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地理二轮精品复习系列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重难点突破】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形式来进行的,现将它们的概念、环节、意义等一并总结如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循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二、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三、自然带的特点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 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松鼠,黑熊 棕壤 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四、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五、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5)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六、关于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等,任何自然带的分布都具有所在地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到这种或那种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形成非地带性的分布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两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 地形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大陆东西两侧 自然带分布纬度 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向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向低纬延伸 洋流   【高考题回顾】 (2008年山东卷)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解析:第1题:图中四座山分别是华山、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主要位于我国的温带季风区,其中贺兰山位于温带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分界线上,四座山的基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山北坡、贺兰山东坡),再向上应该都存在山地针叶林带,但不一定都有山地荒漠带、山地冰雪带,垂直自然带跟水平自然带相似,但不相同。 第2题:从“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看出黄土塬坡度小、面积大,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耕区,地面径流的汇集与地形坡度有着很密集的联系,地面平坦的地区,降水后,下渗强烈,但地面径流的汇集速度比较慢,但黄土高原上黄土峁、黄土梁和沟谷地区地面径流强大,容易形成强烈的水土流失。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黄土高原到处都是地表侵蚀强烈,黄土塬地区地形平坦,如果再有良好的植被覆盖,那么下渗、蒸发都会比较强烈。 答案:1B 2D (2008年重庆卷)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图1,回答问题。  3.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 解析:从北京到洛杉矶按照图中的路线,经过的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落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其中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A (2008年上海卷)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4.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第4题:气温变高,高山雪线会上升。影响雪线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降水量、纬度(温度)、坡度、坡向等。 第5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包括: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生、发展和变化;③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于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表明气候变暖,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会升高,而羊八井地热温度主要与地质条件有关。 答案:4.A 5.D 根据表1资料,回答6~8题。 表1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 <640 640~1800 1800~3420 3420~4100 4100~5700  平均温(℃ 28~24 24~18 18~12 12~6 <6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① ② ③ ④  6.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7.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第6题,由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及水稻的生长习性可以确定选项A正确;也可以根据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排除选项B、C,由小麦的生长习性和4100。5700米的年均温排除选项D,从而确定选项A正确。 第7题,最适宜人类聚居地带的年均温应该是确定是24—18℃,故正确答案为A。 第8题,由该地经度位置(97°W)和山麓自然带类型确定该地位于中美地狭。该区域不受赤道暖流影响,山地东侧的山麓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河流短小流急,正确答案选B。 6.A 7. A 8. B ??? 图5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0.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9. D 10. B 最新名校模拟题 (盐城市三星级高中09届第一协作片联考试卷)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完成10--12题。 10.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1.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1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青岛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诊断) 下图所示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2题。 1.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可反映我国长白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陆地环境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称为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回答3一4题。 3.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中可能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是 B   4.有关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的正确叙述为 A.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 B.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 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丁丙乙 D.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乙丙丁甲  (青岛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诊断) 图4为某地区地形图,图5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回答36~37小题。 36.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37.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姜堰中学、如皋中学、淮阴中学、前黄中学09届四校联考) 下图中甲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图”,乙是“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测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合两图信息,该地区所处大陆可能是南美大陆 B.甲图中自然带可以反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D.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 (江苏省靖江市09届度高三联考试卷) 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向东南13公里,就可到达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将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读图,完成15—16题。 15.杜邦化工厂在此设厂的区位优势有 ①沿海的地理位置 ②有胜利油田的资源优势 ③靠近黄河水源 ④该地区技术高度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 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 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 C.石油勘探和开采 D.滥垦滥牧、建筑占地 (浙江省五校09届联考)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十二个地区的数值,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②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③由山麓向山顶分异 ④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甘蔗重要的种植基地 (青岛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诊断)、 读一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为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将乡村、山区的大树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时髦作法。武汉实施“大树进城”计划,每年从郊区和外地山区移植3000-5000颗大树。 (1)大树进城,绿树成荫。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有哪些作用?(3分)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表示建筑区与绿地之间的环流状况,分析其对建筑区气候的影响。(3分) (3)大树移植引起人们的争议,你认为有何弊端?如何解决?(2分) (1)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任答三点得3分) (2)绿地空气下沉,建筑区空气上升,建筑区与绿地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1分) 使建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从而改变了局部小气候。(2分) (3)技术要求高,移植成活率低,易造成绿色资源的浪费;容易对生长地生态造成破坏。有计划、有指导地进行科学移植。(2分) (山西大学附中09届12月月考) 材料 中新网珠穆朗玛峰2008年5月8日电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九时许,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获得圆满结束。圣火成功在珠峰之巅传递,首次成功点亮这个世界最高峰,创造了奥运圣火登上世界第三极的新纪录。 材料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 原定的北京奥运火炬是从珠峰南坡登顶,从北坡下山。新方案将原来的“南上北下”改为“北上北下”。 (1)如果按计划设想,登顶队员“南上”,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2分) ( ) A.常绿阔叶林带一高山草原带一高山草甸带一高寒荒漠带一积雪冰川带 B.高山草甸带一高寒荒漠带一高山草原带一高山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 C.高山草原带一高寒荒漠带一高山针叶林带一积雪冰川带 D.常绿阔叶林带一高山针叶林带一高山草甸带一高寒荒漠带一积雪冰川带 (2)新方案“北上北下”主要因素是(2分) ( ) ①南坡主要在尼泊尔境内,协调工作比较难控制 ②中国登山队员以前很少从南坡登顶 ③中国登山队员对北坡的路线了如指掌 ④北坡相对高度低,风力较小 ⑤北坡雪线低,雪崩少 A①②⑤ D.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3)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原因是 。(2分) (4)北坡常年积雪区的下限比南坡 (“高”或“低”),原因是 。(2分) (5)登山队员登顶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2分) .(1)D (2)D (3)海拔过高,气温低,降水少,水分不足。 (4)高 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积雪少,雪线高。 (5)低压、缺氧、雪崩、大风和低温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