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内容拓展】 一、图表归纳人类文明的演进 1.图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2.表解人类文明的演进及其影响。 时期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行为表现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 体现的主要人地关系理论  采猎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崇拜自然 环境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地理环境决定论  农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有了发展,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已经开始探索人地关系 改造自然 人与自然对抗性加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  工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发展,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征服自然 环境问题成为公害,并已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人类中心论  后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认识到应主动谋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谋求人地协调 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 人地伙伴论  二、有关几种理论的辨析 1.在人类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判断最能体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历史阶段及原因。 在以上三个历史阶段中最能体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采猎文明。原因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2.举例说明在“人类中心论”思想支配下,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 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过度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过度开垦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等。 3.下列是我国古代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从以上观点中选出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观点。 在以上几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中,“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