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主旨概览]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调整中不断发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考 点 历史特征 主要表现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探索,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的召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八字方针的提出、“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第1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历史广角] 赎买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实行赎买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赎买政策有两个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四马分肥”,即把企业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份。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实行对私股定息的办法,统一规定年息为5%,共计10年。这时资本家除了领取定息外,整个企业已经归国家所有。  [历史广角] 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主体和两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一方面要求集中力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料、资金和市场,从而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历史广角] 三年困难时期 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严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单一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否定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加上苏联断绝经济援助,三年自然灾害,使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主题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为什么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教你读史] 材料从多角度分析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注意关键信息“基础”“帝国主义”“苏联”等涉及国内、国际和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然后结合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分析总结。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面对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     材料一 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投资总额为427.4亿元。其中工业的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单位的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根据所给两则材料,分析“一五”计划有哪些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的数字表明,在“一五”计划的投资比例中,以重工业最高,反映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但同时也注意了在其他方面的配套投资;材料二表明“一五”计划是把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  “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 (1)特点: 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④渐进性和长期性。 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3)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且相互关联,被称为“一体两翼”。 主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的历程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大跃进”运动的危害     材料一 报载:《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  材料二 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 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 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 据材料分析“大跃进”运动产生了哪些危害?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不符合实际的高产纪录反映了浮夸风的盛行;材料二中“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反映了“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归纳“大跃进”运动的危害 (1)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3)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夸风盛行,破坏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材料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明确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实行“以供给制为主”的分配制度,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采取大兵团作战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并实行“生活集体化”,大办公共食堂。人民公社在轰轰烈烈地办了一两个月后,原来宣传的许多优越性很快走向反面,“干不干,三餐饭”“出工不出力”。 “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教你读史] 材料中“干不干,三餐饭”“出工不出力”反映了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破坏。与“大跃进”运动的错误相比,“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超越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去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的区别 “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与经验教训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经验教训: ①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命题趋向——呈现新材料,考查主干知识 [典例1] (2012·广东冲刺)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C段到D段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的影响 D.国民经济的调整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20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的中国 二明考点: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抓关键:分析1960~1965年中国城镇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理由  A 与题无关 三大改造的进行是1953~1956年,与其时间不符  B 说法错误 “一五”计划的实施是1953年~1957年,与其时间不符  C 与题无关 “大跃进”是1958年,与其时间不符  D 正确 因为从1960年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变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关系,减轻城市人口众多给生活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命题趋向——呈现新材料,考查主干知识 [典例2] (2012·天津高考)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解题规范](请自主思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60年代的中国 二明考点:新中国的经济体制 三抓关键:介绍信“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说明粮票在当时经济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理由  A 有关但 不全面 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之一  B 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携带通用粮票”“1963年”可以判断出,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 有关但 不全面 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  D 与题无关 国家人员遵纪守法与题意无关   [课堂感悟高考] 1.(2009·广东高考)“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选A 从“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 2.(2009·广东高考)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解析:选A 根据1953~1958年可知,涉及知识点为“一五”计划与“大跃进”。“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因此A项正确,B、C两项错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因此1958年数据不可信,D项也错误。 3.(2008·广东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 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由于“左”倾错误,当时中共急于改变落后面貌,在实际工作中盲目求快,只注重速度和数量,而忽视质量和效益,即只注意了“多”和“快”。 4.(2007·广东高考)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解析:选C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项错误;“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D项错误。 5.(2007·广东高考)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解析:选D 解答本题时应与时代背景相联系。1959~1961年是我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而此时国家采取相关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6.(2007·广东高考)“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解析:选B “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或表现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7.(2007·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1)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2)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解析:第(1)问注意扣住20世纪50年代这一关键时间点,接着找出这一时间点的运动。第(2)问“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即回答农村改革的内容,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突破表现在这些改革起到的进步作用。 答案:(1)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课下演练提升]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广州测试)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右图宣传画应创作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选B 由图片文字“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可以判断,此时中苏关系处于友好合作阶段,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故选B。 2.(2012·佛山质检)“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 (  ) A.土地革命 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A “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即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A项符合题意。 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 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 解析:选A 考查八大经济建设方针。