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气候分析 第1节 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 ★ 要点回顾 一、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  这些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影响,构成不同的组合和特征,从而构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2.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带。一方面调节全球热量水汽的输送与交换,调节热量水汽分布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使气候复杂变化。 3.下垫面 (1)海陆差异的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气候 大 大 7 1  海洋性气候 小 小 8 2    (3)地形的影响 海拔的影响: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引起水分的垂直分布,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阴阳坡的影响:阴坡蒸发少,湿润;阳坡蒸发多,干旱。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 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4)其他因素的影响 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如“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 4.人类活动: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另外: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三、用图解法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4)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5)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6)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7)几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与形成原因: ①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②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③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 七大洲 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 缺少的气候类型  亚洲 三种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冰原气候  非洲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三种季风气候、亚寒带、寒带所有气候类型、温带所有气候类型  欧洲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的所有气候类型、三种季风气候、冰原气候  北美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大洋洲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南极洲 冰原气候 除冰原气候外的所有气候类型   ★典例示范 例1 图1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 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2示意四地气温年内 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图2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影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1)主要理解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图中甲、乙两地都位于33。S附近,大陆的东岸虽有暖流经过,但从比例尺上看,两地相距并不远,因此造成降水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应是地形,甲地位于沿海迎风坡,降水量大。(2)甲地位于南半球,最高气温应该出现在1月左右,最低在7月左右,可以排除选项A、D;同时,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气温较高,因此②最符合。 【答案】(1)C (2)B 例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 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熟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气候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1)根据图中的经纬和海洋名称,可以判断甲国位于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和暖流的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乙国位于东非高原上,受高原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选项B正确。 (2)乙国位于赤道附近,纬度比甲国低,太阳高度较大,光照强,热量丰富。 【答案】(1)B (2)A ★跟踪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 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1.C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位于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 2.D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一月,故选D。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 4.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 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 致的是( )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孟珠》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A 近地面风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最终风向斜交等压线。根据图中等压线可判断:位于南半球的M的风向为西北风,北半球的N地的风向是东北风,故选A。 4.B 图中非洲北部出现了低压,说明赤道低压向北移动,北半球应该是夏季。四个备选项中A是春季、B是夏季、C是秋季、D是冬季,故只有B项诗句描述情景与图中一致。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图1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图2中的( )  A.s区域 B.r区域 C.b区域 D.m区域 6.该地降水的年际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 A.雨热同期,利于农业耕作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旱涝灾害频繁 7.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有( ) ①西风带大洋的东岸 ②西风带大洋的西岸 ③信风带大陆的东岸 ④信风带大陆的西岸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5.B 读图l可知,该地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凶而不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由大多年份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可排除降水较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可排除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可确定图1所示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图2中的r区域。 6.D 降水年际变化大,可造成降水偏少的年份旱灾严重,降水偏多的年份洪涝灾害严重。 7.B 解答本题必须熟悉西风带及信风带的范围:西风带大洋东岸,终年西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水汽,降水较多;信风带大陆东岸,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水汽,降水丰沛。 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面两题。 城市 ① ② ③ ④  平均气温 1月 5.6 24.5 22.6 5.3  (℃) 7月 26.8 11.7 27.5 16.4  平均降水量 1月 47 10 13 102  (ram) 7月 162 184 224 87  8.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9.下列关于四个城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①7月受西风带影响 B.城市②不可能是某国的首都 C城市③7月受东北信风影响 D.城市④附近地区适宜发展乳畜业 8.A 根据表格资料判断城市①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②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城市③为热带草原气候;城市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9.D 根据上题分析城市①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可能受西风带影响;城市②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就是地中海气候;城市③为热带草原气候,由表中数据可知7月是其多雨月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城市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附近地区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可发展乳畜业。 二、综合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 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10.【解析】本题考查气候、自然带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甲地位于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其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乙地位于高大的安第斯山区,易受冰雪冻害影响;丙地位于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缺水较为严重。乙地相对高度较大,自然带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丙地位于降水少的温带沙漠带、丁地则位于温带草原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带变化主要是由水分条件差异造成,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差异。