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 (一)网上课堂 [本讲主要内容] 酸碱中和滴定的含义;常用的仪器;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程序;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中和滴定的计算引起误差的一些原因。 [学习指导] 1.酸碱中和滴定的含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属于定量分析。 2.常用的仪器: ①酸式滴定管。 ②碱式滴定管,尖嘴与刻度管之间用胶管连接。不用玻璃活塞,目的是防止碱液腐蚀玻璃,发生2NaOH+SiO2==Na2SiO3+H2O反应。 ③两只滴定管“0”刻度都在注入液体的上口一端,刻度在滴定管中部,无论是注入液体还是流出液体,液面只能停留在有刻度的区域,开始滴定前和滴定完成以后,尖嘴部分必须冲满溶液。读液体体积,一要平视,二要准确读0.1位,估读0.01位,记录到0.01位。附视,液面向上提,读数比实际读数小;仰视,液面向下移读数比实际读数大。 ④锥形瓶,盛待测浓度的溶液,指示剂滴加到锥形瓶里,用水洗,可加水稀释待测溶液。 3.滴定的原理: 酸碱中和滴定是以中和反应为基础的,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用A代表酸,用B代表碱,γ代表化学计量数,那么酸碱中和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γAA酸+γBB碱盐+水 酸碱起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1)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是用已知酸的浓度(CA)和体积(VA)或是已知碱的浓度(CB)和体积(VB)去求碱的浓度或酸的浓度。那么就有下面的关系: ……(2) 变换(2)式,得到求碱浓度的计算式 ……(3) 变换(2)式,也可得到求酸浓度的计算式 ……(4) 如果中和滴定在一元酸一元碱中进行,则 (3)(4)两式化简为 ……(5) ……(6) (5)计算式是用已知浓度的酸(叫标准溶液)去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求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CA已知,VA=V终-V初可以直接读出来,VB是滴定前移取到锥形瓶中待测浓度的碱的体积,CB很容易计算出来。 (6)计算式是用已知浓度的碱(叫标准溶液)去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求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CB,VB,VA都已知,CA也很容易计算出来。 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程序: 现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来理解和掌握滴定程序。 ①选择好刻度大于20.00mL的酸碱滴定管,先用洗涤剂,水洗净,检查不漏液,然后一定要用实验中要用的酸碱洗涤,每次用3-5mL,润洗2-3次,洗涤后的残液弃去。 ②向被酸洗干净的酸式滴定管中注入已知浓度的盐酸(称其为标准溶液),至“0”刻度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③调整酸的液面。轻轻旋开活塞,使尖嘴部分全部充满盐酸,轻轻弹动酸式滴定管,赶走空气,使酸的液面在“0”或“0”以下某刻度,记录初始酸的体积V1的准确读数(0.00) ④把待测的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挤胶管中的玻璃球,使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全部充满NaOH溶液,赶走气泡,使液面在“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准确读数(0.00) ⑤在碱式滴定管尖嘴下放一个用蒸馏水洗干净的锥形瓶,轻挤胶管中的玻璃球,放出20.00mL的NaOH溶液。(V终-V初=20.00)向NaOH溶液中滴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⑥右手持锥形瓶,左手旋酸的活塞,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边滴边摇动锥形瓶,至加一滴酸,溶液由红变无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没变化,停止滴定,记录酸的体积V2的准确读数(0.00),用V2-V1就是消耗标准溶液盐酸的体积(mL) ⑦为保证测定的准确,上述的实验要重复2-3次,并求出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然后代入计算式(5)计算出CB(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 5.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在初中学习里已经知道了石蕊和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在高中里再介绍两种,一种叫甲基橙,另一种叫甲基红。 所谓指示剂可以理解为:在不同的酸碱度的溶液里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化学试剂。不同的指示剂,各有各的变色范围。什么叫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呢?可以理解为:用人们的肉眼观察出来的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时的溶液的pH范围,叫它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学好定量分析,一则必须选对合适的指示剂,二则记住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当然还有其他基础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只做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这四种指示剂,都可以选用。由于石蕊变色范围比较宽,红、紫、蓝颜色接近,实验者有时不愿意选用。 四种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酸色 指示剂变色范围(pH) 碱色  甲基橙 红色 3.1  4.4 黄色  甲基红 红色 4.4  6.2 黄色  酚酞 无色 8.2 10.0 红色  石蕊 红色 5.0  8.0 蓝色  6.中和滴定的计算: 多元酸碱的中和滴定计算碱(或酸)的浓度,用(3)(4)计算式就可以,一元酸碱中和滴定,求碱(或酸)的浓度用计算式(5)(6)就可以,道理简单,但计算起来比较麻烦,计算过程中住住保留小位点以后五位,计算结果要保留小数点后四位,不足四位还需补“0”。 7.