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主旨概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经历了器物、制度到思想观念的层次变化。 考点 历史特征 主要表现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由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到“以俄为师”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思想主张及影响;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 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 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历史广角] “师夷长技以制夷” 所谓“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所谓“制夷”,就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科技以强国御侮,它是在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的主题,它的提出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一方面,它是在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强国御侮之道而提出的。另一方面,“师夷长技”意味着先进中国人开始抛弃骄傲自大的陈腐观念, 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习西方之先河。林则徐、魏源倡导的新思想的实质是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   [历史广角] 民主与科学 民主的含义: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科学的含义: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历史广角] “问题”和“主义”之争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张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则提出,必须用理想的“主义”来根本解决社会问题,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通过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主题一 维新变法思想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材料一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根据材料分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反映了维新派利用孔子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材料一中“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反映了维新思想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点。材料二中“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反映了在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借助“先王”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成因: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 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魏源 材料二 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三 19世纪末的严复及其创办的宣传其思想的《国闻报》  材料中的各派别分别提出了怎样主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怎样的趋势? [教你读史] 材料一中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中洋务派“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主张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材料三中严复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行宪政。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呈现的趋势 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道路上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学习西方由“器物”到学“制度”,地主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维新派进一步发展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维新变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命运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  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②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③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①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③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目的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不足 之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实质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主题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自主探究·读史有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材料一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材料二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 根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教你读史] (1)材料二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了中国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2)材料一中“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反映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改造社会的力量,隐性信息是也适应中国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条件;中国是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先进思想的指导;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材料 上海《劳动界》第七册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 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劳动界》 根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有什么突出特点? [教你读史] 材料中“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一开始就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的无产阶级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锐利武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1)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非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名师归纳·清理过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加速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纪元。  命题趋向——呈现新材料,命题贴近生活 [典例1] (2012·珠海摸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 ①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 ③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④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解题规范](请自主思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二明考点: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抓关键:康有为“维护孔子的地位”,陈独秀等人“_批判孔子”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理由  ① 说法错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为初步发展时期  ② 正确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就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③ 正确 变法过程中,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派“托古改制”, 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④ 正确 陈独秀、李大钊等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命题趋向——挖掘命题新视角,考查主干知识 [典例2] (2012·广东六校联考)下图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观念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晚,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1904年清朝 二明考点:近代中国的救国思潮 三抓关键:中国留日学生“学文者一千一百余人,学武二百余人”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对应度 理由  A 正确 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不能挽救民族危亡,故转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说法错误 学习文科较易入门不正确  C 与题无关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D 与题无关 题干中侧重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留日浪潮,与儒家思想本身特点无关   [课堂感悟高考] 1.