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领会实质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比较法作为地理逻辑方法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它既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又是地理教学中最实用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那么,如何应用地理比较法呢?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比较对象。比较的对象和内容既不能超出学生知识结构的范围和思维能力,也不能超出教学内容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所比较的对象具有可比性和典型性。比较对象确定以后,就要考虑选取合适的比较方法。根据比较对象的性质可以把比较法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似比较法,即从不同的比较对象中找出比较对象间存在的或包含的共同性质。比如在讲亚洲地形特点时,可以通过对亚洲地势在“点”和“面”上海拔高度极端性的比较,得他们的共性——亚洲地势起伏大这一特点(如下)。 亚洲地势 另外一类是相异比较法,即找出同类比较对象间的差异性。比如,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虽然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但两个半岛的季风气候又不尽相同。这样可进行如下比较: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 地点 特点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相似性 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差异性 ①在每年分旱雨季的基础上有突出的热季(3-5月)②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③雨量变率大,容易造成干旱和水灾 ①热季不如印度半岛突出②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③全年湿热,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通过比较,两个半岛气候在共性掩盖下的差异性就明显暴露出来,这样,既可能使学生获得新知,并使已有知识系统化,又可加深学生对热带季风气候的理解,进而提高记忆效果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根据比较法的使用途径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数字比较法,文字比较法和图表比较法三种类型。 1.数字比较法。即用数字说明所比较对象的异同点。如为了说明日本季风气候的海洋性,就可能进行如下的比较: 项目 地区 最冷月平均温 最热月平均温 年降水量  雅内 -6.1℃ 20.5℃ 1000  哈尔滨 -20.9℃ 21.0℃ 576  日本的雅内和我国的哈尔滨虽然同处于45°N,并且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但因雅内(日本)受海洋影响大,夏季较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凉爽,冬季较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温暖,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大,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数字比较,最具说服力,比较对象性的异同性,一目了然。 2.文字比较法。即主要用文字来说明比较对象(地理事象)间的异同点,进而加深对该对象的认识。如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在地形和气候上都有多山和高温多雨(温热)的特点,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却是客观存在的,其中马来群岛多火山、多地震,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且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而中南半岛地形则山河相向,南北延伸,纵列分布,平原多分布在大河下游。气候多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旱雨两季,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 3.图表比较法。其中又包括地图比较法、画图比较法和表格比较法。 地图既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理教学的辅助材料和最基本常用的教具之一。由于地图更具层次清晰的特点,因而地图比较法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地图上直观地获得关于比较事象间差异性和相似性的认识。比如上面所列举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的比较也可以用下面两幅图来说明:  画图比较法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最具直观性的一种方式。在讲世界气候类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不同气候类型下发育而成的自然景观图,由此给学生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比如: 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只有极少数耐旱的植物,动物也是耐旱的骆驼—雨水稀少 冰原气候:陆地上冰雪覆盖,南极地区耐寒的企鹅——终年严寒 通过各景观图的比较,既可以从图面上提取出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同时也把各种气候类型区别开来,确实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另外,我们可以用相类似的画图进行同类比较。比如,在讲巴基斯坦的农业分布特点时,由于没有现成的巴基斯坦景观图,但我们有陕北黄土高原风沙区的景观照片,因此,我们通过让学生观看黄土高原景观照片的办法,使学生了解照片上所显示出来的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庄稼长势好而稠密、而缺乏水分的地方庄稼稀疏且长势不好这样一个事实,并紧抓一个“旱”字,来类比巴基斯坦农业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上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即以灌溉农业为主这一特点,在进行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掌握知识的效果很好,并且记忆牢固。这一点从课外作业的准确性和期中考试的良好结果上就可以说明。 画图比较法还有一种形式,虽然所比较的地理事象不属同一类,但两者之间在项目上有可比性。如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图:  通过这个图,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并能知道陆地和海洋各自的面积及其在地表总面积中年占的比例,画图比较法也可以用于同一地理事象在不同地域空间的分布规律和在不同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的比较。比如“世界各大洲人口比较图”(见下图,单位:亿人)。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很不平衡  的,其中亚洲人口最多,达30亿,大洋洲人口最少,仅2500万人左右。又如“世界人口的增长图”(见下图),这实际上是一幅世界人口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时段增长情况的比较图。从这幅图,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三个方面的信息:①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数。②世界人口是在最近二、三百年才获得迅速增长的,尤其是在最近的三十年内,世界人口以从未有过的  规模和速度增长着。③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越来越快的。这既可以从增长曲线的发展趋势上看出来,也可以从各年代人口的柱状图的高低和数字上看出来,当然也可以从每增加10亿人所经过和时间长短来说明,同时也可以粗略算出不同时段的人口增长率。 2亿 -----10亿-----20亿------30亿-----40亿-----50亿----60亿 1830年 100年 32年 13年 12年 11年 由此可见,图有时比文字表达更简捷,更明了,而内容也更丰富。并且在用图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既传授了学生新知,又可培养学生用图分析比较地理事象发展变化及分布规律的能力。 表格比较法则具有条理分明,思路清晰的特点(见相异比较法和数字比较法举例)。在文字比较法中,如把“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气候、地形的异同点”形成表格进行比较,则比较的效果会更佳。 总之,各类比较法并不是独立的,他们可以相互组合运用,相互补充,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功效。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