方政府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而发展天然气产业,要勘探、要开发、要铺设管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更增加了资金的困难。经济的落后,还带来了对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人口较少,对天然气的需求就小,而市场需求小,就没有利润,又加剧了资金的困难,因此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这里发展天然气产业的“瓶颈”。可能有的同学会这么想,本地不要,可以运到外面啊,而这又要遇到什么问题呢?
(学生)交通运输的问题。
是的,从经济水平大家也能想象出这里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情况: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相比之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稠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而从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得知,东部沿海又是我国常规能源最缺乏的地区,能源紧缺一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更为突出。因此需要有大量的能源输入。而以前输人的主要是煤和石油。这些能源的使用又会带来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所以可以说这里需要输入能源,但更需要输入的是清洁能源,而作为清洁、热值高的天然气就成了今后的需求。
大家还可想想,煤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
(学生)主要用铁路、公路和水运。
铁路、公路的运输要修建道路,水运要修建港口,而这些建设又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东部地区本身人口密集,地域狭小,环境容量有限,而建设这些设施占用的土地使这里雪上加霜。再加上煤主要用来发电的电站,也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淡水,更加剧了这里的用地用水紧张。而天然气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呢?这种方式有什么有利之处?
(学生活动)
天然气得运输主要是管道运输。所以,天然气的使用还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用地紧张的矛盾。正因如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今后这些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度增长。
(课堂小结)
九、板书设计
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一、潜力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利用
二、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三、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格局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