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融合。也是今后学习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理论基础,是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理论依据。 也是高考的多频考点,命题者或结合当今社会众多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考查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或已某一区域为背景考察该区域的气候、生物、水文、地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举例说明整体性的表现 2)能利用图片和实例活动分析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图表及实验活动来掌握本节知识并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环境的整体美和和谐美。 2)促进学生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 4、教学重难点 众所周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只有全面了解我们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适应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把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建立全球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是本课题的重点 而难点是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学生已学习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理环境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对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有一定的了解,已具备基本的地理阅读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学生还缺乏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遵循认知规律:按“从认识地理表象—总结地理规律—应用于地理实践”的步骤进行教学。 具体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 以下时间我将有所侧重的展示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环节。 四、教学环节 设计环节一:课前准备:我安排了一个学生准备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分别去搜集西北地区、西双版纳、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的地理景观图片,各组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本堂课来展示。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设计环节二:突出重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其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我是采用:从“地理表象到地理规律再回归地理实践”这样的方式来突破这个重点, 我首先安排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各小组组派一个或几个代表来展示他们课前已整体好的资料,学生边展示边介绍,并填写好这个表格。学生展示过程中,我会适当的加以点评,展示完后由学生相互之间探讨,总结规律,不足的地方我再加以补充。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真正感受到做学习的主人;对于老师便于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我们知道,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读懂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接着我将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的两幅图片,描述和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组成及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阅读和分析图片,学生不难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大气、水文、地形地貌、植被、土壤且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时,我会趁机设问:我们湖南在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其他各要素表现出怎么的景观特征?我这样的设计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知识更贴近生活,回归实践。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这就是整体性的表现之一。 表现之二: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处理,我是创设了三个活动情境。首先,我安排学生课堂演示实验: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来说明植被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植被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并完成好活动中的练习题。 再举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案例来让学生讨论人类过度的砍伐、放牧,破坏植被,对黄土高原的其他要素及整体特征有怎么的改变?学生讨论之后我会拓展提问:除了影响当地外,对其他区域是否也会产生影响呢?例如河流上中游的砍伐森林,对河流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真可谓:其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明白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后,我将安排学生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意义”来探究人地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这也是我们学习地理的意义所在 设计环节路三:突破难点: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将以水循环为例说明各要素之间是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来发生联系的。 设计环节四:课堂总结和巩固练习,我会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安排了A/B两组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做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环节五:探究活动:课堂最后,我安排了课外探究活动,用视频展示“美国的生物圈2”这个案例,试分析生物圈2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明确地理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精选案例,让学生从认识地理表象,上升到总结地理规律、最后又回归于地理实践,整个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环环相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探究中学习知识,在互动中发展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准备,才能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适当调控,才能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达成目标。才能打造快乐课堂,实现高效课堂。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