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 中国的疆域、政区、人口、民族 中国的疆域 位置 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半球位置:就南北半球来讲,我国位于北半球,就东西半球来讲,我国位于东半球。 疆域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居第三位。 四至点: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多)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附近)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多) 西: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 濒临海洋 东临四海一洋:四海由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一洋指太平洋。 领海和内海:领海指海岸基线至海上12海里的海域。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海岸线及岛屿、半岛: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5000多个。 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两大海峡:台湾海峡(属东海)、琼州海峡。 邻国:陆上邻国(14个) 东有 朝鲜 西有 阿富汗、巴基斯坦  北有 俄罗斯、蒙古 西南有 印度、尼泊尔、不丹  西北有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南有 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东有韩国、日本,东南有菲律宾,南有马来西亚、文莱、印尼。 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南北纬度和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使得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③西部内陆地区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 中国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单位: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全称和行政中心。 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辽宁省 辽 沈阳 重庆市 渝 重庆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黑龙江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或申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河南省 豫 郑州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湖北省 鄂 武汉 台湾省 台 台北   中国的人口 人口数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2005年1月6日我国人口达13亿。 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东南多,西北少。大致以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城乡差异:农村人口比重达,城市人口比重小。 城市发展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 华侨与华人:华侨是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 华人是定居国外并加入居留国国籍的人。 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解放后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平均寿命长,死亡率下降 ②出生率较高③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带来的负担: 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①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②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中国的民族 我国是同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2%;55个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 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中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形 (一)、地形概况 1、我国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势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名称及界线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青藏高原)  分界线 (西起)昆仑山—(经)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分界线 (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地势特点的优越性—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①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②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两级阶梯过渡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各种地形面积比例 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2/3。 (2)地形特点评价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②不利影响: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有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山区交通不便是影响各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主要山脉 1、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①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③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⑤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中华五岳:东南西北中,泰衡华恒嵩。鲁湘秦晋豫,尽在掌握中。 2、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我国山脉的走向以东西走向和西南走向为主。在我国东部地区,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与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大致呈网格状排列,把我国地表分割成若干地形区,各地形区分布着或高原、或盆地、或平原等相对低矮的地形。 (三)、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⑴青藏高原分布在我国西南部。特点①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⑵内蒙古高原分布在我国北部祁连山麓—大兴安岭之间。特点①我国的第二大高原;②地表坦荡。 ⑶黄土高原分布在祁连山东端—太行山,长城—秦岭之间。特点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广布区;②地表沟壑纵横; ⑷云贵高原分布在云南东部、贵州大部。特点①地势西高东低;②石灰岩分布广泛;③地形崎岖,多“坝子”。 2、四大盆地: ⑴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⑵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以上两大盆地分别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南北两侧,天山以北是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特点①周围高山环绕;②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⑶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特点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②东部多沼泽、盐湖。 ⑷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位于四川省东部。