(2010·广东高考)“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表明辛亥革命后,“民国共和”只是形式,并未真正实现。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思想上的补课。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2.(2009·广东高考)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解析:选B 西学的传播应该始自明末清初,大力倡导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是西方的民权。 3.(2008·广东高考)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做过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 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 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 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解析:选D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D项符合题干要求。A、C两项表述错误,B项与题无关。 4. (2008·广东高考)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胡适 解析:选A 康有为(1858~1927)前期主张维新变法,在守旧派眼中是“太新”;后期是保皇党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主张保留君主,在革命派眼中是“太旧”。梁启超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写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思想比较能“与时俱进”。D胡适(1891~1962),显然对不上“自戊戌以来”这几个字。 5.(2008·广东高考)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 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 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 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 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解析:选B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实质,B项符合题干要求。A、C、D三项表述错误。 6.(2012·广东高考)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可以判断出选官制度;第二小问结合程朱理学的主张及特点可以分析其实质目的。第(2)问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中叶”,迁移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时代背景分析归纳变化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第(4)问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任选一词从历史和当今变化的角度说明其含义或历史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选官制度:科举制。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从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2)内容变化: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变化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动;有识之士的积极宣传;西方思想的不断传播。 (3)变化原因:雅典民主政治提供架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的指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的完善。 (4)经济:中国古代意指经世济民,近代以来特指物质文明生产状况。中学:近代是指中国的传统及伦理道德;如今是指中国教育的初高中阶段。(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课下演练提升]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惠州调研)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指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文中的“新”主要是指(  ) A.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B.针砭社会时弊 C.注重经典考据 D.学习西方文化 解析:选D 考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材料所示时期“道光、咸丰”来看,中国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故当时提倡学习西方文化。正确答案为D。 2.右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遗其体而求其用”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朝官员主张用“西方先进技术”来修补封建制度,这是洋务派的主张。B项“中体西用”的正是洋务派的核心主张,符合要求;A项是顽固派的主张,应排除;C项和D项虽然也是洋务派“求富”和“自强”的主张,但是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不符合题干“讽喻意义”的要求,故也应排除。 3.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骍。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  ) A.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 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 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烈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解析材料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指的是受当时传播的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 4.★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解析:选D “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倡导“中学为体”可减少阻力。 5.★中国近代有人指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思想观念是(  ) A.中体西用 B.革命是除旧布新之良药 C.君民共主 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议院使君主“无所施其虐”,官员不能擅权。这与君主立宪制相似。A、B、C、D四个选项依次是近代中国洋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激进民主派的主张。C项符合题意。 6.(2012·湛江测试)“维新派与保守派比的不是谁更‘新’,而是谁更‘旧’。只有更旧的学问,才能在理论上吻合‘孔子’的思路。”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解析:选B 《新学伪经考》是维新派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以“孔子圣意改制”为护身符,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 7.★(2013·揭阳一中质检)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解析:选C 题干中梁启超认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精神三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属于器物阶段,C项为制度阶段,D项为思想阶段,故答案选择C项。 8.(2012·惠州调研)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下列与梁启超 “开民智”不符合的是(  ) A.举办新式学堂 B.创办新式报刊 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 解析:选C 《变法通议》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的主要代表作,其主要内容是鼓吹变法,倡言维新,实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故C项不符。 9.★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材料信息“先将……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可知本题应选B。 10.(2012·潮惠联考)“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上述材料选自《一个工人的宣言书》。这份宣言书可能诞生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后期 D.解放战争后期 解析:选C 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包括“俄国”、“工人”、“快到中国”,可以判断是指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故选C。 11.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A.学习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坚持国共合作,赢得人民信任 D.动员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 解析:选A 十月革命之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B项是1927年到1936年;C项国共合作指代不明,没有具体指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国共合作;D项人民解放战争,是从1946年到1949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就是学习苏俄,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A项。 