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与考试主要内容】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轨道 — 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 (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3)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034ˊ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0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 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②产生时差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东早西迟”。 15°/小时。 ③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 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②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③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④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课堂用时】5课时 【重难点辅导】 1.昼夜更替的理解 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o;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o;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o;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o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o34′N或66o34′S。 当太阳直射在20o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o′N或70oS。 2、太阳的周年和周日视运动: 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例,当地正午12:00时,太阳位置处于正南天空,且夏至日位置最高,冬至日位置最低;太阳在春分或秋分日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在夏至日于东偏北方向升起,正西偏北方向落下;在冬至日于东偏南方向升起,正西偏南方向落下。(如右图) 3、地球的运动与物影的变化: 物影的指向与太阳的空间位置始终相反,物影的长度与太阳的空间位置高度成反比。 温带地区(以40°N为例):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影在正午时刻始终指向正北方向,且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动(12.22—6.22),物影逐渐变短;当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开始逐渐往南移动时(6.22—12.22),物影则逐渐变长(如左图所示)。因此:一年中正午时刻,北温带(或南温带)上的物影始终指向正北(或正南)方向,且影长在夏至日(或冬至日)出现最小值(一次),在冬至日(或夏至日)出现最大值(一次)。 南极点:往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正北,因此在一年中只要有光照的情况下,物影始终是指向正北方向(如左图所示)。同理在北极点只要有光照的情况下,物影始终是指向正南方向。 4、时间问题: ①地方时:以当地正午时刻作为12点整,将24小时平分。 ②时区(东西12区):将全球360°的经度范围,按15°为一个,平均划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为半个时区,共用18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东(西)12区为地球上最早(晚)的一个时区。因此东西12区的日期永远相差一天(太阳直射0°经线时可以看成在同一天),而地方时的时刻却永远相同。(如上图) ③区时:在同一个时区,统一使用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往东每增加1个时区,区时加1小时(即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④法定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统一使用的时间。 ⑤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我国规定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而北京的地方时为北京所处的116°E的地方时间,二者相差16分钟。 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 ⑥世界时:0时区的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又称世界时。 ⑦闰年与闰秒:能被4整除的非世纪年(如1996年)和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如2000年)为闰年,闰年2月份为29天,而非闰年2月份为28天。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每年年底或年中对世界时(UTC)增加或减少1秒钟,以补偿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的微小时间差异,这就是闰秒,闰秒由原子钟计算出来。 ⑧日期变更:(1)自然变更:超过24小时,日期进一天;不足24小时,日期退一天。这种日期分界线不固定,有无数条。 (2)人为变更:越过日界线(理论日界线为180°,实际日界线有所弯曲),往东即由东12区进入西12区减一天;往西即由西12区进入东12区加一天;这种日期分界线固定,只有一条。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且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春、秋分日和冬至、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如图: 时间变化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每天都在移动,所以地球上任何一点,正午太阳高度天天都在变化,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2次达到最大值(90°,出现在直射时),1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夏至日、北半球出现在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总是由极大值(一年1次,出现在6、22)变到极小值(一年1次,出现在12、22),再由极小值变到极大值,周而复始。 6、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规律: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总是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除赤道外,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总是由夏至日的昼长最大值变化到冬至日昼长的最小值,然后又由最小值变化到最大值。南北极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或极夜,北极圈至北极或南极圈至南极,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天数越长。 7、光照图(阴影代表夜半球、非阴影代表昼半球) ①侧视图:以12月22日为例。(如右图) (1) 在侧视图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在外圆经线圈上与南北极圈相交; (2) 晨昏线和赤道平分,在侧视图上晨昏线是直线,北极圈上的点、圆心、南极圈上的点,这三点共线,即图中A、B、C三点一线。 ②俯视图:以6月22日北极俯视图为例。 (1)晨昏线和赤道平分(两个大圆相互平分); (2)晨昏线为弧线,和极圈相内切,北极圈内极昼。 ③斜视图:(1)晨昏线和赤道平分; (2)晨昏线为弧线,和极圈相切或相交。北极圈以北或南极圈以南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3)经线的间隔一般相等,经度被平分成若干等份; (4)赤道一般表现为一段不完整的圆弧线,最外面的大圆不是经线圈,也不是纬线圈。 ④展开图:(1)图像形式表现为矩形; (2)晨昏线为线段,在赤道上平分,和极圈相切或相交。北极圈以北或南极圈以南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3)经线的间隔一般相等,经度被平分成若干等份; ⑤不完全图(1/2、1/4或局部放大图等):  ⑥光照图的信息提取与判读技巧:(1)地理坐标:即重要的点、重要的线。如00和180o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太阳直射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24时); (2)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 (3)昼夜状况;太阳光线来自何方; (4)阅读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5)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即“四看三定”——看投影方位;看经纬度;看昼夜情况;看运动状态。定出反映的日期或时刻;定出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定出相关要素极其运动变化趋势。 