因此可知,影响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 【答案】(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丙 (3)乙 温带 荒漠 温带草原 从沿海到内陆 (4)地形 海陆位置 11.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②地常年盛行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 。 (6)在上图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11.【答案】(1)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②地形 (3)西南(西) D (4)降水陆地径流(写“地表径流”也可)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和世界最大的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必须以大气运动来回答) (6)如下图,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南偏;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 第2节 气候类型的判别与气候资源 ★ 要点回顾 一、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利用气候的特征进行气候类型的判断,以实现对气候的综合考查。可依“三步判读法”——以“月” 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南 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 所在的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最冷月气温7~15℃ 热带气候  ②判断温 度带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在一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气温<5℃ 寒带气候  ③确定气候类型 降水量及其年内分 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 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 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 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400mm 温带季风气候:400~800 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 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 mm   2.根据地理位置推断气候类型: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属于哪个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还是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二、气候资源 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目前人类广泛利用气候资源的领域有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 业、旅游和医疗等。 1.气候资源与农牧业:要通过各区域农业生产,尤其农作物分布特征来明确气候资源决定农业种植制度的道理,带动农业地理的复习。如: (1)热带雨林气候区、草原区、季风区的热带经济作物区(如东南亚、非洲、中美、南美巴西、我国海南、西双版纳等地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2)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水田农业区),但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热、光照强烈,雨热异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阴雨天多、光热不足、不利谷物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乳肉畜牧业。 (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可以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温带草原区(降水在500 mm以上地 区).,农牧业发达,是世界性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地区(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等地)。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 2.气候与工业、交通、城市建设、旅游等。 3.大气环境问题和气象灾害 如: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危害及其对策;台风及其防御;水旱灾害及其防御;寒潮及其防御;大风和沙尘暴等。 ★ 典例示范 例1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 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2)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 ) 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红壤 (3)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 别是( )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候类型的判断和重要地形区的位置及其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联系。甲地各月的平均气温超过了20℃,终年高温,应位于热带地区;同时降水季节变化较大,5~9 月降水少,6、7月份甚至没有降水,为干季,10月~次年4月降水丰富为湿季。结合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甲地的气候类型应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与巴西高原的气候类型相符。选项B正确。 (2)乙地最冷月气温约为6℃,应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再根据全年各月降水量大多在70~80 turn,可判断其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土壤为棕壤。选项A正确。 (3)此题考查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以上两题的分析,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宜种植咖啡;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种植甜菜和亚麻。选项A正确。 【答案】(1)B (2)A (3)A 例2 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 示),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B.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 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 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 (2)图2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水果有( ) A.苹果、犁 B.猕猴桃、柠檬 C.葡萄、柑橘 D.哈密瓜、荔枝 【解析】分析图1可知,甲、乙、丙、丁反映的气候类型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图2反映的是地中海气候,再联系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B (2)C 例3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 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 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解析】该题热点全球变暖为题材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入20世纪后半叶,亚洲的暴雨、非洲的干旱等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气温的普遍升高,导致中国各地的积温增加,自然带北移。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影响内容 具体表现  海平面上升 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的危险  资源条件 的变化 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条件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难度  自然灾害 加剧 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率增加了2%~4%,而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最近数十年干旱频繁增加、强度增强  原有生态 系统的变化 根据有关研究,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100年世界上将有1/3的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还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农业生产 不稳定 高纬国家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农作物增产,但干旱加剧,造成供水不足;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危害人体 健康 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此题重在“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同时也是公众可以参与的。 【答案】(1)B (2)A ★跟踪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 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 料。据表回答下面两题。 中国 某产区 美国 某产区 北半球 最适宜区  年平均气温(℃) 8~12 15~17 8~12  年降水量(mm) 490~660 470~520 560~750  1月平均气温(℃) -1~-8 6~8 >-14  夏季平均气温(℃) 19~23 18~21 19~23  生产成本(元/千克) 0.64 2.05 1.20  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 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 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 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A 看1月平均气温是6~8℃可以排除B、D两项,因为30°N~40°N东海岸的东海岸和五大湖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无论是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夏季平均气温还是年降水量都要比表中的要高,结合该地区是苹果产区得出正确答案。 2.C 气温的日较差大才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所以②错,由上题知美国产区是30°N~40°N西海岸,是地中海气候,而中国的苹果产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照美国产区好于中国产区,故③错,所以选C答案。 