12.“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题干“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说明发源的国家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地区,处于近东,“民国七年”是指1918年,由此判断应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选B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有何进步?(6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材料四所述现象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 (4)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四则材料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第(1)问由材料一中“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观点;由材料二中“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和“张之洞”可知反映的是洋务派的观点,然后说明不同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三中两位“先生”的信息,可知这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第(3)问,根据材料四中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可得出答案。第(4)问应结合四则材料来归纳。 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 (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本质上都是在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的束缚,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 (3)联系:材料四是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升的过程。  14.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材料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 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材料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 (3)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能正确对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及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清朝时前后对外国的称呼不同,据此归纳总结回答。第(2)问态度的变化依据材料相关信息回答;态度变化的原因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剧烈变化作答。第(3)问由“臣民”到“国民”的变化必须意识到这是属于思想上由封建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种转变,再结合当时促进思想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回答。第(4)问根据题干提示“社会转型的角度”回答发展趋势;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有关,回答出三方面的变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可。 答案:(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变化:由排斥到接受。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 (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4)发展趋势: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关系: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高效学法集锦] 1.用诗歌巧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昏睡百年,睁开双眼。 学习西方,抛弃旧观。 师夷长技,则徐魏源。 寻求真理,《资政新篇》。 介绍世界,《瀛环志略》。 2.用诗歌巧记康梁维新思想 康、梁、严复倡维新,康著“二考”出新论。 巧借孔子驳守旧,梁著“变法”警世人。 伸张民权设议院,唯有变法能图存。 宣传新学反封建,思想启蒙利国民。 3.用比较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和维新思想在中国传播方式的异同 相同点:都撰写文章和翻译外国书籍;组建宣传的团体;同反对势力进行论战;都与政治运动相结合扩大影响等。 不同点:维新思想在宣传时,仍利用传统儒学的权威,没有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号,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时,明确地指出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 4.用顺承理解法来识记文学革命  5.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要抓住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相关资料选编] 一、《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6年,陈独秀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出任文学院院长,《青年杂志》也迁至北京出版,并自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起改为《新青年》。从1918年1月起,《新青年》全部刊登白话文,并开始使用新标点,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和沈尹默等轮流编辑。不久,鲁迅加入编辑部。五四运动后休刊半年。1919年10月前后迁返上海,陈独秀复任主编。自1920年9月1月第八卷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刊物,反对无政府主义和伪社会主义思潮。1922年7月休刊。《新青年》初为月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迁往广州出版,由瞿秋白主编,出四期后休刊。1925年4月复刊,为不定期刊,出五期,次年7月停刊。 二、“文学革命”八事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三、“她”字的来历 在古文中,原没有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行文时,为了不招致误会,必须前后照应交代。提倡白话文之后,没有“她”字行文更为不便。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他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刘半农还诘问竭力反对白话文的顽固派:“假使后来的人不能造前人的字,为什么无论那一国的字书,都是随着年代增加分量,并不是永远不动呢?” 四、《每周评论》 《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主编。主要撰稿者有李大钊、胡适、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张申府等。《每周评论》为周刊,每期四开四版,主要栏目有:国内大事述评、国外大事述评、社论、随感录、国内劳动状况、通信、新文艺、读者来论、新刊批评、名著等。第二十五期以后,因陈独秀在北京散发传单被捕,改由胡适担任主编。1919年8月31日,《每周评论》出到第三十七期,被北洋政府封闭。在“五四”运动前后,《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互为补充,宣传了进步思想,传播了革命道理,鞭挞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每周评论》连续五期用全部或大部分篇幅报道和评论了这一伟大运动。胡适担任主编以后,在《每周评论》上,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论。这反映出“五四”时期的统一战线开始分裂,也反映出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斗争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在“五四”期间,《每周评论》对于激发人民爱国热情,鼓舞人民革命斗志,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敌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经典习题备选] 1.(2012·北京高考)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 解析:选B “西人立国具有本末”,①错误;“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③错误;“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⑥错误。故选B项。 2.(2012·上海高考)“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提取关键信息:“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布尔什维克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布尔什维克主义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A、B、C三项均不符合以上两个关键信息。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 3.(2012·天津高考)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解析:选D 明清时期,统治者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是在各个方面领先于其他“蛮夷”的“天朝上国”。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戊戌变法期间”“《醒世歌》”可知,其所表达的思想是希望国人放弃“天朝上国”观念,学习西方新知,进行变革,故答案为D。 4.(2012·上海高考)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解析:选C 《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想;《群己权界论》即穆勒的《论自由》,宣传自由主义,都涉及社会理论问题。 5.(2012·福建高考)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解析:选D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核心词语“打倒偶像”和“启蒙”的把握,与之对应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民主与科学,答案为D 。 