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复习·化学第一部分 专题一 40个常考问题剖析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中的常考问题  1.(高考题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2011·四川理综,8B)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2012·四川理综,6C)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012·新课标全国理综,8C)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012·新课标全国理综,8D) 2.(2012·山东理综,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3.(2012·山东理综,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4.(2012·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F-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D.NH3的电子式:HH  考查形式 正误判断型选择题 考向曝光 本部分内容2013年高考命题仍应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概念的类比与辨析,突出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与正确应用能力的考查。 二轮复习时应注意以下考点: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②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③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判断分散系的种类;④以无机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并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知识必记 1.物质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  3.化学用语  (1) 四种符号 注意: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2)七种图式 ①化学式:Na2O2 NH4Cl SiO2 ②分子式:C2H4 NH3 ③最简式(实验式):CH2 CH2O  ⑥结构简式(示性式):CH3COOH ⑦原子结构示意图: (3)两种方法 ①共价化合物形成的表示方法 如:CO2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子化合物形成的表示方法 如:MgCl2、Na2O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能必备 1.物质的组成规律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它可构成金属、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及某些非金属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等。 分子主要构成非金属单质,如氧气、非金属氢化物、酸、有机物(有机盐除外)等。 离子可构成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 2.氧化物类别的判断要点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等;③酸酐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但SiO2、Mn2O7不能与水直接反应;④一种酸酐可能对应多种酸,如HPO3和H3PO4的酸酐都是P2O5;⑤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H3COOH的酸酐为不是氧化物。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1)常见的物理变化:①物质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⑦焰色反应。 (2)常见的化学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②脱水;③干馏、爆炸;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  常考问题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题型1】 (原创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 B.CO、NO、SO2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并非都能稳定存在 C.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SiO2是两性氧化物 D.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破题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分类,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只能证明NaOH是电解质,A项正确;CO、NO、SO2都是大气污染物,NO易与O2反应生成NO2,CO、SO2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B项正确;SiO2虽然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SiO2与氢氟酸反应是其具有的特性,故不能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仍然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Fe(OH)3胶体粒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正确。 答案 C ——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衍变 (1)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2)根据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确定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酸可以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以及盐反应等。 (3)在掌握各类物质化学通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各类物质中具体物质之间的差异。既要掌握其所属类别的通性,还要掌握某种物质的特性。如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个一般规律,但并不是对任何酸与金属的反应都适用。 【提升1】 [新材料题](2012·株洲3月质检)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称为同位素 C.磷酸钙是可溶性强电解质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题型2】 [高考题改编]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C.葡萄糖注射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破题关键 胶体本身不带电,只是胶体中胶粒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才带电荷,A项错误;饱和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并加热至呈红褐色,可制取Fe(OH)3胶体,滴加过量氨水,产生的是Fe(OH)3沉淀,B项错误;葡萄糖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错误;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答案 D ——胶体知识的命题角度 (1)胶体的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1~100 nm。 (2)胶体的制备: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呈红褐色。 (3)性质 (4)应用 【提升2】 (2012·南京模拟)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该分散系很不稳定 常考问题2 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题型3】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现有下列化学用语:①Cl-的结构示意图;②羟基的电子式:·H;③HClO的结构式:H—Cl—O;④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⑤碳酸氢铵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OH-===CO+H2O;⑥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⑦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8O。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⑦ B.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⑦ 破题关键 HClO的结构式为:H—O—Cl,各原子满足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③错误;Na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④错误;碳酸氢铵中NH也能与OH-反应,⑤错误;二氧化硅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因此二氧化硅中只有Si和O原子,不存在SiO2分子,⑥错误。 答案 A ——解答化学用语相关题目时的审题视角 (1)符号表达意义与要求是否匹配。 (2)符号书写是否规范。 (3)化学用语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4)化学用语的表达式是否正确。 【提升3】 (最新模拟选编)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_。 A.NH4Cl的电子式为[HH]+Cl-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H2 C.F-的结构示意图为 D.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E.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F.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 G.碘-131可表示为53I 读题要细,遇到较难或需要深入思考的题目要通读两至三遍,画出重点词语,仔细揣摩,防止审题不清;做题要快,要认真读完题,若实在难以解答,可先放过去以争取时间。  案例导析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高频考点及重点题型突破 专题一 40个常考问题剖析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 化学用语中的常考问题 【细研考题】 1.B 2.C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CaO+H2O===Ca(OH)2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也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也有的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等;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的速率,故可改变其达到平衡的时间,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仍为混合物。] 3.B [HClO是弱酸,是弱电解质,而NaClO是盐,是强电解质;B项正确;HCl是共价化合物,其水溶液之所以导电是因为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了H+和Cl-,NaCl为离子化合物;电解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H2,理论上转移2NA个电子。] 4.B [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C2H4O2为其分子式,A错;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应表示为Cl,C错;NH3的电子式为HH,D错。] 【细研考纲】 知识必记 1.单质 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有电子转移 3.(1)①质量数 ②质子数 ③电荷数 (3)①· ·+· ·+· ·―→··C·· ② 【细研考点】 提升 1.D [本题以高新科技为切入口,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中。本题中水和双氧水是纯净物,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属混合物,A错误;石墨和C60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磷酸钙是难溶性强电解质,C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D正确。] 2.C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由题可知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是5.5~36 nm,则该磁流体属于胶体,A不正确;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D不正确;具有磁性的铁的化合物是Fe3O4。] 3.DFG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