8、与地球运动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 北半球冬季(1月) 北半球夏季(7月)  地球公转规律 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  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南半球,向赤道方向 太阳直射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  昼夜长短变化 12月22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正午太阳高度 12月22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6月22日由北回归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气压分布差异 北半球大陆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大陆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南半球相反  等温线分布 北半球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相反  季风风向 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 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  天气现象 冬半年,我国寒潮多发;春季,我国北方沙尘暴多发;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贵阳阴冷。 6月中旬一7月中旬,江淮梅雨;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伏旱;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天气  气候特征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暖多雨;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值干季,草原枯黄;赤道南侧动物南迁。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干燥;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正值湿季,草原葱绿;赤道南侧动物北迁。  北印度洋洋流 沿岸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 沿岸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  河流径流变化 我国东部河流处于枯水期,西部河流断流;秦岭一淮河以北出现冰期。 我国东、西部河流均进人汛期  舟山渔场鱼汛 带鱼汛 墨鱼汛  长江口盐度 人海径流少,河口盐度较高 人海径流多,河口盐度较低  喜马拉雅山雪线 雪线下降 雪线上升  天山牧场 山麓牧场放牧 山腰牧场放牧  农事活动 我国冬小麦正值生长期 澳大利亚耕作活动闲季,牧羊忙季  极地科考 南极科考佳期 北极科考佳期  9、易错点提醒: (1)180°经线的西侧是东经,东侧是西经;0°经线和0°纬线长度不相等,0°经线是0°纬线长度的一半;热带与低纬的范围不同,热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0°-30°之间是低纬,高纬与寒带范围也不同。 (2)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但不能说地球不自转就不昼夜更替,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则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年。 (3)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北极星只有在北半球才能观测到;在地球上观测北极星周围的星座,其运动方向是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4)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正午太阳高度是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 (5)一般年份,2月有28天,但闰年(除以4能除尽的年,如2000年、2004年)2月份有29天。 (6)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相同;同一经线上,地方时刻相同。 【巩固与自测】 一、选择题 读图,当地球运动到A点时,回答1~2题。 1.此时广州 A.昼长夜短 B.炎热多雨 C.东北风盛行D.风高物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亚洲高压强大 C.南极上空极光艳丽 D.地中海天气晴朗 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夹角来表示。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地理事物的数据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 A.热带与寒带的纬度范围 B.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C.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D.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4.若其它条件不变,当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1°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减小 B.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都变长 C.悉尼垂直于地面物体的正午影长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D.南亚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减小 5、右图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折线图”,a、b、c 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做出的折线,①②③④为不同的日期, 读图判断(1)-(2)题 (1)在a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一年中有半年极昼 B.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C.每天夜晚均能用北极星确定方位 D.终年高温多雨 (2)如果b地在北半球,则在③日期前后 A.北京地区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B.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C.黄河和叶尼塞河同时出现凌汛 D.此日过后大连的昼小于夜 6、下图是68°N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和该地某河流量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3)题: (1)中可知,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地下水 B.雨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一般都是主要的农耕区,但是该河流下游却几乎没有农业,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不足 B.气候寒冷 C.远离消费市场 D.种植技术落后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90°E, 0° B.150°E, 18°N C.90°E, 18°N D.120°E, 0° 7、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7月6日7时 B.1月6日7时 C.7月6日19时 D.1月6日19时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日四地下地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 B.①在②的东北方向,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西半球 8、(2009届上海十四校联考)雅典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44分24秒,阳光点燃了女祭司手中的火炬。 (1)阳光点燃女祭司手中的火炬时,北京时间为 A.23日5时44分24秒 B.23日17时44分24秒 C.24日5时44分24秒 D.24日17时44分24秒 (2)点燃火炬的时间选择在雅典当地时间12点左右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 B.天气晴朗 C.太阳高度角大 D.风力小 (3)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最接近的是 A.“神七”宇宙飞船发射那天(9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 (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 9、(盐城市2009届第一协作片联考)读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9月25日21时1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空云淡星稀。 “1分钟准备!10,9……3,2,1” “点火!” “起飞!” ?长征二号F型火箭像一条巨龙,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顷刻间,托举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指苍穹。浩瀚太空,第三次迎来来自中国的访客。