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高三地理“工业”常考知识点纲要
工业常考点清单          地域上的灵活性
                       特点
工业生产活动         季节上的连续性
                                                 世界而言:欧洲、日本、北美
                                    工业的分布
工业                  工业的发展                国家而言:少数城市和少数地区
生产                               工业投入  劳动数量、体力的投入在降低
活动和                                       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在增加
工业                               生产方式---由大批量、标准化转向中小批量定制生产
区位                                
选择                              原料的影响减弱,市场的影响在加强
                                  交通对工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劳动力的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的影响   社会因素:国防、政策、就业、厂商个人偏好、工业惯性
                                     
                                              对大气有污染: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环境因素  对水有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
                                              
                                              对土地有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业城市
          工业联系(生产联系,空间联系,信息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城市工业区
                     我国许多技术开发区   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
                     
工业地域  工业集聚   传统工业区(德国,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生产,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协作
                     新兴技术开发区 意大利中、东北部
                                    美国硅谷,日本硅岛
          新建工业远离老工业区    老工业区达饱和状态
工业分散   电子元件厂与装配企业分离     电子产品运量小,可空运
                        
跨国公司   总部区位:通讯、信息、金融发达的大城市
           总装配厂区位:沿海、交通便捷的地区       可充分利用各地优势
                 分布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意大利的塔兰托、中国辽中南、京津唐等;
                     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资源
                     主要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概况   衰落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统工业开始走向下坡路
                      鲁尔区的地位:西欧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工业的心脏”
                                丰富的煤炭资源,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传统工业区           区位特点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是全区的经济基础
             鲁尔区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综合整治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整治结果:鲁尔区成为经济结构协调,工业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地区
                    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传统工业开始走向下坡路
             概况   主要形式:没有传统工业的乡村地区,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中国温州,美国"硅谷"、德国南部地区、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等
       以250人的中小企业为主,以中小型工业为主
                               特点   生产过程分散,实行家庭包工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资本集中程度低;
                                      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成为分散性工业区
                               代表性工业区:普拉托毛纺织工业生产中心
新兴工业区                      特色: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科技人才比例高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主要特点 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美国的硅谷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温暖湿润
                        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
                 地位: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
原料指向型工业:(1)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如:水果、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厂等。迎接          
                     近原料产地。这类原料或者易于腐烂,便于长距离运输,且多需要保鲜设备
                 (2)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如:甜菜、甘蔗制糖,低品位铁矿砂冶炼厂等,需要接近原料产地,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有些易燃、易碎或易爆,某些液体或气体不适宜长距离管道运输,它们相对产品来说可运性差,因此这类工厂应接近原料产地,如乙烯厂
2、市场指向型工业:(1)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只适合在本地销售的工业。如:家具、印刷、啤酒、饮料,应接近市场。
                  (2)原料加工制成品后,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而运输产品成本占很大比重的工业,如棉纱织成棉布,石油加工等
                  (3)一些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产品,如易燃、易碎或易爆的产品,其工厂应接近市场
                   如:硫酸厂,石油加工厂
                   (4)低价产品远距离运输不合理,因其运费可能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因此低价产品的生产区位应选择在消费市场如:水泥厂
 3、动力指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如: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4.  廉价劳动力型工业:对技术要求不高,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5、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
世界重要的传统工业区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优越条件:①发展教育,劳动力素质高、②较高的科技  
水平,③太平洋沿岸多深水良港等有利条件,
④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出资扶植
布局方式:临海型
2、英国中部工业区
  优越条件:①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历史悠久
           ② 区内煤炭资源丰富,为工 
业奠定了基础
③掠夺殖民地的资源财富用于生产
布局方式:煤铁复合体型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优越条件:①欧洲移民最早到达的地区,经济开发早
           ②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③农业基础好④庞大的市场
布局方式:煤铁复合体型
4、俄罗斯四大工业区
优越条件:①欧洲部分两大工业区开发历史悠久
         ②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庞大的市场
布局方式:煤铁复合体型
5、印度东北部工业区
  优越条件:①开发历史悠久
            ②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庞大的市场
布局方式:煤铁复合体型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