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高考地理二轮能力提升教学案 等值线问题的归纳与判读 一、等值线的类型。。 1.等高线 2.等温线 3.等压线 4.等降水线 5.等深线 6.等盐度线 7.等太阳高度线 8.等震线 9.等潜水位线等等 10等太阳辐射线 11等地 租线 12等物候线 13等日照时数线 14等时线 15等pH线 二.等值线的共性特征 (1)同线等值:据此可比较不同点的数值大小。 (2)等值距相同:要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判读相临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可多看两组)。 (3)等值线是闭合曲线,但在一幅图中因受图幅限制,某等值线不一定闭合。 (4)等值线不相交(除陡崖外)。 三、等值线的一般判度方法 1.读数值: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全图一致(也可为零) 2.读疏密状况:间距密——变化大;间距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高低低高规律:高的向低值方向弯曲(山脊、高压脊、暖流等) 低的向高值方向弯曲(山谷、低压槽、寒流等) 4.局部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概括为“五看”  等高线  等温线  等压线  看数值和极值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最小值 ①所在南北半球: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②区域气温差的大小 ①判断高低气压中心②区域气压差大小  看延伸方向 地形走向 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   看疏密程度 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凹坡是高密低疏;凸坡是高疏低密 ①温差大小:密大疏小②冬季密,夏季疏③温带密,热带疏④陆地密,海洋疏 风速大小: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  看弯曲方向 ①山脊:凸向低数值处②山谷:凸向高数值处③鞍部:两山或两谷之间 ①向高纬凸: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暖流经过和地势低的地方②向低纬凸: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高的地方 ①高压脊:凸向低压处 ②低压槽:凸向高压处  看局部闭合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判断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②山地高原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区;③判断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①高气压中心:中间高,四周低;②低气压中心:四周高,中间低;③判断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四,几种常考等值线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H<(x+1)d,式中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五种基本地形、山脊、山谷)。 (2)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相同。 ②全图的等高距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⑧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3)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见附表) (4)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①大坝坝址的选择: 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区域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判断落差、流速和含沙量 ③确定运输线路: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④引水输油线路的选择 遵循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的原则。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⑤与农业生产结合: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2.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是用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这种图能帮助人们形象地确定气温分布的空间概念,了解气温递变方向和规律,并进而分析各地区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要注意分析下列各项。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3.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分析等压线图基本思路如下。 (1)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在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低;地势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 (3)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4)判断鞍部:鞍部国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5)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在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4.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⑴潜水、潜水位和等潜水位线的概念 ⑵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①潜水的流向。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因此,垂直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 ②潜水的埋藏深度。将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绘于同—张地图上时,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③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潜水等水位线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相反,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潜水。如下图中,a为潜水补给河流水,b为河流水补给潜水,c为右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④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般应沿等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如下图,显然,1、3布置水井是合理的,1、2取水有“冲突”,是不合理的;同理,排水沟5是合理的,4不合理。  练习 1,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 D ) A.甲??????B.乙???C.丙????D.丁 2、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给关系是( C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3、在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将向北弯曲 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 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线不会发生变化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为5米,甲,乙处各有一水井。 4,乙处水井的井水埋藏深度(C)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5,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C) A.1.5米 B.2.5 C.7.5米 D.8.5米 6、从图中可知,甲处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大气污染严重。。 7、图中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B) A.2月 B.5月 C.10月 D.12月 5,等降水量线的应用和判读 (1)、什么是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2)、等降水量线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 ①它往往能表明一个地方的气候,比如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区分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一条重要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区分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界线,也能对判定一个地域的气候类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②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地形特点,比如说在一座山的两侧,降水多的是迎风坡,降水少的是北风坡。 ③等降水量线还常常与气压带风带以及洋流有着紧密联系, 当然等降水量线有联系的运用还有很多,这里只举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3)、等降水量线疏密程度意味着什么? 