特点①四周山岭、高原环绕;②内部多低山、丘陵,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之间,跨黑、吉、辽、内蒙古各一部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黑土著称,多沼泽,由松嫩、辽河、三江三大平原组成;成因:是松花江、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泥沙冲积而成。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平原完整,一望无际。成因: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海滨,北接华北平原。呈东西狭长,沿长江呈串珠状分布;地势最低,河网密布,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组成。成因:分别由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 二、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中国的气温分布及成因 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成因①纬度位置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太阳光热少。②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南北光热差异小。 2、我国的温度带: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 1、①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②时间分布规律:季节变化: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5~9月的夏秋两季,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左右;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3、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800㎜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秦岭—淮河一线。400㎜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大兴安岭—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雨热同期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一)河流和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1)外流河与外流区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集水区域(即流域)称为外流区。我国的外流区包括太平洋流域(绝大多数河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流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2)内流河与内流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集水区域(即流域)称为内流区。 (3)水系与分水岭 水系(或称河系)是指由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排水系统。 分水岭是指分割两大水系的山岭和高地。如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是冈底斯山—怒山,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秦岭,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是南岭,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是怒山。 (4)我国的内、外流区域 流域 范围 占全国总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1∕3 <5%  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端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外流区 外流河流域 2∕3 >95%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水文特征含义和分析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四个方面考虑。其中水位、流量、有无结冰期由气候特点决定,含沙量大小则与植被状况、地形、地质特点有关。(2)我国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期 大 上涨,形成丰水期或汛期 无  冬季风盛行时期 小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普遍有结冰期  (3)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及成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小(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 无(流经热带、亚热带,一月均温在0℃以上  3、内流河水文特征 (1)分布地区: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无流区) (2)主要特征 ①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③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3)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7~9月为汛期(天山、昆仑山等地冰雪融水),10月后中、下游常断流。 4、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市;自北向南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称为“黄金水道”。 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二)长江和黄河 河流 长江 黄河  源地和源头 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 注入东海 注入渤海  流经的省区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度 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是我国第一大河 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主要支流和湖泊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等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湖口 河口、旧孟津  开发水利 在干支流上已建成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如葛洲坝、三峡等水利工程 已建成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  治理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河”。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三)我国的湖泊 (1)两大湖区 青藏高原湖区(如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属咸水湖 东部平原湖区→外流湖→属淡水湖 (2)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次是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我国淡水湖相对集中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 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分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类。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属可再生资源。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总量大,人均少。 (三)、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南方居多。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其次为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煤炭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 ①煤矿 所在省 河北 山西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安徽 河南  煤矿名称 开滦、峰峰 大同、阳泉、西山 阜新 鸡西、鹤岗 徐州 淮北 平顶山  ②石油 所在省 河北 辽宁 黑龙江 山东 山东和河南之间  油田名称 华北 辽河 大庆 胜利 中原  ③铁矿 所在省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湖北 海南 四川  主要铁矿 迁安 白云鄂博 鞍山、本溪 马鞍山  大冶 石碌 攀枝花  ④有色金属矿。 