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掌握共性知识,争取答题正确 一、古代中国治国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的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其中法家思想最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法家思想和代表人物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改革运动。 2、秦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更进一步全面贯彻了法家路线。然而,法家的严刑、酷法、暴政的治国理论、政策导致秦二世而亡。 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对社会的凋敝,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另一方面实行郡国并行政策。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因循而治,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作用的治国思想。实践证明,黄老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稳定的作用,并出现了“文景之治”。 4、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在解决王国问题和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础上,大一统的局面日益形成。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份,对儒家思想做了发挥和完善,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此后一直到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基本是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路线,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助,以道家的“无为”为调剂,取长补短,兼容并蓄。 二、政治变革 1、类型 ⑴、富国强兵:管仲改革【奴隶社会】、王安石变法、周世宗改革、金世宗改革。 ⑵、社会转型:商鞅变法 ⑶、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⑷、挽救危机: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2、认识:①、王朝初的改革成功多,王朝中后期改革失败多。纵观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二是王朝中后期的变法改革。从结局上看,前者多成功、后者多失败。其原因:⑴、新王朝的建立者多是雄才大略者,他们亲历了新旧王朝更替的血与火的变革,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个人权威强,调整政策的阻力小。而后者,其改革都是被动的,其进取性相对差,皇权保障作用相对小。⑵、新王朝多是在农民战争推翻旧王朝以后建立的,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冲击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多没有经过农民战争的调整,封建统治的受到的冲击小,统治阶级派系复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⑶、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相对广泛地符合社会各阶级及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而中后期的改革和调整,必然损害统治阶级中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势必引起这部分人的反对,因而改革多归于失败。 ②、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③、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④、适应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将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⑤、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阴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⑥、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措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 三、古代中国国家的统一 1、统一趋势乃至统一实现的原因: ⑴、中央集权的巩固与发展。 ⑵、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⑶、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 ⑷、杰出人物的作用。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⑸、民族融合。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2、国家统一意义深远: (1)、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2)、历史证明,统一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华民族之所以从未中断,先后相承,绵延不绝,国家统一功不可没。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经济文化交流等,而且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政治人物。对政治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须注意以下几点: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五、经济思想 (一)、古代中国的农本思想【重农抑商】 1、原因: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A、农业是国富的标志;B、有利于安定民生,巩固统治;C、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D、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2、历程:始于商鞅,定制于秦汉,延续至明清。 3、基础:农本思想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中国特有的农业自然条件决定的。 4、组成:战国至隋唐至明清,都有不同程度的商品经济成份,但未占据主要地位。 5、冲击:明清之际,封建制度衰落,外国影响日渐扩大,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二)、认识 1、规律:⑴、农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 ⑵、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是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 ⑶、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2、古代农业的成就与局限:【成就——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⑴、传统农业具有极强的保守性,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保护他们。 ⑵、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再加上户籍束缚,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 ⑶、精耕细作靠投入大量劳力来获取收获量,未成年人过早投入劳动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六、古代中国民族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封建国家巩固和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 2、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 3、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4、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5、民族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历史概念,其主要是以战与和的形态呈现于历史中间,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少数民族同汉族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稳定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共同组成、发展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握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要能从分分合合的历史表象中找出统一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旋律。 七、古代中国对外关系: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⑴、从时间和地域上看: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早在秦汉时期,与朝鲜、日本交往;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开创中欧友好交往的记录;宋元时期,对外交往进入繁荣阶段;明郑和下西洋。 ⑵、从渠道和途径上看: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外贸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如西亚商人给我国带来宗教,向西方则传播中国文化;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鉴真、玄奘、利玛窦;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战争在客观上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⑶、从内容上看: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②、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③、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2、中国古代的外贸总体认识 ⑴、兴起于封建社会早期,发展于它的上升时期,繁荣于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前后,衰落于封建社会崩溃前夕。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科技的进步与传播,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都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⑵、我国古代的外贸一开始就以国家组织的形式进行。这种情况是由外贸必须服从外交、经济必须服从政治这一国策决定的。而这一国策的发生又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密切相关。因为国家外贸的体制是中央集权意志的体现。我国古代外贸一般采用私营和官营两种方式,而官营贸易成为中国古代外贸的基本特征,即使私人经营的外贸,也被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宋代提倡的外贸[出口贸易]一般由私人经营;元代出口贸易也由私人经营,有时由国家派船出海贩鬻;明代则禁止私人出海,一般由国家派官员出海贩运。对于进口贸易,宋代以前各代多持积极态度行鼓励政策,甚至国家派官招诱外商,但到了明代则规定凡进贡外商,才允许其携商品入境,此即所谓贡舶制。然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中国古代外贸总是被作为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面。 ⑶、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闭关政策不是一种传统政策,对外开放和相互交流才是历史的主流。对外开放政策,渊源于秦汉,推行于隋唐,发展于宋元。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虽有过较长时期的海禁,但也曾实行过开放政策。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封建国家政府的倡导、管理下,我国的外贸和对外经济交流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世人瞩目。 3、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1)、有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对外关系。汉—明:开放;明末—清初:闭关。 (2)、“闭关政策”一方面是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这个集团不仅对汉族人民非常猜忌,就是对充当奴仆的汉族地主官僚也深具戒心,它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内外勾结,形成反清势力。 (3)、随着西方入侵,闭关政策的后期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但它对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严重的阻碍作用,闭关政策又与狂妄自大互相联结。 4、唐文化圈。文化圈是指某一地区的诸国中,一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周边国家。有五个特点: ⑴、包括东亚诸国,又称东亚唐文化圈; ⑵、使用汉字; ⑶、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 ⑷、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⑸、信奉佛教。 唐文化圈影响最大、受益最大的是日本,奈良王朝推行吸收唐文化的政策,日本由一个国力不强、国际影响不大的国家,一跃成为东亚地区仅次于唐王朝的强国。 5、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⑵、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⑶、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不甘落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发扬光大。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⑸、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首先是从政治上考虑的,经济交换活动是附带进行的,制造一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 八、对列强发动的六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认识: 1、从原因来看,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列强在发动战争之前总要寻找借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当然,中国落后的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取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3、从发动者来看,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 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以前历次战争。至于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 5、从结果和影响看,除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九、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1、在近代中国,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变化;三是政治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 中国近代化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学习科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是政洽制度的变革阶段;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是以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启蒙运动阶段,它把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推到了文化的最深层次。 2、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工业化,是与资本主义分不开的。走上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受列强的压制,中国的近代化由此陷入困境。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促使封建经济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某些条件和可能,如机器设备输入、技术引进等。但外国入侵的本来目的是要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要阻止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阻止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所以,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3、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近代中国有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物质救国等主张,都从发展资本主义人手实现近代化,结果行不通。原因一是有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使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下;二是因为那种统治秩序竭力保护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咽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所以,列强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成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又处于半封建的境地。所以,近代中国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何使中国近代化,两者密切相关。 