引起误差的一些原因: 定量分析是大学的一门基础课,我们高中阶段学的定量分析是为你进一步学好定量分析打下基础,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思路是按实验程序一步步地去找,讨论,待测液浓度偏高偏低,要依据计算式。比如……(5)因为VA=V2-V1,代入(5)得那么在这个式子里,CA或(V2-V1)有一个变大,CB就变大;有一个变小,CB就变小。VB变大,CB变小,VB变小,CB变大。 [例题精讲] 1.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待测溶液将2.10g含少量中性杂质的固体烧碱配成250mL待测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标定待测碱液,常有玻璃活塞的滴定管应盛放______溶液。进行滴定操作时______手旋转滴定管玻璃活塞,______手摇荡锥形瓶,两眼注视着______直至滴定终点。 (3)计算: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酸溶液体积    滴定前刻度 (mL) 滴定后刻度 (mL)  第一次 20.00 0.50 20.40  第二次 20.00 1.00 21.05  第三次 20.00 2.00 22.01  ①计算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烧碱的纯度 (4)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盛待测液20.00mL进行滴定(其它操作无误),结果与正确值相比较,偏______(选填“高”或“低”) 解答:(1)烧杯(100-200mL),玻璃棒,250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 (2)0.2000mol·L-1的盐酸 左 右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解:①三次滴定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为:  C(NaOH)  =0.1999mol·L-1 ②m(NaOH)=C·V·MA =0.1999mol·L-1×0.250L×40g·mol-1 =1.999g  答:NaOH溶液的浓度0.1999mol·L-1,其纯度为95.19% (4)高:原因是,用待测NaOH溶液洗涤锥形瓶有少量残留,至使锥形瓶中的待测碱液超过了20.00ml,那么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要多,分子值变大,商随之变大。 (二)网上能力训练 [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和碱恰好中和时,其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B.酸和碱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C.酸碱中和反应实质:H++OH-=H2O D.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以写作H++OH-=H2O 2.下列有关滴定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用已知浓度的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向滴定管内注入已知浓度的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 ④滴定 ⑤洗涤 A.⑤①②④③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3.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A.由红变橙 B.Q鹀变橙 C.由黄变红 D.由红变黄 4.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内盛溶液,液面在10.00mL刻度处,当管内溶液全部排出时,所得溶液的体积是( ) A.10.00mL B.40.00mL C.大于40.00mL D.小于40.00mL 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时,下列使滴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后,俯视读数 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入了10mL蒸馏水再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已知溶液润洗 D.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有气泡,开始滴定 6.用0.1mol·L-1盐酸分别与20mLNaOH溶液,20mL氨水反应,都消耗20mL盐酸,这说明NaOH和氨水的关系是( ) A.C(OH-)相同 B.pH相同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电离程度相同 7.每毫升含0.008gNaOH的溶液12mL与0.1moL·L-1的CH3COOH24mL作用时,待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值( ) A.=0 B.=7 C.>7 D.<7 8.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60mL盐酸和40mLKOH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则此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5moL·L-1 B.0.20moL·L-1 C.0.50moL·L-1 D.0.10moL·L-1 9.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同浓度H2SO4溶液滴定,完全反应后,所需溶液体积是(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乙=丙 10.在25℃时向VmL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溶液10VmL时,溶液中Cl-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的Na+的物质的量,则a+b的值为( ) A.13 B.14 C.15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1.有一混合物样品,仅含Na2CO3和NaOH,取1.46g溶于水,用0.5moL·L-1盐酸滴至NaOH溶液完全反应,同时Na2CO3被反应至NaHCO3时,用去盐酸40.00mL,如果继续把NaHCO3完全中和,还需此浓度的盐酸________mL。 1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1)如果有1.00mol·L-1和0.10mol·L-1的标准盐酸应选用______盐酸,原因是______。 (2)用蒸馏水洗滴定管,洗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 (3)若滴定管尖嘴气泡未排除,会使碱测定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4)若指示剂在刚变色而数秒钟内又恢复原色时就记录酸液体积,对碱液测定值的影响是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3.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试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能测定NaOH的含量?__________。 (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突变?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则能否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__________(选填“能”与“不能”) (4)能否改为甲基橙为指示剂?__________(选填“能”与“不能”)。如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如何?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三.计算题: 14.用0.05mol·L-1的Ba(OH)2溶液,滴定20mL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下图分别是Ba(OH)2溶液加入量与溶液pH和沉淀量的关系,求混合液中C(H+)。C(SO42-)和C(Cl-)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提高性训练题] 一.选择题: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选用100mL量筒量取4.5mL稀H2SO4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8.50mLKMnO4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取30.3gKCl固体 D.先用250mL容量瓶配制0.2moL·L-1Na2CO3溶液之后,再用量器(如量杯)取出200mL即可 E.用50mL的酸式滴定管装稀食盐水,其凹液面正好与25mL刻度线相切,将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可准确量取25.00mL食盐水 16.在下列中和滴定操作中,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指示剂变色正确的是( ) A.用已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时,酚酞由无色变成粉红色 B.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甲基红由黄色变橙色 C.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滴定碳酸钠溶液时,甲基橙由橙色变黄色 D.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硫酸时,甲基橙由黄色变橙色 17.用0.01mol·L-1的H2SO4滴定0.01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达终点时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一滴H2SO4 ②少加了一滴H2SO4(设一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则①和②中C(H+)的比值为( ) A.10 B.50 C.5×103 D.104 二.填空题: 18.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 (b)用蒸馏水洗净 (c)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 (d)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 (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的锥形瓶中 (g)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h)加入酚酞试液2滴 (i)滴定时,边滴边摇荡 (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 (l)记录液面刻度读数 (m)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的NaOH溶液体积为22mL,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错误之处(编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25℃时,有pH=x的盐酸和pH=y的NaOH溶液,取Vxl该盐酸同该NaOH溶液中和,需VylNaOH溶液。问: (1)若x+y=14,则______(填数值) (2)若x+y=13,则______(填数值) (3)若x+y>14,则______(填表达式) 且Vx____Vy(填“>”、“<”、“=”)(题中x≤6,y≥8) 三.计算题: 20.一杯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部分变质(水未蒸发)。有人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取50mL该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97g沉淀;②另取15mL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试液,用1.0mol·L-1的盐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刚好由黄色变为橙色,并不立即褪去为止,用去盐酸22.5mL。通过计算回答: (1)上述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原NaOH溶液(未变质前)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研究性习题] 21.为测定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1000毫升呼出的气体通入50.0mL氢氧化钡溶液中,使其完全吸收。过滤后取20.00毫升澄清溶液,用0.100mol·L-1盐酸滴定,当消耗20.40mL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另取20.00mL原氢氧化钡溶液,用同种盐酸滴定,耗去36.40mL盐酸时,恰好反应完全。