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主旨概览] 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商业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增强了活力。长期“重农抑商”和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影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点 历史特征 主要表现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世界领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经济形态 生产工具经历了从石器到铁器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耕作技术的进步;从垄作法到代田法,反映了耕作方法的先进;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推动了耕作制度的发展。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历史悠久,多种经营形态并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冶金业、纺织业、陶瓷业三大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共同发展,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空间、时间的逐渐扩大,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从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及商业政策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重农抑商”等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到了不同作用 中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国家所有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第1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 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 业发展的特征。    [历史广角]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到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历史广角] “工官”制度的利与弊 “工官”制度对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从汉武帝开始,那些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由政府垄断。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工官”工厂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但是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  主题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传统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今使乌获、籍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三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根据所给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农耕技术有哪些重大进步?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耕于齐”“畎亩之勤”说明春秋时期出现牛耕技术;材料二对牛的控制,反映了牛耕的推广;材料三中“铁器引来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表明农具有了质的改进,推动了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发展。  传统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1)农具不断改进。春秋战国出现铁犁,隋唐时期曲辕犁已相当完善。 (2)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从垄作法到代田法再到耕耙耱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耕作制度日趋合理有效。从一年一熟制到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改良土壤,进行适时耕种。 (5)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产量。 (6)重视农业灌溉。各种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在历代层出不穷。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一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描述“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 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根据所给材料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及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教你读史] 材料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反映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工简单;“有财不行商”“头白不出门”反映了封闭性;材料二中“治官府,给徭役”“急政暴赋”“被水旱之灾”“取倍称之息”反映了小农所面临的困境。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产模式。 ③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经营和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2)因素: 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②封建王朝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封建剥削严重。 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④高利贷者的乘机盘剥。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2)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形式。 (3)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生产模式: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主题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三 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风俗考》 依据所给材料,判断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古代手工业的哪种经营形态?各有何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匹妇蚕之”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材料二中“三服官”“东西织室”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它规模大、耗费大、为官府服务;材料三中“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出现于民营手工业中,这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的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传承特点   材料一 “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唐六典》) 材料二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古代手工业在技术传承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家传其业”可以归纳为“世代相传”;材料二中“京苏两帮”“世代相传”“各归主顾”反映了手工业生产存在着技术垄断现象,具有保守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1)保守性、封闭性。官营手工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世代相传。手工业市场狭小,采取的这种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3)“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命题趋向——就材料论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能力 [典例1] (2013·湛江二中月考)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我国许多地方至今有“乞巧节”,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自家的庭院里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关于牛郎织女传说以及乞巧习俗不能反映的是(  ) A.古代社会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B.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C.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的价值取向 D.人们对田园牧歌世外桃源生活的追求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古代中国 二明考点: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 三抓关键:关键信息“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望秋月”“乞求智巧”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理由  A 反映题意 “牵牛织女”,是对男耕女织的神话般描述  B 反映题意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穿着新衣”等说明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C 反映题意 少女们在自家的庭院里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说明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的价值取向  D 不能反 映题意 《乞巧》讲的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  命题趋向——呈现新材料,考查主干知识 [典例2] (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题规范](请自主思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周代中国 二明考点:官营手工业 三抓关键:“攻水、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各种分工情况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理由  A 与题无关 在材料中缺乏信息依托  B 与题无关 在材料中缺乏信息依托  C 正确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制造每一个器具都有明确分工,使得生产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D 与题无关 在材料中缺乏信息依托   [课堂感悟高考] 1.