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经济特征等区域概况,理解东北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气候、地形条件等的密切关系。 2.了解东北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和森林资源优势,理解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农林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3. 通过阅读“东北区的位置和范围”“东北区黑土、黑钙土的分布”等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东北区的两大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优势和其区位优势,为建设东北地区农林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东北区的气候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与南方地区的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相比,相差甚远,为什么“东北区提供的商品粮,为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区宜农荒地最多,但耕地面积为什么不宜大幅度增加? 四、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读图分析法,及师生互动式的讨论、探究教学 五、教学准备: 1.东北区的位置和范围图,东北区的黑土、黑钙土的分布图;东北地区荒地分布投影图 2.东北区温度带与作物、东北区地形与农业资源图片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东北区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大经济区。这里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森林矿产等资源富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本单元将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开发情况。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指导读图] “东北区位置和范围”,先看地图——东北区的轮廓范围,再覆纬度位置及临海、邻国图,要求学生表述出东北区的位置和范围,并邀请一位同学代表指图讲述。,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东北区位于我国陆地的最北、最东处,所处的纬度较高,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临渤海、黄海与华北地区连接。本单元所讲的东北区同习惯上所称的东北三省有不同的范围和含义,它是指我国“九五”规划中所划的七大经济区域之一,即东北区包括了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板书] 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一、区域概况 1.位置——纬度较高 2.范围——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教师讲述]本区总面积达12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积的12.9%,人口11533万(1995年),占全国总人口的9.5%。 [承转]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气候。根据本区的位置及已学知识,东北地区的属什么样的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作物类型有什么影响呢? [板书]3,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东北区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与水分配合协调。水量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表格]要求学生对应填空:东北区温度带与作物类型 地 区 温度带 ≥10℃的积温 作 物  南 部 暖温带 36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中 部 中温带 1000~3600℃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  北 部 寒温带 1000℃ 春小麦、大豆   [承转]本区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来源: ] [教师边绘边讲]东北山河分布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同时请学生同步说出山河的名称) [板书]4.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区农林基地的地貌条件[来源: ] 地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山地[来源:][来源: ] 西部 大兴安岭 森林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林区之首)[来源: ]    北部 小兴安岭     东部 长白山地   沃野千里 平原 南部 辽河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 (平原面积广大,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北部 松嫩平原     东部 三江平原   ? [提问思考]为什么说东北区是我国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启导解析]这里要求学生弄清两个方面:(1)经济区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集中的区域。人类的经济活动既包括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也包括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以及与之相应的第三产业。(2)东北区是我国耕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区,加上土地肥沃,农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数量大,提供给市场的商品粮数量大。东北地区又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钢铁、机械、电机、化工等生产发达,其中的农业机械生产规模之大,产品数量之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使区内农业、工业的联系紧密。因东北区内部经济联系密切,农业机械化水平高,重工业实力雄厚,所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板书]5.经济特征——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承转]东北区的土地、森林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建成全国性的大型农业、林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方向的重点,在于资源开发和农林基地的建设,它包括的主要方面:一是土地资源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二是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东北这两种优势资源的情况。 [板书]二、土地资源优势 东北区耕地数量、特点 项 目 数量(1995年) 在全国及全区的地位  总面积 2000万公顷 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的16%  人均面积 0.17公顷  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每劳动力负担面积 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板书]耕地面积广大 [提问]东北如此多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还有一些分布在山前台地及山间盆地和谷地。) [承转]东北地区耕地不仅数量大,而且十分肥沃。 (板书)土壤肥沃 [读图] “东北区的黑土、黑钙土的分布”图,要求学生读图填下表。 类 型  分布区  特 点  黑土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是亚欧大陆北部和美国中部地区)  黑钙土 松嫩平原中西部    [承转]长江三角洲农业也十分发达,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远不如东北区。出示景观图片“东北平原机械化生产”。问: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呢?(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而长江三角洲湖荡广布,耕地缺少成片分布。) [板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教师小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区土地资源优势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其国土整治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承接]讲到东北的资源,森林资源的优势十分了得。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板书]三、森林资源优势 东北区森林资源优势 优 势 表 现  全国最大的林区 林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