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第三课时)(鲁教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见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了解天文四季与传统四季的区别 了解全球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三、教学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教学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五、教学方法:图例分析,自主归纳 六、学生分析: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七、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课本插图、投影仪等,给学生分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提问考查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基础知识、计算及应用,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五带的划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黄赤交角的变化对直射点回归范围以及极昼极夜范围的影响 ㈠、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动画演示】【提示:通过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及晨昏线的移动过程】学生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填写在学案上】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并且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二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并且越往北夜越长昼越短,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南半球:各地夜最短,昼最长,并且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拓展1:】直射点直射某地时,某地的昼最长说法是否正确? 【拓展2:】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夜状况? 【拓展3:】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昼长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补充】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技巧: 白天的一半为12时,晚上的一半为24时或0时 昼长=(12-日出时间)X2或者(日落时间-12)X2 夜长=(日出时间 - 0)X2或者(24-日落时间)X2 【课堂练习:】见学案 40°N纬线上的某地日出时间为5时,则该地的昼长为多少?夜长呢? 从而得出结论:同一纬线同一天的昼长均相等。 【拓展:】见学案 某地的昼长为16个小时,则该地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分别为几时? 【练习】P18活动的三个问题:在课本上写出答案读出。 ㈡、四季的更替: 1. 四季产生的原因: 前引:由于直射点的回归移动,地球上出现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长、正午太阳高度大,则温度高,反之,温度低,从而形成四季,根据上面的引语,回答下列问题: 夏季:昼夜状况如何?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冬季呢?就全球的温差状况来看的话:四季更替表现最明显的是何地区(低、中、高纬度)? 传统四季与天文四季的区别【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填空】 天文四季:夏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春秋季则是冬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传统四季:我国:立冬、立春、立夏、立秋分别为四季的开始。 西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为四季的开始。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根据P19活动图1-3-12五带的划分,完成学案填空。 五带划分的依据是: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课堂小结 本节的重点是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和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问题,可以通过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总结四季的更替规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做学案练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 十、教学反思 知识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难于想象的地理空间,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变抽象为具体,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