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图的判读 云南省玉溪一中 杨从康 (一)光照图判读需要确定的要素 1.南北半球的确定 (1)根据“北逆南顺”来确定,如图1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2)根据经纬度的变化确定,如图2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  2.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图3) (1)纬度确定方法:①已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和地理纬度时,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法则算出,如当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时,直射点地理纬度即为10°S;②由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互余,就可以根据“直射点纬度=90°-出现极昼(夜)的纬度值”推算出;③经线和晨昏线总有个交角,交角的大小即为直射点维度的度数。 (2)经度确定方法:①昼半球中央经线或与夜半球中央经线相对的经线;②根据时间差算出12︰00经线;③出现极夜的纬圈和晨昏圈有一切点,过这个切点的经线即为直射点的经线。 ﹕ 3.判断晨昏线 (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 (3)方位法: 4.判断节气 (1)春秋分日:晨昏线为直线,且通过南、北极点,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表面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如图5)。  (2)冬夏至日:在侧视图中晨昏线为直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在俯视图中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太阳光直射23°26′N,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冬至日时,太阳光直射23°26′S,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如图6)。  5.判断某地地方时(图7) (1)晨线与赤道有个交点,过这个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时);与直射点所在经线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 (2)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l小时,地球自转1°需要4分钟。越往东,时间越早,钟点数越大。 (3)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6.判断昼夜长短 (1)在昼半球内算出昼弧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为该地的昼长,该地的夜长等于24-昼长。 (2)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3)昼长=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 7.判断日出、日落时刻 (1)某地的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即该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2)某地的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即该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3)在二分日,全球各地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 (4)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5)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6)昼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因此可推算出日出、日落时刻。 8.确定太阳高度 (1)太阳直射的那一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90°,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的那条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因此除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外,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纬线有两条。 (2)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之差(纬度距离)。 (3)位于晨昏线的地点太阳高度等于0°。 【特别提醒】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有三种:(1)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0°;(2)夜半球上各地太阳高度<0°;(3)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0°。而正午太阳高度的表示方法为:H=90°-纬度差(当地地理纬度和直射点地理纬度之差),纬度差的求法是“相同半球减,不同半球加”。 而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地方时12﹕00时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对称递减。 如图8,圆为晨昏圈,太阳高度为0°,圆内任意点都为太阳高度。其中A点最大为90°,其余各点以A点为中心,成同心圆向晨昏圈递减。直线NS上所有点为正午太阳高度,其中A点最大为90°,其余各点以A点为中心向南北对称递减(注意:虚线NB上的太阳高度不是正午太阳高度)。  9.物体影子朝向的确定 (1)夏半年:南北半球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如图9),物体影子则朝相反方向。  (2)冬半年:南北半球都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如图10),物体影子则朝相反方向。  (3)正午时影子的朝向:在直射点以北,物体影子朝正北,在直射点以南,影子朝正南,直射点上影子为0. 10.确定日期分界线 (1)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在示意图中),其以东为昨天,以西为今天,即自西向东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2)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其以东为今天,以西为昨天,即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上一天。 (3)当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内;当0时所在经线为0°经线时,地球上今天与昨天各占一半;其他类推。 【特别提醒】两条日期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和0﹕00经线)的区别 ①0﹕00经线:自然形成的日期界线,位置不变(夜半球的正中央),经度随时在改变,顺地球自转方向跨0﹕00经线,日期自然增加1天。如图11,顺跨0﹕00经线,日期由3月21日自然更替为3月22日。 ②国际日期变更线(示意图中看为180°经线):人为规定的日期界线,经度不变,位置随时在变,顺地球自转方向跨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人为减去1天。如右图11,顺跨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由3月22日变为3月21日。  11.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进行东西确定时,两地精度差不能超过180°,超过180°要从相反方向确定。 (二)光照图判读中要掌握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两个步骤:①算时差(根据经度差转化:15°/小时,1°=4分钟);②定位:如果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东侧,则加时差;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西侧,则减时差。 【例】当北京时间为14时时,英国伦敦的地方时为多少? 【解题思路】①算时差: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伦敦的经度0°,两地相差120°,除以15等于8小时;②定位:未知时间(伦敦)在西侧,减时差(14-8),伦敦的地方时即为6时。 2.时区的相关计算 地球表面有无数的地方时,人们都用地方时显然是不行的,为了全球日期的统一,我们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为15°的范围,在该范围内的人们都采用该区内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该内容涉及到两种计算:①确定中央经线:用时区乘以15,如,算东8区中央经线就用8×15°=120°E;②知道经度确定时区:用经度除以15,如果余数大于7.5,则时区为商(n)+1,小于7.5则时区为商(n)。如,我国领土最西端(73°E)在哪个时区?算法:用73除以15,商4而余13,大于7.5,时区为(4+1),即东5区。 3.区时计算 两个步骤:①算时差(同“-”异“+”,跨东西十二区的用24-(异“+”的结果));②定位:如果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东侧,则加时差;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西侧,则减时差。 【例】美国哈弗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时间2月15日23时截止,直接以网络(E—mail)传送。一位住在悉尼(34°S,151°E)的学生打算报名参加,假设当时网络传输没有任何故障,请问他最迟应在何时将作品发出?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区时计算,应先确定时区,71°W为西5区,151°E为东10区。第一种算法:①算时差:根据同“-”异“+”,时差为10+5=15小时,②定位:根据同“-”异“+”来算,东区一定在东,西区一定在西,未知时间东10区在东侧,应加时差,即2月15日23时+(10+5)=2月16日14时;第二种算法:2月15日23时-[24-(10+5)]+24=2月16日14时,式子里中括号表示时区;“+24”表示逆地球自转方向跨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加一天 4.昼长和夜长的计算(图12) 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24小时-昼长  5.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 图13为等太阳高度线图(以直射点为中心,成同心圆向晨昏圈递减),如果直射点为(0°,120°E),则AB的地理坐标为多少?确定关键为A点确定纬度,B点确定经度,由于太阳高度变化和纬度变化范围时一直的,所以变化多少度太阳高度纬度也变化多少度,A点的太阳高度为60°从直射点到A变化30°,纬度夜应该变化30°,即赤道向北30°,为30°N,A点的地理坐标为(30°N,120°E);因为春秋分日昼夜等长,所以经度的变化幅度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也相同,即B点的经度为120°E 向东30°,为150°E,B点坐标为(0°,150°E).  如果将上图的直射点不是赤道,而是其他纬度,则要复杂些,如图14甲,直射点为(23°26′N,120°E),图中D点的纬度为23°26′N+30°=53°26′N,B点的纬度即为南极圈极圈,DB的经度都为120°E ,A点已经过了极点,纬度为66°34′N,经度为60°W。甲图中个点可对应乙图来看就简单多了。由于北半球昼弧大于夜弧,OC点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6.正太阳高度和影长的计算w.w.w.k.s.5.u.c.o.m 正午太阳高度为12时的太阳高度,在图14甲中,线段NB上的太阳高度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它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递减,计算方法为:H=90°-纬度差(当地地理纬度和直射点地理纬度之差)。在这个式子里有三个变量,知道其中两个变量就可以算第三个。正午太阳高度和影长时成反比的,其计算可根据三角函数进行,如图15,要算影长OP′可根据OP′=OP/tan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