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高一 科目____ 化学 __ _ 主备教师__ __ 备课组长审核 课题内容 1-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时间   教学 资源 分析 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 《课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省指》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掌握4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教材分析 教材对初中学习的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及一些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教材编写体现温习初中知识,又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和方法的准备。 教材新增的显性知识点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反应; 教材新增的隐性知识点有:分类的依据、微粒观、转化观   教辅资源 苏教版《化学1》、《作业本》、配套教学光盘、互联网  教学 目标 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3、能辨认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4、能说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5、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目录,说出教材的知识体系。 2、认识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尝试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内容,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  重点 分析 具体细化内容和确定依据 学会从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能说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难点 分析  科学分类既是化学家研究物质的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化学提供方法指导。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作自我介绍。 2、教师介绍化学学习的要求与方法。 3、高中三年的化学学习计划 高一上《化学1》专题1~3;。 高一下《化学1》专题4及《化学2》专题1、专题2、专题4。 高二上《化学2》专题3;《有机化学基础》;高中证书会考;或文科《化学与生活》。 高二下《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高三《化学与技术》和《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选或二选一或都不选。 4、本学期期末考试范围——专题1~3 5、介绍《化学1》的内容体系 先:学生阅读教科书目录 后:教师归纳——“一只眼睛看天下:海、陆、空”  (二)新课教学 [导入]在同学们眼中,什么是化学?化学家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在化学家眼中,物质世界是怎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巧克力是情人节的首选礼物,然而化学家却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呢?经研究,他们发现在巧克力中含有一些物质,食用后能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的氛围中,爱人更加可爱。这就是为什么要送巧克力了。 再如臭脚丫,那种气味可不敢恭维,是什么物质如此难闻呢?化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种叫做“硫醇”的物质作怪,硫醇的结构与我们学过的乙醇相似,只是其中的氧换成了硫。化学家研究了硫醇,又利用其特殊的气味,将其少量添加到无色无味的煤气中去。这样万一煤气泄漏,我们就能闻到其气味了。 这就是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他们绝不只是穿着白大褂,在一堆试管和烧杯中摆弄各种药品的人。对于我们早已习惯的物质世界,化学家们总是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下面,让我们以“化学家”的眼光来观察、认识、研究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做好准备了吗?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目前已知物质的种类超过千万种,每年还有大量新物质不断被合成出来。这么多的物质,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一种一种地去学习,现实吗? 化学家们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出其内在的规律。每一类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相似之处,有利于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一、物质的分类 [交流与讨论]按一定的依据对教材P3“交流与讨论”的物质进行分类。引导得出结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非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物质 非金属单质: 单质 金属单质: 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无机化合物 碱: 盐: …… [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 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 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某些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达到“掌握一种物质”而“贯通一类物质”的目的。 例如,什么是酸?酸有哪些通性? 再如,CaO、Na2O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可不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分类依据呢?答案肯定的,由于这类氧化物具有共同的性质,它们属于同一类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而CO2、SO2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他们则被称为酸性氧化物。 个性化设计与改进       (五)课后练习 1、《化学1》P16题1(1)——————“物质的分类” 3、《作业本》P1~3题材1、2、3、5、6、7、8、10(1)、13——“物质的分类” (六)板书设计 一、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在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二、物质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 反思 时间没控制好,自己讲的过多,语言不精练 内容上的衔接不流畅,课时1内容不熟练 学生还是较配合的,课堂纪律较好,发言也较积极 总体上学生能够给我带来信心,有合作好的兆头。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