(2012·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解析:选D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牛,但不能证明商代出现了牛耕技术,排除A项。《诗经》收集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不会涉及商代牛耕,排除B项。冉耕是孔子的学生,说明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C项。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研究商王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其造字多以象形、会意为主,是商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足以说明当时出现了牛耕技术,故D项正确。 2.(2010·广东高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均田制,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庄园”一词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表明当时仍存在土地集中的现象。A、B、D明显不符合史实。 3.(2009·广东高考)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解析:选A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历代朝廷将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说明历代朝廷要求民众纳税,故本题选A。 4.(2008·广东高考)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  )  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 解析:选D 首先需明确图中的江水指长江,然后注意图片中阴影部分大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说明这一地区经济繁荣发展,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古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可判定这一时期为宋朝。 5.(2007·广东高考)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解析:选C 解题关键是把握题中限定条件。“商朝”和“农耕生产”。A项是戴刑具的陶俑,与农耕生产无必然联系;B项与农耕生产有关,但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后期;D项铁犁在战国中后期用于牛耕。C项是“田”字的写法,反映的是商朝时已出现的井田制的内容。 6.(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选C 材料表明汉武帝置刺史监察地方“田宅逾制”的情况,并迁豪族到长安附近居住以加强管理,防止地方土地兼并过于严重。故答案为C。 [课下演练提升]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惠州调研)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节俭思想的根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映了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2.(2013·执信中学期中)《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养殖这“六谷”“六畜”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明朝时期 解析:选B 在西周时期“六谷”和“六畜”都基本出现了。 3.(2013·汕头摸底)“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选A 精耕细作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在限定的田地里对庄稼作物的精心耕植,也就使得作物的产量增加,这段材料就是表述了精耕细作对农业发展起推动作用。 4.(2012·烟台一模)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镇内有官窑58座,“昼间白烟掩盖天空,夜则红焰烧天”,生产规模宏大。一般来说,历代由朝廷垄断专用的瓷窑均称“官窑”,由官员管理。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 A.保证朝廷有丰富的财政收入 B.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C.显示朝廷的威严 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选B 官营手工业拥有技术、规模优势,故选B项。官窑产品不投入市场获利,排除A项。与朝廷威严无关,排除C项。官窑实行技术垄断,不利于创新,排除D项。 5.(2012·宿州质检)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在于自身的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B项。分布的地点不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项。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D项。 6.(2012·广东六校联考)下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  ①农业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农民辛勤劳作”“水利设施的完善”这两点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无法通过题干所提供的两幅图片得出,故排除③④。 7.(2013.湛江二中月考)《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题干描述的是曲辕犁,根据这一史实分析,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 8.(2012·佛山检测)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解析:选B 抓关键词“ 江南水轮”“一轮十筒挹且注”可以推出是筒车,故答案为B。 9.(2013·广州冲刺)观察下图,图中所示工具主要用于(  )  A.农业灌溉 B.农业播种 C.鼓风冶铁 D.手工纺织 解析:选C 图中所示工具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用于冶铁的鼓风工具水排。 10.★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其配文注解为“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选D 调用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当时(宋代)私营手工业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由材料描绘的场景可以判断并非官营手工业作坊,排除A项。“叮叮当当的去处”使鲁智深想到应去打禅杖和戒刀,说明D项正确。。 11.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分析概括材料可了解到,罗定山区冶铁的炉场规模大,分工细。判断各选项,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雇工经营”从材料中没有得到反映。 12.(2013·云浮中学月考)“官哥汝定钧,一片值千金。”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仅次于官窑,排在第二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最高水平 C.宋代手工工场生产发达 D.瓷都景德镇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解析:选B “官哥汝定钧,一片值千金”反映了官营手工业技艺的高超与价值的高贵。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2·温州一模)制瓷业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1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8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影响”可以从手工业发展对农业、商业的影响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第二小问可联系近代经济史内容对比分析。 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 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 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 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 物播种 面积所 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3.21 3.21 90%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8分)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4分) (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4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4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表格主要是从纵向比较分析,除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外,其余都呈现增长趋势。第(2)问,从材料一可知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茶种植面积增多;材料二中反映茶业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是因粮食产量的提高,可为其他种植业提供劳动力以及土地的可能性。第(3)问,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第(4)问,根据唐朝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1)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答四点即可) (2)粮食产量提高保障粮食供应;剩余劳力种植经济作物;耕地面积增加为茶叶种植提供条件。(任答两点即可) (3)可信,粮食种植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生产提供可能;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种茶。