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试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原因(自然、人为) 例题:分析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形成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地形:岗丘相间,起伏和缓。干旱季节:气温升高很快,蒸发旺盛,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的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2)条件(有利、不利) 例题: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答案:耕作业: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业:有利条件是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病虫害少;不利条件是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 畜牧业:有利条件是有大面积的草地,是我国质量较高的温带草原;不利条件是有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3)??影响(正面、负面) 例题1:在图5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例题2:右图为某国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答案: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例题: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要点: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 自然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 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 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 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例题: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图6),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答案: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加区域经济整合;减少运输油耗和尾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 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例题: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答案:发展灌溉农业;进行生态建设,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建立防风固沙防护林;提高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例题: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又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据此请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 答案:①基础产业先行,有利于东西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流;②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③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 8)??要素(总量、结构) 例题1: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要素。答案:自然要素: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 例题2: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什么?答案: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性别结构。 9)??评价( 积极、消积) 例题: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 答案:积极意义/对调入区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其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对调出区的影响(以东线工程为例):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倒灌,河口盐度升高,水质下降。②长江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③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④东线工程范围内,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⑤长江下游及输水沿经地区,工业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例题: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降水量的单位:%) 地名 年降水量(mm) 春季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 秋季降水量 冬季降水量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都 976.0 16.5 62.9 18.3 2.3  乌鲁木齐 194.6 34.2 33.1 24.0 8.7  (1)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2)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原因是 。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答案:(1)南昌 夏季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降水偏少(2)乌鲁木齐 距海远,水汽少;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暖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例题:右图中两条线分别为0°等温线和铁路线: (1)图示季节为______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A地纬度与B地相差约30度,但气温却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冬季 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 (2)A处受暖流及西风影响,B处受冬季风影响大。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例题:右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分析①、②两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地为寒、暖流(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②地为上升流海区,冷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 例题: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图略,在地图册找) 答案要点: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7)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例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答案: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3)??水系特征(干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例题:右下图为某地区山河分布图,图中格利特峰海拔2472米,是该地区的最高峰,读图B山脉以东、西两侧的河流,其水系特征有何明显不同? 答案:山脉以东河流比山脉以西的河流长,流域面积广;山脉以西河流比以东河流流速快。 4)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有何特殊现象等) 例题: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答案: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5)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例题:D湖泊(图6a)的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答案:年降水量约600毫米,集中于夏季。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例题:图4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描述该地形区气候特征。 答案: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 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例题: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季风水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精耕细作)单产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例题:日本发达经济的特征:日本的自然资源较贫乏,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日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以及优良的港湾等条件,因此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型”国家。日本拥有众多良港和发达的海上运输业,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例题: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具体题目详见《模块新课标》练习册的第154页的“高考陪练”题) 答案: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成因: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③ 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