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本课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历史地位 本课难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国内危机:――社会现状与国内矛盾的产生 ①政治:士农工商的等级身分制(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政治上四民不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 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发展 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矛盾: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希望改变现状 2.黑船事件引发的民族危机使:——民族危机的出现与社会应对 危机: ①国门被打开——1853年美国培里舰队(黑船事件) ②不平等条约与主权遭破坏(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等) 应对: ①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探寻救亡图存之策 ②幕府维持统治的镇压、禁闭等政策激化了矛盾 3.、改革条件的日趋成熟:到19世纪中期 ①独立改革派的形成及变革社会政策的调整 ②武装倒幕的成功 ③《五条誓文》施政纲领的颁布。 二、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 (一)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二)特点:“破旧”和“立新” (三)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废除了藩国,设置都、 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1)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2)殖产兴业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A、重点:军事、重工业 B、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C、出国访问 D、创办国营民用企业,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E、注意培养人才 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文教: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1)教育:确定“国民皆学”方针 A、改革教育内容:儒学——自然科学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B、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小学、中学、大学 打破了等级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 (2)思想:传播启蒙思想( 福泽渝吉、新闻出版 ) (3)社会生活各方面:西化 4、政体: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1)原因: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满藩阀专制,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2)内容:  (3)影响: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4)实质:专制主义统治 5、军事:建立军队,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1)军事上创办军火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皇军) (2)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3)设立军事院校 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1911年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约,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三.明治维新的评价 (一)明治维新的性质: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明治维新结束了幕藩的封建统治,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明治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使象中国一样沦为半殖民地的日本维护了民族的独立,并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也使日本进入了近代先进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日本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所以说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明治维新的意义 1、对日本: 1)政治: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2)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 ,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 3)文化: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对亚洲: 明治维新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国家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三)明治维新的局限: 1.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2.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3.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4.影响:争夺的野心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改革的局限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四)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内部条件 1)背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2)准备过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 3)内容: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4)西学的传播与影响 2、外部条件: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注:思考题: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俄国都进行了对本国有重大影响的改革。你能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两者的异同吗? 1、相同点: 背景: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方式: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影响: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2、不同点: 领导:日本先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思考题: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国内背景:明治维新: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戊戌变法: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2.国际环境:明治维新: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戊戌变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3.领导者:明治维新: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戊戌变法由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领导.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4.参加者:明治维新: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5.变法阻力:幕府将军对日本全国控制的程度很弱,在幕府封建营垒中,一些藩王和武士不满幕府统治,后来成为倒幕的政治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比日本的封建势力强大的多。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较大。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