读下图a、b、c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示意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3~5题。  3.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4.b气候类型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5.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 为( ) A.a—b—c B.b—c—a C.c—a—b D.c—b—a 3.B 分析示意图可知a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除我国外,日本、朝鲜也有分布;盛夏伏旱主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长江中下游地 4.C 由示意图分析可得,b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5.D由最冷月气温可知,a为温带、b为亚热带、c为热带。 6.某海港位于54。N,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6点时,海港为7月6日22点,它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6.C 本题是根据一地的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的实例。解答此题在纬度位置已知的情况下,首先应根据已知的时间,求出该地的经度,计算到该地的经度为0°,然后,根据经纬度确定其位置在欧洲西部,再根据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得到答案。解答此类题目,_方面要有良好的空间观 念,算到经纬度后能迅速反映出其大致在什么地方,另一方面需熟悉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 读“某民居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甲、图乙)和“四地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图”(图丙),回答7~9题。   7.该民居区位于图丙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景观出现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图乙景观出现时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C.该类民居主要是用于防御地震 D.该景观所在地区粮食作物商品率高 9.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降水类型主要为对流雨 B.②终年受信风控制 C.③最大分布地区在南美洲 D.④影响地区多洪涝灾害 7.C 据图示景观分析,此地区应为热带季风气候区。 8.B 图甲景观出现在该地区的干季,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图乙景观出现在雨季,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区此时炎热干燥。 9.A 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 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0.A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有关B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附近海域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 D.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国 10.A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国界线和海域等可以判断,A国是朝鲜,B国是中国。朝鲜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11.D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中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墨西哥湾暖流分布在大西洋,没有流经中国;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二、综合题 12.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 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 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是 。 12.【答案】(1)C (2)副热带高气压带夏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答副高与信风、或答副高或信风)的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4)北海道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13.2007年可被称为“气候变化年”,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也日益增多,受到国际社会 的普遍关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中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2)图中海平面的变化有何特点 ,在近代时期表现出的明显特点是 。 (3)从气候变化来看,图中代号,你认为能够表示现代间冰期的是 ,末次冰期的 是 。 (4)你是如何看待全球气候变暖的,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有哪些? 13.【解析】导致海平面变化最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其变化特点表现出有时上升,有时下降,并呈现出周期性。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总体上是弊大于利,表现:导致对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等灾害事件的发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的增加。 【答案】(1)气候变化 (2)上升与下降交替出现,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海平面呈上升趋势 (3)②④ (4)全球气候变暖弊大于利。 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积温增加,农作物生长期延长;高纬变暖,降水增加,适宜作物生长;高纬度地区冬季取暖能源消耗减少;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等。 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低纬变得干旱,农耕区退化;蒸发加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的分布;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等。 专题一气候分析单元测试题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 A.印度孟买吹东北风 B.哈尔滨昼长长于海口 C.长江口海水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2.若箭头为洋流系统,则 A.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B.①处盐度低于②处 C.③处洋流为风海流 D.②处洋流为暖流 3.若模式为热力环流,则 A.②处气流的高空往往形成高气压 B.①处气流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C.②处气流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①处气流的近地面为低气压 4.若模式为海陆间循环,则 A.②的水汽量远大于①的水汽量 B.②代表大气降水的下渗环节 C.③环节代表水汽输送 D.①箭头下方代表陆地 解析:1.此时为夏季。 2.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系统。 3.热力环流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近地面由高压流向低压。 4. ①为蒸发,②为降水。 读(Ⅰ)、(Ⅱ)两图,回答5-6题。 5.(Ⅰ)图中,④陆地西部气候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6.当①海岸在图(Ⅱ)中的甲时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④陆地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 C.③海洋上副高西进北移 D.由⑤海洋驶向①海域船舶顺风顺水 解析:5.④地处北美大陆西岸30°-40°之间。 6.甲时期为夏季,①地处地中海沿岸。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06年入冬以来,济南遭遇多次大雾天气,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公里,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下列7~8题。 7.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 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干燥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8.大雾天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最大的是 (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电子通讯 解析:7、D 水汽的凝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气温的下降,二是凝结核。 8、C.大雾影响能见度,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 下图为海洋与陆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变化曲线,完成9-10题。 9.图中表示全球海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曲线①在60°N附近变化幅度超过40°C,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较高,陆地面积广阔 B.纬度较高,海洋面积广阔 C.地势高,温差变化大 D.冬季有寒流通过,夏季有暖流通过 解析:9.海洋日较差变化最小,陆地次之;陆地年较差变化最大,海洋次之。 10.曲线①为陆地年较差变化曲线。 下图是某岛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表格是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状况。完成11-12题。 11.该岛屿最可能位于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 C.太平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 1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影响 ④地表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11.B,该地夏季风向为偏西风,甲地为迎风坡,冬季吹偏东风,乙地为迎风坡。 12.C,主要是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7年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2007至2008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4.