6.★(2012·山东高考)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威”“扬武”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解析:本题通过严复的个人经历与思想来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涉及“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想等知识点。第(1)问,由表格内容可知,严复早期经历与洋务运动关系密切。结合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及简表中所示主要活动说明“背景”。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可知,严复主张标本兼治;由“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可知,严复强调治本的重要性;再结合严复对“标”与“本”的认识回答严复与洋务派(只治“标”)相比的进步之处。第(3)问,从19世纪末中国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思想状况等角度分析客观原因。 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一、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不同   名称 不同   中国维新思想 法国启蒙思想  思想主张 中国维新思想主张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反对教权、王权、特权;主张“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三权分立”与“理性王国”  历史作用 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是变法却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势力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的,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阶层广泛 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参加的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2.目的明确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就是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3.层次鲜明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民主、科学)不断深化的历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阶段清晰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5.发展曲折 各阶级或阶层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吸取教训,继承发展。 三、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时间 代表人物 代表阶级 主张 实践结果  19世纪 40~50年代 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实践  19世纪60~90年代 李鸿章等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开展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19世纪末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派)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  20世纪初 孙中山(革命派)  民主共和 领导辛亥革命,最终失败  20世纪初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 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以后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 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开始酝酿组织工人阶级政党    模板应用类——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解题对策 [增分策略指导] 混合型材料题是将文字材料、数字图表型材料和图形材料结合起来的材料解析题,旨在考查阅读多种类型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将信息处理、再认再现史实和准确表述结合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型分三种形式:以文补图型、以图补文型、图文互补型。 [解题兵法] 一般步骤 解答要诀  浏览各类材料和试题设问 确定知识定位  依托试题设问,精读各类材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挂靠法 读材料的题头、引言、正文、注释和出处,这些地方往往提供时间、空间和人物的立场观点等有效信息,或间接地渗透上述内容,然后根据时间、空间、人物或观点与教材知识挂钩,可以诱发联想,启发思维,加强对材料的理解   概括法 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概要式或归纳式概括,明确其有效信息的涵义   发微法 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试题设问要求进一步提示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某一观点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东西   比较法 多则文字材料和多组图表、图片材料往往要对它们进行比较才能提取有效信息,图表、图片材料可以从纵向、横向和纵横综合三方向去比较  构思答题,揣摩设问 根据设问中不同的试题类型,以立足材料为主,依托所学知识为辅,注意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以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为依托,将有效信息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针对性地作答  [典型案例展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材料三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四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它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4分) (3)从材料三来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其功能是什么?(4分)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5分) [阅卷话得失]   [点评] 本题图文类非选择题,解答时应依托试题设问,精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一表面信息是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领域领先世界,以发散思维可以分析出这些科技成就都与农业有关。材料二要用比较法从中国和西方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变化,用概括法归纳变化的特点。材料三和材料四应注意结合设问审读图文材料,构思答题。 考生回答第(1)问分布领域按表层信息回答,原因能紧扣设问回答出了与农业有关,第(2)问显然对材料二没读明白,变化的分界应在1600年前后,据此判断应在明朝后,考生以古代和近代来划分变化是不准确的,失分较多,若能用挂靠法联系一下教材,也可能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失误。第(3)问和第(4)问对文字材料理解较好,回答较准确。 —————————[满分答案]—————————[我的收获]——————— (1)领域: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3)出现在战国时期,其功能是辨别方向。 (4)不正确。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约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针对训练提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材料二  材料三 有人指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戊戌变法核心人物和维新运动的领袖”;也有人认为:“一般历史学者……往往受制于改革或革命观点偏见,致使康在百日维新中的影响及康与光绪间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过高评价了康有为。”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综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面临的“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指什么?(6分) (2)材料一中说的“他们”是哪一派别?举一例说明“他们”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的?(6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试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在这一时期的活动。(6分) [解析] 第(1)问要注意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危险形势”是指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士大夫发起“公车上书”第(2)问要依据材料一回答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是如何改造儒家文明的。第(3)问要注意理解评论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并要从文明演进角度去评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 [答案] (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高涨,掀起救亡运动高潮;危及士大夫既得利益,应试举人发起“公车上书”。(6分) (2)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举例: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6分) (3)方法:以一分为二、辩证的发展的观点,一看历史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含功与过);二看他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评价:康有为这一时期的活动,使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改革运动进入政治层面,并有了比较鲜明的资产阶级色彩。