翟志刚、刘伯明、 景海鹏,3位航天员驾驶神舟飞船飞驰太空,再一次驶上全新的探索之路。 材料二:9月28日下午17点30分许,一朵红色条纹的降落伞在灰蓝色的天空中逐渐清晰。降落伞下方那个小小的黑点,就是巡天归来的神舟七号返回舱。几分钟后,降落伞冉冉飘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航天员报告:感觉良好。 据材料回答: (1)飞船发射时,纽约(西五区)的华人华侨观看直播时,当地时间为 A.24日8点14分 B. 25日8点14分 C. 24日8点10分 D. 25日8点10分 (2)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轨道距地面343千米,在返回舱返回时,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A.减----增 B. 增----减 C. 减---增---减----增 D. 增---减---增---减 (6)神舟七号着陆时,与酒泉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最接近 A.1/2 B. 2/3 C. 3/4 D. 7/8 10、(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高三期中)下表是我国A、B两城市(忽略两地的海拔差异)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该表回答下列14—16小题: 地点 日 出 时 间 日 落 时 间  A城市 06:06 17:06  B城市 07:14 18: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B.A城市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B城市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 C.这天AB两城市都看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D.A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A城市的经度可能是: A.101.5°E B.114°E C.120°E D.126°E (3)A城市位于B城市的: A.东北面 B.西北面 C.东南面 D.西南面 11(广东执信中学2009届第一学期高三期中)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日,当a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2分) (2)此日,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且位于白昼的范围是: (2分) (3)此日之后的三个月,北极圈内的极昼如何变化? (2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9点 B.图中a、b两点经度相差90°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图中d、a、e所在的是晨线 E.直射点位于(23°26′N,105°E) F.此时,南极长城站可能出现白夜现象 (5)请把此图转画成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日照图。 要求: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太阳光、晨昏线和夜半球、主要经纬线的度数(4分) 二、地理计算 【课堂用时】2课时 【考点与考试主要内容】 (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关系  (二)各种计算的基本方法 1.地图的计算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计算 ①1o经线长为111km, 1o纬线长为111cosαkm〔其中α为纬度〕;②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 (n-1)d ≤▲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⑴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二是通过经度或纬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度的经线长约为111千米,经度差1度的纬线长约等于111千米×cosφ(φ为所求地的纬度)。 ⑵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 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H为:d(n-1)≤ H < d(n+1) (其中d为等高距,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2.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计算 Vα=1670cosαkm/h。  恒星日及太阳日的相关计算 1太阳日比1恒星日长3分56秒。  时区、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①某地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o,对商四舍五入取整数;②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③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的区时。  中心对称点的分布 地球上某点A(X,Y)关于球心的对称点坐标(X′,Y′),X′=1800-X(与X相反的经度),Y′与Y的数值相等,处于相反的半球。  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 零时经线以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 以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如果将地球分成“今天”和“昨天”,那么,“今天”所占地球的比重为(180°经线的地方时/24)  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90o)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o,夜半球<0o,晨昏线上为0o;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则H=90o-▲φ。  昼夜长短的计算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o。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回归周期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为76年。  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o的纬线;②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⑴时区、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⑵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 ①日期的变换有两种变换,即自然变换和人为变换。 自然变换是某地区时间为24点时,其日期事实上已是新的一天。 人为变换是指日界线,过日界线日期变换的原则是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东、西十二区这两个半时区,在区时上是相同的,但日期上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而西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晚的地方,即全球最东和最西的地方。 ②全球总是被两条经线分割为两个日期,分割日期的经线分别是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这两条经线可以重合,当二者重合的一瞬间,全球只有一个日期。注意真实的情况下,日界线和180度经线并非完全重合,在俄罗斯、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等地有明显弯曲。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为T/124,旧的一天范围为(24-T)/24。也可以把T转化为北京时间Q,即Q=T-4。 如果使用的区时,那么新的一天范围可用时区数表示,时区数为180度经线的区时T+0.5个时区。注意一般情况下没有24点,它可表示第二天的0点。 ⑶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β(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其中β的求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 ②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 ③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β(β同①) ④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cotH°( 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⑤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是23°26’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 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 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⑷昼夜长短的计算 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②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方法是: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 ③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④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3.