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 ) A.19小时 B.21小时 C.22小时 D.24小时 解析:13、A , M 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14、 B M 位于西经60度,北京时间13时30分就是M的1时30分,M的昼长时间为21小时。 在北半球中纬度高空,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据此回答15~16题。 15.飞机飞行方向与风向的关系是 (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16.飞行员发现阳光从右前方射入机舱内,则此时可能是 (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黄昏时分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黄昏时分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晨时分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清晨时分 答案:15、B. 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顺风向观察,左侧高压,右侧低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自西向东。16、A.阳光从右前方射入机舱内,也就是从西北方向射入。 下图为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17~18题。 17.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18.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17.A 18.C M点吹东南风,空气指向中心且往右偏;北太平洋海域的台风移动路径是向西、向北、向西北方向移动,影响东南亚和东亚。 读亚洲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19~21题。 19.N处气压值可能为 (  ) A.1005、1010 B.1006、1018 C.1015、1020 D.1010、1020 20.此时,郑州与合肥相比 (  ) A.郑州风力较小、合肥风力较大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降水最可能在郑州 D.降水最可能在合肥 21.在图中所示的季节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温和多雨 B.温带草原一片枯黄 C.南亚季风区干燥少雨 D.阿姆斯特丹寒冷干燥 〖答案〗19.B 20.C 21. C N处位于1015和1010等压线之间,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选B;冷锋的雨区位于锋后,选C;北半球处于冬季,受东北风的影响,干燥少雨。 读下图,回答 22~23题 22.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23.如果该图X轴表示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 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 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 〖答案〗22.B 23.D 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冷锋、暖锋和气旋影响时为阴天,反气旋控制时为晴天。同一纬度山地年较差小于平原,a应为山地。城市因植被较少及热岛效应,年较差大于农村。温带年较差大于热带。海洋热容量大,吸热慢放热慢,年较差小。 读中国局部图,回答24-25题。 24.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25. a、b、c三地降水量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b>c B.b>a>c C. c>a>b D.c>b>a 26.关于乙地区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沿河分布,呈组团式形态 B.多分布于c山山麓地带的绿洲上 C. 城市多因宗教而兴起,如敦煌、酒泉等 D.居民点分散,人口规模大 下图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长白山 B.秦岭 C.青藏高原 D.南岭 15.下列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月气温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29.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 (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3)图中B、C两处线上,实际存在锋面的是 ,说明判断的理由。( 答案:(1)A (2)风向: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2分)风速:甲地风速慢,乙地风速快; 性质: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 (3)B B锋面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2分)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 30.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3)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 (4)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0. (1)B地降水量多于A地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 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西部为高大山地,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受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降水较少;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少雨。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4)①地为寒、暖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②地为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一,说出北美洲冬季O°℃等温线大致 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2)分别说出图二、图三中地形类型的特点。 (3)图中A、B山脉对两侧气候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比较美国西部和新疆开发的有利条件 31.(1)西北部(西部沿海)等温线与海岸平行(或南北延伸或呈西北---东南走向)----受西风和沿海暖流影响(3分)在西部山地等温线向东南延伸,其南端向南凸,大致与山脉走向一致----受地形影响(3分)落基山以东的平原地区,等温线大致呈东西延伸(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受纬度因素影响(3分)。 (2)美国西部以山地为主,山间为盆地和高原,新疆以山地、盆地为主(4分) (3)A天山山脉东西走向,海拔高,其北坡对北冰洋、大西洋来的(湿润)气流有阻挡作用,北坡降水普遍多于南坡;北疆较湿润,南疆降水稀少(3分);冬季天山阻挡西北利亚的寒冷气流,使天山以北比天山以南更寒冷(3分)。 B山脉海拔高,南北延伸,(太平洋)西风暖湿气流受阻挡,导致山脉西侧迎风坡降水多,山地以东背风坡降水少,且西侧气温高于东侧。(3分) 山脉逼近西海岸,使西侧气候呈狭长分布;山地两侧气候类型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3分) (4)相同:金属矿产和能源(石油、天然气)丰富 不同点:美国西部靠海,海运便利;新疆地处内陆,陆上邻国多,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利用铁路与国际联系。 32.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三: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图15)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4)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造成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32(1) 东南多西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 (2) 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C地主要为冬旱。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 (3) ①地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 ②为海南岛地形中部为山地,中央高四周低,河流径流快,而且河流比较短,使当地地表水缺乏。 (4) 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地区广,但分布不均,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危害较严重。在时间上干旱灾害出现频繁,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原因:我国主要为季风气候,夏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我国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以及年际变化较大等原因造成的。 24.(16分)资料一、二、三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四季分配示意图 【资料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资料三】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1)根据资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4分) (2)根据资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4分) (3)资料二显示,在1月和4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明显比7月和10月大,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的关系,结合资料三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4分) (4)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4分) 答案 (1)昆明全年无夏,春秋相连(或四季如春);(2分)贵阳四季分明。(2分) (2)昆明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2分)贵阳的年较差大,日较差小。(2分) (3)降水量大气温日较差小,降水量小气温日较差大;因此降水量的差异越大,气温日较差的差异就越大,反之越小;(2分)据资料三可知,昆明和贵阳在11-4月的降水量差异明显大于其他月份的降水量差异,所以此时两者气温日较差的差异明显大于其他月份。(2分) (4) 冬季,昆明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冬无严寒;夏季,昆明由于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夏无酷暑,因此四季如春。(2分)贵阳冬季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控制下,处于主要的降水区内,因此冬季降水较多。(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