(6分)  学科素养类——关注学术新观点,把握高考新动态 1.立足学术前沿 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引入历史前沿的新观点,搭建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之间的桥梁,使试题充满活力,紧跟时代,凸显学科特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果,颇值得关注。 高考作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对教学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考命题者明显洞察新课改实施以来,研究性课程开发流于表象的实情,在高考主观题的设问上进行开放式检测的实践,有目的地把历史学术前沿的学术争鸣和学术热点引入高考命题,构建有限度、可控制的谨慎开放模式,真正检测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2.四种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 观点一 “冲击—反应” 模式 费正清教授认为:当“西学东渐”产生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已经失去生命力,变得衰老、迟钝乃至僵死。而西方则是“19世纪和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这就是所谓的“冲击—反应”模式。 观点二 “中国中心观”模式 这是与“冲击—反应”模式对立的理论体系。美国卫斯里学院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柯文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是“帝国主义”论,具有很强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色彩;扭曲了中国的历史事实。柯文“中国中心观”的核心概念是必须以中国为中心。他认为:传统中国有自己独自的历史形态和展开过程,社会内部张力会不断地为自身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因而不必把它看成是“西方历史之实际或理论上的延续”。 观点三 “传统—近代”模式 历史学家陈君静认为:“传统—近代”是指西方近代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因此中国近代史也将按此模式,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的“近代”社会。认为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 观点四 “帝国主义”模式 历史学家何平等认为:“帝国主义”模式是中国近代史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民族灾难、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 3.凸显开放理念 (1)对四种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应如何选择?多数学者认为,应该联系中国历史的具体情况,摒弃旧有的研究模式,从根本上否定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性”来衡量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真正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内部,发现历史。从这个角度讲,任何只持“西方中心观”或“中国中心观”的观念,都是片面的。研究近代中国必须“抛弃中心和边缘的观念,无论这个中心是位于欧洲还是位于中国”。 (2)对待“冲击—反应”模式赞成或反对的两种态度: 赞成之示例:“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政治: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冲击,中国发生一系列社会变革,诸如学习西方、改革旧制的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回应)、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相继兴起;总理衙门、招商局、银行、邮政局、新式军队、同文馆等机构相继产生;派驻外使节、成立政治学会,等等,新现象接连出现。 ②经济:冲击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 的经济观念。 ③思想文化: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首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陈旭麓先生认为,此时中国士大夫已经承认西学的地位。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华尊夷卑”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中心”的地理观念;改变了对西方无知的状态和歧视态度,等等。 ④对外关系:从闭关锁国的“朝贡体系”到被迫打开国门;改变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⑤社会转型:近代中国在衣食住行、派遣留学生、出版报刊等方面逐渐迈向近代化,等等。 反对之示例:“冲击—反应”模式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观”,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美化侵略,是片面和狭隘的历史观。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理应受到严肃的批判。 [典例] (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解析] 本题明显渗透了最新学术争鸣,凸显开放理念,可能出乎大多师生的意料,旨在考查近代中西社会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解答时,一定要注意图文材料信息的针对性: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反应,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回答问题时,只需要将各阶段中西方的不同“反应”通过简练的语言进行观点提炼进而论证即可。切忌不看图文材料而盲目作答。 [答案] 该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西方列强从发动鸦片战争到签订《凡尔赛和约》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不断破坏。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的阶层由地主阶级逐渐向资产阶级和工人学生扩展,向西方学习的范围由洋务运动的技术扩展到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但中国社会的巨变也有内部推动因素,如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反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的出现。 [命题者说] 引入新的史学观点,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这一命题方式很受关注。虽然这一类考题的命题一般来说非常谨慎,但因为其在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在高考中会经常出现。又因其观点新,甚至有的与习惯说法明显相左,这会让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所措,解决办法就是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适当接触这一题型,然后就可以在考场“见怪不怪”了。 [针对训练] (2012·东北三校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也为努力保卫中国文明的完整性而反对科学与民主,他宣称人类的生活依赖其基本的精神,所以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这是自损其命。我们认为应该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发展本身的长处。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也相应地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两人督促国人:“到东方去!” 相反,胡适和其他一些西化提倡者喊道:“到西方去!”吴稚晖痛骂梁漱溟为“十七世纪的无用之物”。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思想界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为观点论证题,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无论选取哪一观点都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层面评论,评分细则也分为从三个以上层次的评论、三个层次评论。两个层次评论,一个层次的评论四个等级。层次越少得分也越少,解答时一定要看清要求。 答案:观点明确,从三个以上层次、中西方对比角度论述,史实正确。 观点明确,从三个层次论述,仅从中国或西方一个角度论述,史实正确。 观点明确,从两个层次论述、中西方对比角度(或从中国或西方一个角度)论述,史实正确。 观点明确,仅从一个层次、中西方对比角度(或从中国或西方一个角度)论述,史实正确。 没有观点,仅从一个层次或角度论述,史实正确。 观点一:认为应该保卫中国文明完整性,反对科学与民主。 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爆发。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适合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西方民主政治不能有效制止战争。 思想文化:中国儒家“大一统、和为贵、求同存异”等思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西方科学发展应用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观点二:主张中国应全面学习西方。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为主体,阻碍经济近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猛,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政治: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败,战乱不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 思想文化:中国封建纲常伦理、等级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西方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进步,领先于中国。 观点三:中国既要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又要学习西方的文化。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