不可信,在当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业于茶者七八”有夸大之嫌。 (4)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  [高效学法集锦] 1.图解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三者的关系 由右图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运用图示法理解小农经济  3.运用图示法理解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  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中国古代手工业,名闻世界。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 总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4.形象记忆中国古代的三张名片  [相关资料选编] 一、中国农业文明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从事农业的人口仍然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国家政治精神也体现着农业精神,表现为重农抑商,以农为本。中国古代农本经济的根本特点,是在最大限度上实行自给自足,为谋生而非为牟利,为消费而非为交换。手工业和商业同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相比,是末,不是本。 二、中国古代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刀耕,又称火耕,是原始农业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耕作方法是用火焚烧荒林,再用石斧、石刀砍伐丛林灌木,然后用木棍、石斧挖坑将种子埋入地下。因此,石斧、石刀、尖木棒和鹤嘴锄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农具。石斧和石刀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出现,如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山西鹅毛口遗址中发现有打制的石斧和石刀;稍晚一些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和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还有磨制的石斧和石刀。 三、曲辕犁 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田费力。江东农民在长期的水田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它有重大改进:①长直辕改为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省力。②增加了犁箭、犁评,可以自由升降,调节深耕或浅耕,犁评“进之则箭下,入地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浅”,应用自如。犁箭,俗称犁柱,贯穿犁底和犁辕(弯曲的木杠),犁箭从犁辕上的孔穿过,和犁辕配合在一起,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这种犁出现后逐渐推广,成为最先进的工具。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四、丝织品的十四大类 古代的丝织品基本按织物组织、织物花纹、织物色彩命名。现代丝绸沿用旧名的很多,如绉、绫、绨、绢,也使用了一些外来语,如乔其纱(georgette)、塔夫绸(taffeta)等。目前,根据丝织品种的组织结构、采用原料、加工工艺、质地、外观形态和主要用途,可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等十四大类。 五、陶器和瓷器 从制作原理上讲,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但是瓷器和陶器有本质的区别。瓷器是用瓷土(含高岭土、长石、石英等成分)做胎,表面施有高温玻璃质釉,经1 200℃以上的高温烧成,胎质烧结,致密坚硬,无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无论厚薄皆半透明,敲击声清脆。陶器一般为黏土(含少量高岭土)做胎,烧制温度不超过1 000℃,器表无釉或施有低温釉,胎质未完全烧结,有吸水性,无半透明性,敲击声低闷。 六、工官 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始于周,各朝代不同程度存在。 春秋以前,工官垄断了手工业;春秋开始,手工业出现了官营、私营和家庭并存的局面。 秦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县有工官、司空,县以上直到中央有工室、邦司空、大官、左府、右府、左采铁、右采铁等,官员有丞、啬夫等,县的令、丞对官府手工业的管理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劳动者则有工师、工匠、徒、隶等,由曹长领班工作、生产门类有铁的开采和冶铸、铸钱、车辆、兵器、用具、漆树的种植与漆的生产等。产品主要归官用,也有出售的。 汉承秦制,在中央及有些郡县设置工官,诸侯王国也有工官。汉武帝时,官府手工业有很大的扩展。当时,中央的许多机构,如太常、宗正、大司农、少府、中尉、将作大匠、水衡都尉等,属下都设有各种名目的工官或兼营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其中以供应皇室需要的少府设置最多。官府手工业的生产,由护工卒史、工官长、工官丞、掾、史、令史、佐、啬夫等管理,劳动者有工、卒、徒、工巧奴等。 从唐朝开始,工官制度进行了调整,工匠出现了“雇募制”。直到明朝前期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居主导地位。 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苏、松、嘉、湖、杭地区尤为突出,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方面须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即最早的资本家;另一方面是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者,即雇佣工人。一方把别人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购买,另一方是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两者在市场上结合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发生了。江南丝织业中心苏州城内及其所属的某些城镇,出现了专以织绢为生的机户。有些机户拥有织机二十余张或三四十张,雇佣工人数十人,以从事生产,像这样的机户就是最初的资本家。在苏州城内外,又出现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如在当时苏州城内有数千个机工和数千名染工。机工就是织工,他们没有织机,受雇于人,“得业则生,失业则死”。像这样的机工,显然已经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这就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除苏州的丝织业,在江南地区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有类似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存在。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是稀疏的,但它的出现却是封建社会走向末期的标志。 八、庄园经济 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皇室的庄园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和地主的庄园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庄园称常住庄。唐中期以后,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庄园地主一般把庄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租地农民对地主有一定的依附关系。庄田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也出卖。庄园(田庄)经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经典习题备选] 1.(20111·山东高考)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故A、C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雇佣关系盛行的特征,故D错误;图片反映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体现我国古代农民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 2.(2011·全国大纲高考)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明朝后期经济的发展情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能力。明后期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收,按人口和田亩的多寡来征税,从而导致了题中现象。 3.(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地图信息可知,黄河流域主要使用绢、帛作为货币,这说明南北朝时期该地战争频繁,人们对国家的货币不信任,于是使用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币即国家发行的货币,这说明人们对国家比较信任,反映了当时该地区社会稳定。隋朝时期,经济重心尚在北方,还没有完成向南方的转移,A项不正确;B项与地图的信息无关;C项在地图中没有体现。故选择D项。 4.(2011·福建高考)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正确,两汉时期,西北地区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②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楚国孙叔敖修建的芍陂、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等灌溉工程;由西北的地理条件可知③④正确。故选C项。 5.(2010·天津高考)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1为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图2为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进步和成熟,B项正确;图1和图2均为铁犁牛耕,A项错误;我国精耕细作的历史悠久,铁犁牛耕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C项错误;D项显然与题干信息不符。 6.(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下面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上表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明代货币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片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只有A项符合题目材料的内容。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