其他计算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气温计算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气压梯度的计算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人口总量/面积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城市化水平等于城市人口数除以该地区总人口数  【巩固与自测】 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1-2题 1.若移动轨迹是①,则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A.66.5° B.26.5° C.63.5° D.69.5° 2.若移动轨迹是③,与②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城站将无极昼极夜现象 B.地中海气候的范围将不会变化 C.北京新建居民楼的楼距应缩小 D.悉尼元旦的日出方位将是东北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20°N C.20°S D.23°26′N 4.若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图3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a-c)(线上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5-6题。 图3 5.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 : 40   B.9: 20   C.21 : 20   D.2:20 6.若a 点纬度为南纬70度 ,地球上今天的范围比昨天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上升 B.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C.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北迁徙 D.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度 右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的等值线,Ⅰ、Ⅱ、Ⅲ分别是60°、30°、0°。读图完成7~9题: 7.若⑤点的地理位置为(83°N,40°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位于西半球 B.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C.①②⑥地位于同一纬线上 D. ④⑤⑥地位于同一经线上 8.若O点地理位置为(0°,1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是8点 B.此时①、②两地的日期相同 C.此日⑤、⑥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同 D. 此日⑤地的昼长大于⑥地的昼长 9.这时 A、深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北太平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D、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值雨季 10.读图回答: (1)在图中方格内标注东、西、南、北 四个方位; (2)A、B、C三弧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时 的太阳路径,其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 (3)A路径代表________月________日, 此日南半球昼夜状况 ,太阳自 ______(方位)升起______(方位)落下。 (4)画出C时任一形式的太阳光照图; (5)画出C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注;地轴倾斜方向要准)。 11(镇江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下午4:30分(16:30)神舟7号进行出舱活动。读图1—翟志刚成功出舱,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丙处是黑的,甲丁是亮的,乙处是甲丙的界线),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位于昼半球 B.乙处是晨昏线C.丙处位于夜半球D.此时北京处于夜半球学科(2)这幅照片利用了下列那种技术拍摄的? A.GIS地理信息系统 B.GPS全球定位系统 C.RS遥感技术 D.北斗定位系统 12(姜堰中学、如皋中学、淮阴中学、前黄中学09届四校联考)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2题。 (1)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13(临汾一中、平遥中学、忻州一中09届高三三校联考) 下图为俯视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23~25题。  (1)B点的地方时是 A.2点 B.10点 C.14点 D.22点 (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0点,A点的地理坐标是 A.90°W,22°N B.90°W,68°N C.90°E,22°N D.90°E,68°N (3)此时,最可能的是 A.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飘向东南方向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时期 C.正在召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 14(浙江省五校09届联考) 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时44分,太阳非常平静,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舱门,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下图是“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1)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手中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阳光十分灿烂,天空蔚蓝 C.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 D.众多流星,划过夜空 (2)飞船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图示时刻地球上“180°经线”刚好正对着地球轨道上的远日点。飞船绕地球一周后,正对近日点的经线度数是 A.157.5°W B.22.5°W C.22.5°E D.157.5°E 15.图乙为神舟七号轨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则飞船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间距大约为 A.2200千米 B. 2500千米 C. 2800千米 D. 3000千米 读下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8-9题。 16.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月4日7时 B.1月4日7时 C.7月4日19时 D.2月4日19时 1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④③②① B.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18(浙江省五校09届联考) 甲图中的半圆弧是3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两个交点,∠MOX和∠N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M点的经度 (1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分)。该日P点的昼长为 小时(2分)。 (2)当Q地的太阳位于H处时,北京时间是 (2分)。 (3)下面四幅图示,符合N地的该日物体影子情况的是 ( ) (2分)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阴雨霏霏 B.巴西草原上的动物向南迁移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一年最大D.澳大利亚的冬小麦正在越冬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2分) 19(临汾一中、平遥中学、忻州一中09届高三三校联考) 下图为3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写出M、N点的经度:M ;N 。 (2)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4分)。 (3)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30°N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D.浙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4)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移到北半球活动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