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三地理选修2复习教案系列 第六讲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为例 高考目标要求: 1、三峡工程的位置以及巨大的综合效益; 2、分析长江洪灾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3、了解三峡移民的艰巨性、条件和政策 4、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一、长江及三峡概况: 1、长江概况: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区)。注入东海 ,为我国流程最长 、年径流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河段划分和支流 ①、分界点:宜昌、湖口;②长江重要的支流和湖泊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2、长江三峡:是指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的200千米左右的河段。江水在这里切开地质上的三个背斜构造自西向东形成瞿塘峡 、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即三峡。长江三峡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38千米,大致在(30°N,110°E)附近。 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防洪 A、长江洪水灾害: 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②泄洪能力不足;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 人为原因: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B、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2)发电: A、水能开发条件: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建成后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B、社会经济效益: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不足。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3)航运: A、长江航运价值:分析角度(自然、社会经济) B、航运条件的改善: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从而使航道的通过能力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1/3。 (4)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洪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l)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A、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落后,特别是人多地少,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这是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 B、 三峡地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加上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给移民安置增加了一定难度和障碍 C、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可能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成为影响地区社会安定和不稳定因素。 (2)移民安置条件 A、三峡地区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环境容量(从宏观、库区移民结构、土地资源三方面分析) B、三峡移民大多可以就地后靠、就近安置,这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 C、 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使得安置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工作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进行 D、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的支援。对三峡库区移民,国家首次实行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 (3)开发性移民 过去水库移民长期沿袭按被淹没的实物量,向移民一次性发放赔偿费的做法。由于没有帮助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等赔偿费用完,移民的生活往往仍没有着落,从而产生种种问题和矛盾。 开发性移民也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即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拓展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全面安排 四.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1)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下游: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地气候。此外,与火力相比,还可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区: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区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砂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等。 (2)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淹没耕地、文物古迹、水生生物 二是影响较大,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问题、泥沙问题等 三是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水库地震、陆生动植物的影响等 (3)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总的来说,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还在,峭壁陡岸尚存、建成后还会出现新的景观。 通过迁移重建、原地保护、开发新的旅游区等加以保护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图10-5,黄河流域示意图 回答1—5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该诗句如用在当今,则诗中的“天”和“海”指的是 ( ) A.唐古拉山与渤海 B.喜马拉雅山与东海 C.昆仑山与东海 D.巴颜喀拉山与渤海 2.2002年3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主要原因是 ( ) A.上游河流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引起的 3.P处所在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 A.含沙量最大 B.结冰期最长 C.夏汛明显 D.水流加快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惟有河套”之说,使河套平原成为富庶农业区的最重要原因( ) A.光照条件好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 5.消除黄河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 ) A.上游植树造林,中游加固大堤 B.中游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大堤 C.上游修建水库,下游植树造林 D.中游加大截流,下游开挖新河 6.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首次倡议在三峡地区兴建水利工程。 世纪交替,风雨沧桑,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孙中山先生的夙愿已经变成现实,世界最大 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经成功实现了蓄水、发电和航运。读材料,运用所学知 识有关三峡工程的问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长江之歌》中的“雪山”是指 ( ) A.昆仑山脉 B.唐古拉山 C.巴颜喀拉山 D.横断水脉 (2)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是因为 ( ) ①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与多条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相交 ⑤河流沿岸经济发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离三峡工程最近的一个峡谷是: ( ) A.瞿塘峡 B.西陵峡 C.小三峡 D.巫峡 (4)三峡工程竣工后的生态效益有: ( ) ①防洪 ②开发性移民 ③净化环境 ④旅游 ⑤养殖⑥供水灌溉 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为什么长江荆江河段洪水威胁特别严重?三峡工程建成后,对荆江段的防洪有何作用? (6)从自然区位看,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和第_____级阶梯过渡地带,从经济战略区位看三峡所起的作用是 。 (7)从三峡工程的输电范围看,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东部沿海的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何积极意义? 5、(1)B(2)C (3)B(4)D(5)长江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变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容易泛滥成灾。三峡水库具有巨大的调蓄功能,能减轻荆江段的洪涝灾害。(6)二 三 带动华中、西南乃至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7)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三峡工程的建成发电可有效地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能源结构,用水电取代煤、油等能源,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