事实证明,近代中国不可能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只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谈得到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 十、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十一、中国的近代化问题 1、近代化的含义 ①、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 ②、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 ③、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④、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2、中国近代化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①、中国近代有两个基本问题: A、民族不能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B、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 ②、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地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 ③、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各有特定内容: A、民族独立是要改变被压迫的地位,推翻旧秩序,从根本上说要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B、近代化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 C、要发展以近代工业生产为主干的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 D、近代史上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物质救国的主张者,都从发展资本主义入手实现近代化,结果行不通。 E、因为列强的侵略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他们维护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秩序,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推翻旧秩序,才能为近代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3、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列强的破坏,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近代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微妙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发展。 ④、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4、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近代化。只有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真正开始。 ②、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闭关锁国使中国愚昧、落后,对外开放使中国学习西方、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④、实现现代化,科技和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十二、中国近现代的民主与法制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就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史。其主要内容和目标是消除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树立民主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实行民主的政治生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高潮出现过三次:【即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打倒北洋军阀政府的国民大革命、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民主革命。没有这三次革命,就赶不走帝国主义,打不垮封建势力。】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1901年开始的清政府的新政,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激化,革命形势日趋高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一系列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11年发动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认识: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仿照欧美的近代政治体制,在中国创立了一个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规定,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但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没有能保持住政权,构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 打倒北洋军阀统治的国民大革命: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建立了新的专制统治,肆意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其他进步的社会力量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从1927~1949年这2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独裁统治。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而进行了英勇斗争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建立起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三年时间,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条件。1953~1956年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期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的政权得到巩固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根本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过合作化的途径,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把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国家实行赎买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代价地逐步把以剥削工人剩余价值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认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的方针,极具创造性和中国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继辛亥革命后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从而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2、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从中央人民政府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政权机构,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从《共同纲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些制度的形成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国的民主党派同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在历史上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合作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政党。他们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过渡时期,他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劳动者的政治同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3、“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57年毛泽东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并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这成为后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根源。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面临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约20年(1957~1976年)之久的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都一再发生严重的失误。1966年毛泽东错误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认识:“文化大革命”中党的领导被严重削弱,大批富于斗争经验的老干部被打倒,党的组织严重涣散,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 4、新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强调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在全国全面展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同时,党和政府还认真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第一次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的时间不长,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所以,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备,需要大力建设。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意识少;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阻碍,要完全清除它们需要一个过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只有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我国于1997年和1999年正式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实现了一个国家内部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实践的范例。它的提出并付诸实践,使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的进展,特别是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极大地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对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世界和平与稳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十三、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完成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2、我国农村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为迎接挑战,农业发展必须保证落实以下几方面: A、控制人口增长,保持农村人口稳定。 B、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中的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C、实行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 D、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E、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 F、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G、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H、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 I、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十四、当今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表现:相互谅解,友好合作是主流。但相互之间在一些问题上也摩擦不断 。 认识:近年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责任完全在日方。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侵犯中国主权。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天皇史观、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科书。日本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逆流。我们主张中日两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日本应遵循“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日本应遵守防卫政策,遵守和平宪法,走和平发展之路。 十五、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相比,显示出先进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 3、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 4、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也极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三种经济思想 5、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 6、核心内容: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7、实践措施: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强占殖民地,支持海上掠夺;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8、兴衰原因: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十六、社会主义制度遭受挫折,中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1、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发生了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2、中国摆脱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冲破了苏联集权模式的束缚,开始了符合本国国情模式的探索,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 3、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应从下面几个方面予以认识: 第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第二,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多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第四,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势必带来严重影响。 第五,苏联解体和乐欧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受挫,井非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到正确道路。 第六,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并加以完善。 4、认识: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绝非一帆风顺。 ②、建设社会主义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 ①、由空想到科学: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②、由理论到实践: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③、由理想变成现实: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④、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由几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 ⑤、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但中国吸取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十七、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目的:一是要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要混淆与动摇民众的爱国思想与民族精神,扰乱社会秩序,从而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 2、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也为西学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起了分解作用,客观上促使中国文化结构趋于近代化。近代学校教育、文化传播工具从无到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日趋广泛,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3、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并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产生分化,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出现了守旧与进取两方面的冲突与斗争;农民阶级一方面反对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借用西方文化(含宗教)组织武装起义;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从西方文化物质外层深入到西方社会变革的内层进行改良维新,中下层则转向了民主革命。 4、近代西方文化虽曾和殖民主义的剑与火同时输入,但在客观上却又加速了中国旧文化的解体,给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人民迈向胜利的历史阶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