试计算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基础性训练题部分 一. 1.C 2.B 3.C 4.C 5.A A项是把标准溶液的V2读数读小了所以V1-V2是个偏小值分子变小,商随之变小。B没有影响。C选项,使CB偏大。D选项了也使CB偏大。 6.C NaOH+HCl=NaCl+H2O NH3+HCl=NH4Cl 1 1 1 1 7.解:n(NaOH)=0.008g/mL×12mL÷40g·mol-1=2.4×10-3mol n(CH3COOH)=0.1mol·L-1×0.024L=2.4×10-3mol 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CH3COONa溶液pH>7,选择C。 8.解:pH=1 C(H+)=0.10mol·l-1设盐酸和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有  选择C。 9.D 甲丙中NaOH物质的量没变化,消耗H2SO4的量相同。乙中2NaOH+CO2=Na2CO3+H2O Na2CO3+H2SO4=Na2SO4+H2O+CO2↑计算关系依然是:2NaOH——H2SO4,相当于NaOH物质的量也没变,所以三个溶液消耗H2SO4物质的量相同。 10.解:由于Cl-来自HCl,Na+来自NaOH,n(Cl-)=n(Na+)说明n(HCl)=n(NaOH)酸碱彼此恰好完全反应。 n(H+)=n(OH-) n(H+)=10-aV NaOH溶液中C(H+)=10-bmol·L-1则C(OH-)= n(OH-)=10V·10b-14=10b-13V 10-aV=10b-13V -a=b-13,所以a+b=13。选择A。 二. 11.解:设Na2CO3物质的量为x,NaOH物质的量为y消耗盐酸40.00mL时,共发生两个反应 ①NaOH+HCl=NaCl+H2O ②Na2CO3+HCl=NaHCO3+NaCl y y x x 根据质量守恒 106x+40y=10.4g 根据酸碱反应的量 x+y=0.5mol·L-1×0.040L 解之 x=0.01 y=0.01 由Na2CO3变成NaHCO3,消耗HCl20mL。 把NaHCO3转化NaCl,发生反应 NaHCO3 + HCl = NaCl+H2O+CO2↑ 0.01mol 0.01mol 所以需0.5mol·L-1的盐酸也是20mL。 12.解 (1)0.100mol·L-1 标准酸浓度小,误差小 (2)水膜均匀附着 (3)偏大,记录酸消耗体积偏大,CB就偏大 (4)偏小,酸量不足,CB偏小 13.解: (1)因为滴入的盐酸首先是与溶液中的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2)由粉红色—→无色 (3)不能(因为活塞上下附近无刻度) (4)不能(因为甲基橙在酸中变色,消耗酸会多一部分消耗在BaCO3与酸反应上)偏高 三. 14.解:当H++OH-=H2O时,pH=7消耗Ba(OH)2溶液60mL n(H+)=n(OH-)=0.05mol·L-1×2×0.060L=0.006mol C(H+)= 当消耗40mLBa(OH)2溶液中,SO42-全部变成BaSO4沉淀。n(SO42-)=n(Ba2+)=0.05mol·L-1×0.04L=0.002moL C(SO42-)= 由HCl电离带入的C(H+)=C(Cl-)=0.30mol·l-1-0.10mol·L-1×2=0.10mol·L-1 答:混合液中C(H+)=0.30mol·L-1,C(SO42-)=0.10mol·L-1,C(Cl-)=0.10mol·L-1 [提高性训练题部分] 一.选择题: 15.AE 量筒的量程与最小刻度之比为50:1,100ml量筒最小刻度是2.00mL,无法准确量出4.5mL,正确选用量筒,应选5.0mL的量筒,量筒是粗量液体体积,如果要求很准确,最好用滴点管。E流出的食盐水体积是(50-25)mL加上尖嘴中全部食盐水,所以要多于25mL。BCD都正确。 16.AB A项酚酞变色范围是8.2-10在盐酸中无色,当NaOH与盐酸反应到终点时酚酞由无色变粉红色。B项甲基红变色范围4.4-6.2,在NaOH溶液中显黄色,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达终点时,甲基红由黄变橙色。C错,甲基红变色范围是3.1-4.4,它在Na2CO3溶液中显黄色,H2SO4与Na2CO3完全反应,它由黄色变橙色。D错,甲基橙应由红色变橙色。 17.D 解:①多加了一滴H2SO4溶液中的  ②少加了一滴H2SO4,相当于多了2滴NaOH  其中 C(H+)①:C(H+)②=10-5:10-9=104 通过这个计算结果,同学们要理解,强酸与强碱进行滴定操作时,靠稍过量的酸或是碱使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很难控制反应后盐溶液的pH=7。我们所学的四种指示剂都适合于强酸与强碱的滴定反应,它们的变色范围靠近pH=7或接近pH=7。 二. 18.C、j、k C错在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干净后,必须用待测的NaOH溶液润洗2-3次,洗涤液弃去,再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 j.错在滴定过程中,两眼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k.错在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应该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半分钟内红色没消失,才可以停止滴定。 其它各项都对。 19.解:在pH=x的盐酸中C(H+)=10-xmol·L-1在pH=y的NaOH溶液中C(OH-)=10y-14mol·L-1盐酸与NaOH完全中和 n(H+)=(OH-) 即:Vx·10-x=Vy·10y-14得到……① (1)把X+Y=14代入①得 (2)把X+Y=13代入①得 (3)若X+Y>14那么,且Vx>Vy 20.解:NaOH变化反应是:2NaOH+CO2=Na2CO3+H2O BaCl2的沉淀反应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 1mol 197g 0.01mol← 1.97g (1)变质后溶液中C(Na2CO3)= (2)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NaOH和Na2CO3NaOH变质也不影响未变质前对NaOH浓度的计算。 所以直接求: NaOH+HCl=NaCl+H2O 1 1 C(NaOH)   答:变质后溶液中Na2CO3的浓度为0.20mol·L-1,未变质前NaOH溶液浓度为1.5mol·L-1。 [研究性习题] 21.图示分析: 解题思路:先求出原Ba(OH)2浓度即知Ba(OH)2总物质的量,再求出吸收CO2后Ba(OH)2浓度,即可求出过量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两者的差即为CO2的物质的量,则VCO2%可求 解:Ba(OH)2+CO2=BaCO3+H2O Ba(OH)2+2HCl=BaCl2+2H2O 原Ba(OH)2浓度为: 吸收CO2后浓度为: n(CO2)=(0.091-0.051)mol·L-1×0.05l=0.002mol  答:人呼出的气体中含CO2体积为4.48%.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