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要点】 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4.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应措施 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考纲要求】 通过对区域开发与发展条件的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在能够对一个虚拟的区域进行剖析,能够依据材料中所提供的一系列信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并进而提出区域开发和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开发与发展的观念。 【教学用时】5课时 【知识纵横】 【教法指引】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影响 1.一般规律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而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压缩或淘汰产业,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业。 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产业转移的转入国依靠的主要是低成本竞争力,而发达国家则投资于新产品研发。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表现 具体内容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如台商大举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接受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轻就业压力  二、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治理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在复习时关键要学会对相关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灵活应用,掌握分析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建立起对某一类问题进行分析的科学思维模式,即“思维建模”,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主要环境问题,应当引导学生构建一个包括成因分析、危害和治理措施在内的思维模式。下面就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列表分析如下: ? 生态问题、发展障碍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东北 地区 ①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 ②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变化 ③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 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 冲刷 ②林木超采,采育脱 节,毁林开荒,森林火 灾,居民烧柴等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 ②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 树造林,土壤的培肥 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 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  黄淮 海平 原 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 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 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 式 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 盐运动  南方 丘陵 山区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 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  西北 干旱 半干 旱地 区 土地荒漠化—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 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 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①消除贫困 ②早期预警 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  黄土 高原 地区 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①脆弱的生态环境 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③夏季降水集中 ④植被遭破坏 ⑤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⑥开矿 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三、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该部分主要包括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和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两方面内容。 1.流域的开发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长江三峡: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实际就是三峡库区。 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⑴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 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②泄洪能力不足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 人为原因: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⑵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⑶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3、百万移民的安置: ⑴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范围广、人数多、补偿资金巨大;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巨大 ⑵移民安置条件: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因三峡工程周期长,因此安置的时间较充裕;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的支援 ⑶开发性移民:(优势)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同时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 4、生态效益: 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2.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区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资源(能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二是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可优先开采);三是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资源和能源可优先开采)。 (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以开采资源和能源作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一旦资源、能源枯竭, 或是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该区域的经济就可能崩溃,因此这类地区必须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对资源、能源的深加工,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延缓其衰竭的周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支柱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逐步摆脱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加强对“三废”的治理;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第二,对于资源、能源缺乏的地区,可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获得发展的条件,如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也较缺乏,但都通过资源调配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资源调配对调入区而言,能够缓解资源、能源的供应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对于调出地区,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 四、区域经济的发展 1.区域农业发展 (1)分析模式: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一般从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入手,分析区域农业的布局特点和生产特点,找出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2)我国重要农业区域发展问题举例 ? 典型地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方向   农耕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过分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 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绿色农产品基地   牧区  内蒙古高原、青海牧区  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 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  林区 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 只采不育、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 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  东北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1、土地资源 优势: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问题: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 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 ②湿地破坏—沼泽地 禁止开垦,保护湿地 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势平坦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沼泽作用(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负面效应(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气候变迁 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继续发展种植业,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 2、森林资源 优势:①全国最大林区(36%,是全国3倍,人均林地是全国8倍,林地占全区42%) ②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③宜林地区广 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我国主要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但各区域的情况存在差异,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也存在差异: 区域 工业化、城市化的原因  珠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政策,大量外资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  浙江温州地区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有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地区 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  云南德宏 沿边开放政策,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  东北地区 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  (2)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 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典例精析】 【例1】(莱芜市2008届高三期末)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中国羊绒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70%左右,内蒙古羊绒年产量约占中国 总产量的sw50%左右。羊绒业属于劳动密 集型产业。我国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 多需要使用外国品牌出售,我国企业只 能获得较少的经济效益;外国企业则从 品牌和营销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1)结合图及所学知识,说出内蒙古经 济发展有哪些不利的条件?(3分) (2)从羊绒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特点,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提升内蒙古羊绒产业竞争 力的措施有哪些?(3分) (3)打造品牌,就是打造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请简要分析内蒙古如何利用当地 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品牌”产业?。(3分) 【例2】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人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 东北大豆 美国大豆  生产成本(元/千克) 1.6 0.8  运输(元/千克) 0.045 0.04  出油率(%) 17 20  加工成本(元/吨) 10+X X  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东北大豆的出路”为题进行研究,应主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试简述理由。 (4)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例3】读“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和“黑龙江垦区粮食的商品率示意图”后回答: (1)从1978年到1997年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从1978年到1997年该垦区粮食商品率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粮食产量和商品率之间的关系如何?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4)从农业现代化的方向看,该垦区表现了怎样的特点? (5)“北大荒”走向“北大仓”,“北大仓” 走向“北大商”分别靠什么? 例4.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地形类型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展___________业;B地适合发展_______________业。 (2)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__________,该基地著名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_,该区域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多选)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 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例5.读“我国某果品(苹果)企业发展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企业2002年与1992年相比在产品销售方面的主要变化: 。 (2)生产基地①是欧洲市场最为走俏的某苹果品种的全世界第四块优产区,与基地②相比: 该区域发展苹果种植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 ;其他优势: 、 、 ;不利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 (3)该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市场,下列有关该经营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 B.市场决定了基地的苹果生产品种和规模 C.企业总部远离生产基地,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反馈 D.有利于农业技术和良种的推广 例6(2008年山东卷)12.(25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图6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2是图6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2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 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全国 A、B、C三省 东北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7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6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3分)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6分) 例7(08汕头一模)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读下图,回答问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2.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例8】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泛珠三角”简称“9+2”,“9” 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2”指香港和澳门。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九省区及港、澳两个特区共同签署了《泛洙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材料二 “泛珠三角”略图 材料三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例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要的 (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哪种能源)的输入方向。 (2)“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3)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 (4)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5)“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泛珠江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 。 (6)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7)“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 。 例9.台海两岸直接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交流掀开了历史新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材料二:台湾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统计图   (1)据左图,归纳台湾工业分布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右图,说明1993年~2003年十年间台湾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3)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请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 大陆优势: ;台湾优势: 【例10】(09全国II )(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据图5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12分)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但是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8分) 【例11】(09山东) . (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 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 目。读图回答第(4)题。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例12】(09四川)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材料五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 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4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5)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8分) (6)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8分) 【专题突破】 (09广东高考样题)1.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一:“双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材料二: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工业化前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后工业化时期  人均GDP($) 260~728 728~1456 1456~5460 5460~13104 13104以上  非农产业产值 比重(%) 50以下 50~70 70~87 87~98 下降  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发展阶段 指标 山区 两翼 珠江三角洲 全省  人均GDP($) 1054 1249 5594 2381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72.66 80.33 96.22 92.24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材料三:1998—2004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 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 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 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 。 (2)简述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3)目前,珠三角移出的产业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B.建设用地紧张,土地成本上升 C.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 D.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E.本地产业升级的需要 F.其他地区具有市场、技术方面的优势 (4)简述“双转移”对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的影响。 2.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22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4分)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3分)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4分) (4)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3分)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5)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至少答两点) (8分) (08上海地理卷)3.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53.9 11.5 67.3 19.7 85.1 31.9 328.4 366.5 400.7 495.2 421.5 569.5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46.1 29.7 32.7 24.3 14.9 11.3 334.9 352.6 355.1 396.3 328.0 379.9  (1)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      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          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2)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     ;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     。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 (3)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粮食大量出口 C.粮食单产下降 D.调整种植业结构 (4)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E.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增加播种面积 G.培育优良品种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