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 【考纲要求】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 2、新文化运动; ?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5、科学发展观。 ◇ 【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4、概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出现许多新变化、新问题的关键时期,以江泽民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知识整合】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A、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 (3)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B、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主       张 特点  林则徐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书籍《华事夷言》 《四洲志》 民族英雄 器物 技术  魏 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徐继畲 《瀛环志略》   姚 莹 《康輶纪行》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代 表 主 张 特点   康有为 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群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潮流的。 君 主 立 宪   梁启超 发表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效仿西法    严 复 编译《天演论》,用进化论观点阐明变法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早期维新派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维新思潮 A、背景:a、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 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败 c、西学的不断传播。 B、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见上图表)。 ☆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 1、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 。   2、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C、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 a、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b、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促进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 (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B、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时间:1905—1907年 阵地:《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 ★、内容: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准备,壮大了革命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C、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本) ★、思想方面: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2、兴起与概况: ★、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其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前期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 文 化 运 动 前 期 后 期  内 容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迷信 宣传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注:A、“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B、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C、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学改良八项主张;鲁迅出色的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 D、新文化运动后期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因为辛亥革命及其之后反对北洋军阀的失败,使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已难以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①、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性质) 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前期最大的功绩)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③、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同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的肯定的片面性。(局限)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