等降水量线的疏密程度与其它等值线一样也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降水量线越稀疏,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小,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小;而等降水线越密集表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大,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大。 (4)、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意味着什么? 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也与等值线一样也很值得认真的探讨,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一般是表明一种地形的走向,或者据还远近不同 (5)、要知道如何解有关等降水量线题的一般方法 ①、看数值:看数值可以得出一地降水量的多少然后根据据此可以判定此区域的气候类型;也可以根据纬度大致相同的不同陆域的降水量差异判定降水量多的往往是更靠近海洋,因为降水量大致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还可以根据降水的差异判定山的迎风坡与背风坡。总之看数值要多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②、看疏密程度:等降水量线密集表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地形地势相对复杂,等降水量线稀疏表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地形地势相对单一。 ③、看延伸方向:由于降水与地形地势以及地面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等降水量线也体现出这种紧密联系,其延伸方向也体现出地形地势及地面状况的不同。 6.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1)概念 把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太阳高度线,用等太阳高度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图称为等太阳高度线图。 (2)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有: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地方时、北京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推断与图示时间相关的日期(节气)、季节及地理现象等。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 ①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时;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②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③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如果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此图是昼半球中的一部分。 ④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练习 1,如图为某日等太阳高度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A点正午太阳高度( B ) A.36o52 B.46o52'C.56o52'D.66o52' (2)A点子夜时的太阳高度( C ) A.10o B.11o C.0o D.1o (3)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 B ) A.10o B.15o C.20o D.25o 2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2)题: (1)太阳直射点及P点地方时(A) A,① 12时 B,① 0点C,② 12点 D,③ 0点 (1)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D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 (2)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A ) 。。  3,图1为2005年1月1日北京时间12点地球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根据该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B) A.120°E,20°N B.120°E,20°S C.116°E,20°N D.116°E,20°S (2)、关于此时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B.由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C.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由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此时下面四点中,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是(D) A.C点 B.B点 C.F点 D.D点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时全球各地日期分布的是(C) 4,如图是局部经纬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图(AB代表等值线值)回答: 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坐标 120°E,20°N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20°N向南北递减        地球上极夜范围 70°S-90°S 。 (3)等值线B的数值  80 。 (4)图中x的值(D) A,等于110°E   B,等于130°E  C,小于130°E   D,大于130°E (5)该地该日在m处树一旗杆,杆影断点移动轨迹(A)  原创等值线试题: 读等值线图,a b c的数值依次增大,图幅大小相等,比例尺相等  (一),若为等高线图,回答: (1)甲是___________线,乙是_________线,甲乙两处何处易发育成河流_________,此河一年中可能有凌汛现象吗_______________。 (2)图示范围内AB两地地形可能为,A是____,B是____。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两处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画出沿CD,EF线穿过区域的地形剖面图。。  (5)在①②两处用虚线各画一条等温线(考虑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二)、若为等温线,回答: (1)如果图一图二都位于陆地上: ①此时北半球季节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等温线弯曲是由地形影响所造成的,则:A地形为_______,B地形为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是________线,乙是_______线。 (2)如果图二位于太平洋上: ①此时一地当地季节________________ ②若等温线弯曲是有洋流影响所造成的,则:乙洋流的流向________,洋流按性质分类为_____,洋流的名称为_______。此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两处气温变化率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若为等压线,回答: (1)A是__________中心,B是____________中心。 (2)甲线是______________,乙线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常见天气系统中,A地气流运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气流运动特点______________,①处风向是__________风,②处风向为_________风,同等条件下,GH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线处,易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_(暖锋、冷锋)。M n p Q四地中,天气晴朗并有大风的是____________,有降水的是____________,降水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我国北方的暴雨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若为等高线图 (1)山谷线 山脊线 甲 可能(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条件: 1.冬季部分或全部河段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即有结冰期。2.河流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 2.谷地(盆地) 山地(丘陵)A区域中间海拔比周围低,B区域中间海拔比周围高 3.G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G处等高线稠密,H处等高线稀疏,所以G处坡度较陡H处破度较缓。 4. 5. (二)、若为等温线: 1.①冬季 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典型的季节为冬季。 ②山地(丘陵) 谷地(盆地) 因为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甲为山脊线,乙为山谷线。 2.①夏季②从北向南流 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澳大利亚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都与它有关。 3.G (三)、若为等压线:w.w.w.k.s.5.u.c.o.m 1.低压 高压 2.低压槽(槽线) 高压脊(脊线) 3.辅合上升 辅散下沉 西南风(偏南风) 西北风(偏北风) G 等压线稠密的地方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速大,反之小。 4.甲 冷锋 mpqQ n 降雨强度小,续时间长,为连续性降水。 冷空气突然增强南下,气温骤降,形成暴雨持续时间较长,即快行冷锋作用的结果。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