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环境保护》教案 【专题要点】 1.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2.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4.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环境与环境问题 6.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7.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8.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 【考纲要求】 1.环境与环境问题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举例说明某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 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种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知识网络】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环境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五、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3、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教法指引】 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沙尘暴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侧重于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治理措施。 (1)从内容上,主要考查了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沙尘暴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侧重于考查问题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治理措施。 (2)从形式上,多以统计图表以及文字材料呈现信息,结合问题所在区域图,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题型大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新课标区多以选做题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内容、材料比较贴近生活。 (3)从能力上,侧重考查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环境的伙伴关系思想。可能会继续关注热点、重大环境问题,仍以图、文资料形式,考查某区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要多注意我国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及重大工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典例精析】 1、(2009山东文综)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目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试题解析】以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为材料,考查图中各国地理位置共同的特点及印度尼西亚位置与环境。(1)小题从图中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坦桑尼亚、越南大体处于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或热带国家,且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临海国家或岛国。(2)小题确定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热带雨林分布区(可联系必修3课本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来回答。 【标准答案】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 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2、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3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4分) 【答案】(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只答大气污染的得分)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3、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下图为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在丁图所示条件下,③处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4分) (2) 根据北京市的城市环境状况,简论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以实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理想目标。(6分) 【答案】(1)③处工业、交通及城市建设扬尘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总量较多;(2分)逆温使污染物汇集于近地面,扩散较难,加重了污染;(2分) (2)①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③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分) 4、[09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0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主要原因是 、 。(3分)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 等生态价值和 、 等经济价值。(4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3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到对地理统计图表的认知解读能力,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理解,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措施的应用能力。 (1)据图20柱状图提供数据随年份演变可知,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变小,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围湖造田,另一方面是上中游水体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洞庭湖淤积。 (2)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主要生态价值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另,湖泊湿地开发的经济价值有很多,如作供水水源、发展水产养殖、提供航运等。 (3)此题设问若改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较为可行的方案、措施”则更利于学生把握答题重点,凸现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针对洞庭湖水域面积缩减、沿岸工农业发展排污致使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应坚持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洞庭湖周围地区做好植被保护、水土保持、污染防控等工作。 【答案】:(1)变小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 (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5、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 说出A区域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2分) (2) 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4分) (3) 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4分) 答案:(1) 土壤侵蚀(1分)石漠化(或土壤贫瘠)(1分) (2) (1分)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每点1分,共3分) (3)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2分) 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我国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立法仍是空白。美国白蛾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它暴食一夜可吃尽身边所有绿色叶片。它从北美始发,搭船随货,越洋渡海侵入欧亚,遍及全球。 我国将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作为猪饲料引进后,现已遍布我国许多呵护水塘。并疯长成灾,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 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种子又轻又小,可随风传播。它爬到树上,覆盖吞噬整个树木,使森林变成草地。薇甘菊原产南美洲,在这里上百种昆虫和菌类吃它,还有很多植物来限制它生长,从而达到一种生态平衡。 1、你认为物种入侵的途径可能有哪些?(4分) 2、外来物种形成的生物灾害有哪些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 (1) 自然入侵;人为引进(无意引进;有意引进)。(4分) (2) 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给受害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利用人侵生物的天敌、人工清除、制订相关法律法规等。(6-分) 7、材料三 图7是《1978年-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图》、图8是《1998年-2008年中国耕地面积图》、图9是《1997-2003年牧草地每年增减面积图》。读图回答(1)、(2)两题。 (1)根据图7和图8,描述中国粮食产量和中国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利用 、 地理信息技术,对1999、2000两个年份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获取并进行迭加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1999-2000年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根据图9判断,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并说明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 1耕地:呈下降趋势,近几年变缓(平稳) 粮食产量:呈波动性上升。 原因;1受耕地减少影响 2国家政策支持 3科技进步 2 RS GIS 耕地增加主要靠开垦天然草场 影响:导致土地荒漠化,生态恶化。 8、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49.按照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 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 。(至少答出两点) 50.读图回答拉萨河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51.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 【解题思路】:能源问题,是该命题的考查着眼点;通过材料呈现、图表给定;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9)能源的划分中,根据能源的总量、更新速度、利用开发速度可分为可再生、非可再生;根据开发利用现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常规、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50)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51)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力发电厂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命题,要注意开放性思维,多方位分析这一问题,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的解决和克服等。 【答案】:49. 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50.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 51.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专题突破】 1、[选修6—环境保护]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7分)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8分) (1)甲地区以防止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的倒灌。 2.2007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0分) 资料一:见图24. 资料二:见图25.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 等。(2分)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w.w.w.k.s.5.u.c.o.m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2分)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1)据图24可知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工业污染。(2)据图25,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其他(2.6%)为最低值;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是复杂而非单一的,故选择B、D、E。(3)饮用水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并危害居民身体健康。(4)具体防控污染的举措,一是要防控各类污染,提高水源水质;优化、完善供水网络;构建应急机制等;二是公众应提升节水意识,参与到保护水源、防控水污染的工作中来。具体措施如下: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答案】(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2)B D E (3)主要危害: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07年6月25日是我国第十七个“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 材料一 我国耕地面积变化表(单位:千公顷) 年份 全国耕地面积 年内减少面积    A B 农业结构调整 灾毁  1999 129,205.5 394.6 205.3 134.7 107.1  2001 127,615.8 590.7 163.7 30.6 108.3  2003 123,392.2 2,237.3 229.1 50.4 364.1  2005 122,082.7 390.4 138.7 53.5 12.3  材料二 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耕地面积分别净减少364.3万亩、50.6万亩、127.5万亩,分别占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的67%、9%和24%。 材料三 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分析判断:表中字母A和B分别所代表的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2分) (2)针对东部地区耕地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应采取怎样的对策?(6分) (3)材料三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答案:(1)A是生态退耕(1分),B是建设用地(1分) (2)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科学开发土地,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四个要点中,答出三个即可,每个2分) (3)在生态脆弱地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加剧灾害的发生(2分) 4、(2008年广东卷)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10分)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24  图24 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见图25  图25 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月。(2分)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正确项字母)。(3分)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分析原因。(2分)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 【答案】(1)12 7 (2)ABD (3)空间分布特点: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它区工业污染源少)。 (4)措施;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5、(2008年海南卷) (10分)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4分) (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6分) 【答案要点】(1)油轮石油泄漏;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 (4分)。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即可得满分。) (2)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2分)。 防治措施: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 境管理(2分);防止油轮泄漏,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2分)。(其 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6、(2008年江苏卷)图2l为“195l~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1分)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 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 ,植被稀少,且常有 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4分)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2分) ????A.行政手段????B.法规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答案】(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2)轻春干燥(少雨)冷锋??(3)A ??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