从材料中周恩来强调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需要农业的配合,结合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可知选择A项。 4.(2013·顺德期中)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解析:选C 公私合营、研制汽车、“大跃进”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活动,故选C项。A、B、D三项只是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表述,C项属于归纳概括。 5.★右面为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比重图(%)。据此可知1956年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是(  )  A.32.2% B.53.4% C.85.6% D.92.9% 解析:选D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故答案为D。 6.(2012·江门模拟)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是指(  )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 C.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观原因。毛泽东强调“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说明认识到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失误,因此C项符合题意。B、D两项都是客观原因,A项对新中国初期影响较大。 7.(2013·广东六校联考)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 解析:选D 材料中“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说明是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它导致国民经济比例造成失调,造成资源浪费,故选D项。 8.(2012·梅州质检)“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 解析:选C 由关键词“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可知是浮夸风,“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强调了主观作用,与“大跃进”运动有关。 9.(2012·汕头质检)一封情书的开头写道:“××(姑娘名字)同志:首先请接受守卫在反修(指苏联)前哨的解放军战士的同志式的问候。”这封情书最有可能写于(  ) A.解放战争时期 B.过渡时期 C.“文革”时期 D.21世纪初 解析:选C 情人之间的问候是一种“解放军战士的同志式的问候”,可知只有“文革”时期才有这样称呼。 10.(2012·佛山质检)1958年5月27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道:“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是因为当时在(  ) A.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 解析:选B 本题考查20世纪50~70年代经济探索。1958年,中共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是在1953~1956年,排除A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D项。 11.(2012·广东模拟)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会见蒙哥马利时曾坦诚地告诉他,共产党缺乏处理当时所面临问题的经验。多年的战乱把中国搞得千疮百孔,必须要解决工业和农业问题,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犯了许多错误。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解析:选D 由时间1960年可知, 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2.(2012·梅州质检)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  ) A.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B.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C.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D.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解析:选A 山西昔阳的“大寨”是人民公社模式,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不一样。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2·汕头模拟)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 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三 (1920年代)由于普遍推广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在这种繁荣下也潜伏着危机。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凡是为了满足你个人和你家庭的切实需要所必须做的,不论什么,都应当尽力去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要……多买一些东西。 ——凯恩斯《预言与劝说》(1931年初版于英国) 材料五 城市和农村的粮食消费量(1952~1961)(人均公斤) 年份 全国 城市 农村  1952 1957 1961 197.5 203.0 — — 196.0 — — 204.5 180.8  ——据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考尔主编《剑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柏庐的主张,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都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简要说明它们与经济危机的关系。(4分) (4)材料五中,1952~1957年和1957~1961年中国的粮食消费量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要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状况来谈。第(2)问,注意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时间为“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这与这个时间段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是有关系的,考虑时从这些方面来着手。第(3)问,材料三指出银行信贷过度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之一,而材料四则是为了减少生产的相对过剩而建议采取的对策;这两则材料体现了消费的适度与过度之间的关系。第(4)问,第一小问通过仔细观察图表回答;回答第二小问时要结合1952~1957、1957~1961这两个时间段新中国所采取的相应的经济政策。 答案:(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消费。原因:小农经济,物资匮乏。(或生产力水平低) (2)原因:世界市场(扩大)初步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英国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资本主义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商业宣传。(答出其中三条即可) (3)关系:材料三是出现危机的原因;材料四是克服危机的办法。 (4)1952~1957:增加。原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增加。1957~1961:减少。原因:“大跃进”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破坏了农业生产;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4.(2012·烟台模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不同的时期,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请据下列材料,在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其中具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两个,汴京和临安。宋朝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有6个,宋朝10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10几个增加到46个。在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北宋开封已经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8000~9000家小商小贩。宋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如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渴望生活在宋朝》 材料二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早期……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整体发展缓慢,但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大多数地区则完全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外。 材料三 1953~1977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 时期 流向 人数(百万)  1953~1961 农村至城市 39.24  1961~1977 城市青年上山下乡 67.25   ——摘自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早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53~197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什么状况?试分析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 (4)综上所述,城市化的发展在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逐条概括列出,其原因应从政治经济方面来分析。第(2)问注意时间限制,中国的民主革命分为资产阶级领导和无产阶级领导两个阶段。第(3)问分析表格中的数字,要从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向不同分析城市化进程,原因与当时的背景相联系。第(4)问综合各个时期的史实可以分析城市化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答案:(1)特点:经济功能增强;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和场所。原因:商品经济繁荣;政府政策的支持。 (2)影响: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使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状况:城市化进程由发展到“停滞”。发展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和“大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停滞原因:国民经济调整;“文革”的影响。 (4)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高效学法集锦] 1.用口诀记忆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定方针,积极发展稳步进。互助组,合作社,自愿互利低到高。定赎买,推合营,工商改造稳步行。三大改造喜完成,生产资料大变更。 2.运用漫画理解“大跃进”运动  漫画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破坏。 3.运用图示法理解1956~1966年的探索及其启示  4.图解三大改造  [相关资料选编] 一、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1)含义: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反对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势力,称为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2)具体斗争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取缔旧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 (3)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与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关系:①是同时进行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②但要注意的是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很多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如没收官僚资本等。抗美援朝战争属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但不属于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二、如何理解“过渡时期” (1)定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1949年我国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例如在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其中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说过渡时期的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说这个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形式的某些特点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这是从不同角度概括和强调的结果,没有根本的区别。 (2)社会性质及其特征。其性质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政治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互助组(临时和常年)。特点:不改变个人所有制,共同劳动,有少量公共财产。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社。特点: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公共财产,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社。特点: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取消按股分红,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在1952年底以前,主要是发展互助组;从1953年春开始,发展初级社;从1955年冬开始,进入高级社阶段。 四、国家资本主义 (1)定义: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存在的,同国营经济相联系、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建国初期的中国私营工商业属于国家资本主义。 (2)从生产目的上看: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3)从性质上看:这种经济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成分。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性质上有很大区别的两种经济,不能混为一谈。 (4)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但主要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中国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的原因 马克思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也曾提出过实行这种政策方案的设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列宁的方案没有能够很好的实施。可见,和平赎买是革命导师解决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基本思路。 原因: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的创造性运用;②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者;③从现实需要看,有利于整个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缓解矛盾。 六、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50年~1953年):实行初级国家资本主义。1950年开始,国家通过调整工商业政策,对私营工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实行经销、代销等形式,从货源、产品销售等方面把私营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资本主义企业基本上失去了与市场的联系,失去了独立性。这就是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保证他们获得10~30%的利润。1952年,这种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产值占私营工商业产值的56%。 (2)第二阶段(1954年~1955年):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合营企业是国家对私营企业投入资金(入股),派去干部参加企业的领导,公方、私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居领导地位。(1954年以前,已开始出现公私合营)。这种合营企业获得的利润实行利润分配制,即“四马分肥”: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所得税占34.5%,工人福利费占15%,公积金占30%。分给资本家的红利部分,我们把它称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赎买”政策。资本家仍拥有部分生产资料(资本),获取部分利润,是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第三阶段(1955年秋~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原企业内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核定后转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使用、支配;资本家失去对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人事调配权;资本家按公私合营时核定的股金领取定息,定息为年息的5%,共领10年。这种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企业了,国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七、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作出后发动起来的。在《决议》作出之前的1958年上半年,各地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为适应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需要,先后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并自发地把扩大后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称为“共产主义公社”“大社”“人民公社”“集体农庄”等。8月上旬,毛泽东视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农村,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同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这些消息在报刊上发表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仿效。8月17日至30日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决议的下达,把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了高潮。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参加公社的农民就有一亿两千多万户,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地发动组织人民公社,超越了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农村生产力的要求,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从而使“一平二调”、共产风盛行起来。公社化初期实行的政社合一,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的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取消了生产责任制,经济核算制度也完全被抛弃,严重地损害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发现这个情况后,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起,陆续作了一些纠正。但许多问题纠正得不彻底。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从根本上纠正了这个错误,使我国农村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八、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取得的成就、失误及其教训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为标志,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之后的1956年,中共八大就我国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等问题作出了正确决定,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同年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等都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诸如,在此期间,我国建成大中项目500余个,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建立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铁路新建8 000多公里,原子弹爆炸成功,研制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农村用电量增长70多倍等等。但是也出现了重大失误,1957年的“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1958年确立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我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十年的“文革”浩劫。教训是深刻的,警醒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还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 [经典习题备选] 1.(2012·上海高考)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 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解析:选D 1958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以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 2.(2012·上海高考)下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  A.加入人民公社 B.分得土地 C.承包土地 D.加入合作社 解析:选B 从图中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此次土地改革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D项出现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A项出现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C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 3.(2012·海南高考)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解析:选A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集中在华北地区,与这一地区靠近苏联有一定关系,故选A项;易错选C项,东北靠近朝鲜,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这样的布局对中国是不利的;B、D两项不成立。 4.(2012·海南高考)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解析:选A 注意“1960年”这一时间信息。1959~1961年,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商品极其短缺,材料中规定有利于节约商品供应市场,故选A项。B、C、D三项与1960年的时代背景不符。 5.(2012·新课全国高考)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解析:选D 美国的文件高估了苏联对华援助的作用,不符合中苏两国关系后来的走向,也不符合后来中国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故答案为D。 6.(2012·浙江高考)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武汉工人”与“鞍山钢铁厂工人”进行艰难的生产,产品主要是军用物资。抗战时期这些地方由日本控制,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由国民政府控制,所以可以排除A、B两项;“大跃进”时期,国家工业化有了初步发展,所以不会太艰难,且主要产品并非军用物资,排除D项。抗美援朝时期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水平极低,且正在进行援朝战争,所以答案是C项。 7.(2011·山东高考)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下图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治,“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张文襄公全集》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1)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解析:本题以汉阳铁厂和武汉钢铁厂为代表,考查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第(1)问,首先明确汉阳铁厂属于洋务企业的军事工业,然后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一方面便于对企业管理,减少办厂阻力;另一方面又使企业带有较大的封建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第(2)问,实际考查武汉钢铁厂建立的历史背景,注意“1955年”这一关键信息,这个时期正是“一五”计划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的实施,都是武汉钢铁厂建立的背景。 答案:(1)减少了办厂的阻力;便于对铁厂的管理和监督;使铁厂的管理和经营带有封建性,影响铁厂的发展。 (2)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