矿产种类 锑 钨 汞 铜 锡 铝 金 铅锌 镍 稀土  所在省 湖南 江西 贵州 江西 云南 广西 山东 湖南 甘肃 内蒙古  矿区名称 锡矿山 大余 铜仁 德兴 个旧 平果 招远 水口山 金昌 白云鄂博   (四)、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五)、我国的土地资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草地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这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①耕地主要分布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区(即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与南部。) ③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以及东南部山地(人工林),我国人工林面积居居世界第一位。“三北”防护林带跨东北、华北、西北,主要作用是防止风沙。 (六)、我国的水能资源 1、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①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③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2、水能资源 (1)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前6位是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 (2)分布:①70%分布在西南三省和西藏;②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七)、海洋资源 1、主要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①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渔场:舟山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 ②发展水产业的有利条件: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河流入海,带来有机质和盐类;寒暖流交汇,营养盐类丰富。 (2)化学资源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盐场。 (3)矿产资源:近海石油储量100多亿吨,已在渤海、南海、东海开采。 (4)能源资源:总蕴藏量9亿千瓦。 2、问题和对策 问题:过度捕捞和近海石油污染。(在各种海洋污染物中,石油污染物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最大。) 对策:禁止过度捕捞,做到捕养结合;防止海洋污染。 第三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农业 一、种植业 1、影响种植业的自然条件:①土地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②气候条件: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充足的光照、热量、水分。③水源丰富。 2、主要种植区的分布: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农业比较: 地区名称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主要水果 苹果等温带水果 柑橘等亚热带、热带水果  4、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条件  粮 食 作 物 小麦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西北灌溉农业区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   玉米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水稻 长江流域 江淮地区 珠江三角洲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利:农业基础好、地形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利:人均耕地少  经 济 作 物 棉花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势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二、林业 1、林业集中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横断山区的天然林区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2、现状和问题 ①毁林开荒、采伐利用多、培植更新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②天然林区面积缩小。 3、开发利用及成就 ①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建林,成为世界上人工造林成效显著的国家;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林区人民收入。 三、牧业 分类 分布 地位  牧区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牧民生活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源泉;国民经济中皮毛、肉奶的重要供应者。  农耕区畜牧业 东部种植业发达地区 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工业 基础工业的分布 煤炭工业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石油、天然气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四川、新疆等地。 能源工业:北方的火电,南方的水电。 钢铁工业:辽宁鞍钢、上海宝钢、武汉、攀枝花、包头等地。 石油化学工业:大庆、吉林、辽阳、北京、兰州等地。 主要的工业基地(重点) 辽中南工业基地 (1)优势:①资源丰富(煤、铁、石油) ②便利的交通 (2)部门:鞍山本溪钢铁 沈阳机械工业 大连造船、石油加工 辽阳化纤工业 (3)地位: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2、京津唐工业基地 (1)优势:①丰富的石油、铁、海盐等资源 ②统一的电网 ③便利的铁路、公路、海运 (2)部门: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新兴工业快速发展 (3)地位: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沪宁杭工业基地 (1)优势:①工业基础雄厚 ②区内丰富的资源(水资源、棉纺原料、劳动力资源、食品工业原料等) ③统一的电网 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2)部门: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等、汽车、微电子、计算机工业 (3)地位: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优势:区位优势-靠近香港、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发展外向型经济。 (2)部门: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地位: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我国的三大工业地带 1、东部沿海工业带---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 2、陇海-兰新工业带——徐州煤炭、郑州轻纺、洛阳机械制造、西安飞机制造、兰州石化、乌鲁木齐石化 3、长江沿岸工业带——马鞍山钢铁、武汉钢铁、纺织工业、宜昌电力、重庆电力、攀枝花钢铁 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 一、商业中心及其分布 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商业中心形成的两个主要的条件: 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服务区)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北京次之、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重要的) 对外贸易的变化发展 历史上,我国对外贸易以出口(丝绸)、(瓷器)、(茶叶)闻名世界。 “陆上丝绸之路”:汉代,从(长安)出发,向西到(地中海东部),是亚欧大陆的贸易通道。 明朝郑和多次摔船队到(东南亚)、(印度)和(非洲东海岸)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利用洋流,(冬季)去,(夏季)返回。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有(美国)、(日本)、韩国、西欧、东南亚各国。 旅游业 特点: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等特点,被称为“无烟工业”。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分为四类 自然风光 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船经(三峡)下行时的生动写照。 ②“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形容(桂林山水)风光的 ③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徐霞客称赞黄山时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明孝陵(南京) 避暑山庄(承德) 龙门石窟(洛阳) 莫高窟(甘肃) 云冈石窟(大同)——受到最主要危害是(酸雨) 革命纪念地 井冈山(江西) 遵义(贵州) 延安(陕西)等 民族风情 端午节的赛龙舟(汉族) 泼水节(傣族) 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芦笙节(苗族、侗族) 火把节(彝族) 我国十大旅游胜地 北京故宫 八达岭长城 避暑山庄 秦陵兵马俑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苏州园林 黄山 杭州西湖 日月潭 中国的交通 铁路 铁路线路图 铁路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焦柳线 陇海-兰新线 宝成线 成昆线 成渝线 襄渝线 川黔线 沪杭线 浙赣线 湘黔线 贵昆线 南昆线 南疆线 主要铁路枢纽 北京: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等铁路的交会处 郑州:陇海和京广色交会处 徐州:京沪与陇海的交会处 商丘:京九与陇海的交会处 兰州:陇海、包兰、兰新、兰青线的交会处 怀化:焦柳、湘黔的交会处 珠洲:京广、湘黔、浙赣的交会处 主要高速公路(略) 水运和航空 主要内河航道 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 我国的沿海航线 航线 中心海港城市 其他海港城市  北方航线 上海、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宁波等  南方航线 广州 厦门、汕头、湛江、海口等  主要的航空港 上海、北京、广州 主要运输方式特征的比较 (大到小、快到慢) 运量:海运、河运、铁路、公路、航空 运速: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运价: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灵活性:公路最好、管道水运差 第二亚欧大陆桥 路径: 意义: 第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位置:(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地形、作物、土壤 地区 作物 土壤  华北地区 冬小麦、棉花、花生 多旱地、土地贫瘠、缺磷少氮、多盐碱地,需治理  黄土高原 谷子   东北平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黑土、黑钙土(肥沃)  树种: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天然树种(红松、落叶松-针叶林,白桦、紫椴-落叶阔叶林)东北林区的紧迫任务:(合理采伐和保护森林、及时做好森林的抚育更新工作)东北林区著名的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产量最大。 此外,不少地区还适宜生长枣、栗、核桃等果树。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历史上水患:黄河、海河、淮河、辽河 治理措施: 黄河:上游---修建水库 中游---治理水土流失 下游---加固提防 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上---修建水库 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 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资源:本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 工业:辽中南工业区——以沈阳、鞍山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其中鞍山钢铁、沈阳机械、褡裢化工和船舶。本区另一个重要工业基地是京津塘工业基地,这里既有首都钢铁、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碱、开滦煤炭、唐山钢铁等重工业、又有发达的轻纺工业和新兴的电子等高技术产业。 北方人民的生活: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质,挖(窑洞)居住,既可节省建筑材料,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首都北京;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离天津新港150千米,它的西面有属于(太行山的西山),北面有(燕山)山脉,北京附近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沿着燕山修筑的,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南方地区 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临东海、南海。 本区的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本区经济作物: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适宜植桑、养蚕、是我国蚕丝主要产区。 两广、闽、台湾盛产甘蔗。 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本区的水果;有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柑橘的产量最大,南部沿海地区出产有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等水果。海南岛还出产椰子。 本区的经济林木:茶树、毛竹、衫树、樟树等。 土壤;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形成原因:四川盆地周围山地的细沙、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它所含的铁、铝等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久而久之,形成紫红色砂岩,这些岩石经过风化而成紫色土。土壤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 四川盆地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的重要产区。 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分布着红壤,该土壤是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的一种土壤,含铁、铝成分多,有机质少,呈酸性,土质粘重是低产土壤。 如何改良该土壤:酸---加氢氧化钙(熟石灰)中和 粘---掺沙子 瘦---加有机肥 ③本区在人类活动影响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有机质丰富、肥沃的水稻土。 长江流域,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森林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有些裸露的红色丘陵,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被人们称为“红色沙漠”为了防止水土继续流失、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营造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三大火炉”指重庆、武汉、南京 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干旱 地表景观:有风蚀城堡、蘑菇等; 在沙漠地区有新月形沙丘; 有我国地势最低洼部分吐鲁番盆地(成因: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 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面植被,由东到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农业特色:灌溉农业—典型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矿产资源:包头(钢铁)、玉门、克拉玛依(石油)、金昌(镍) 青藏高原 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地势高,气温低---高寒 从空中鸟瞰,可看到①雪峰连绵,冰川纵横 ②高原地势、波状起伏,草原、荒漠广布 ③湖泊星罗棋布(最大湖泊青海湖) ④河谷两岸—分布有农田、村镇、城市等 农牧业: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等(单产较高—日照充足) 重要农业区:①雅鲁藏布江谷地 ②湟水谷地 本区丰富的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水能。最大的地热电站是羊八井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埋藏的资源有煤、石油、铅锌、盐。我国最大的钾肥厂是察尔汗盐湖附近 本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交通:青藏铁路,现已铺设完工。克服了“高寒缺氧、冻土、生态环境脆弱”。促进西部经济大发展。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