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考点知识整合]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背景 (1)国内: ①政治方面: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②经济方面:经济萧条,国力衰弱。 ③阶级关系:马木路克统治引起人民不满,阶级矛盾尖锐。 ④民族意识: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涨。 (2)国外: ①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埃及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 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埃及倾销商品,使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2.改革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土地 制度 取消免税地和没收违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消除了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  经济 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工业: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的进步  政治 体制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在地方设立各级行政机构 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文化 教育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讲学,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以及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等 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军事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征兵制;按西欧国家的模式组织和训练军队;建立军事学校,培养新型军官;改善武器装备等 增强了军事实力,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  3.改革影响 (1)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奠定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2)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3)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明治维新        1.历史背景 (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2.维新内容 (1)政治: 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③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2)经济: ①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上: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5)法制: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3.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④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 ①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③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④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2.变法过程 (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2)准备: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②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历时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 作用  政治 ①颁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经济 ①颁新法: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②改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①颁新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②改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①颁新法: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②改旧制: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3.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失败原因: ①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 ④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3)历史意义: ①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②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③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④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⑥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1·江苏高考)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 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明治维新的分析综合能力。第(1)问,注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明治维新之初”,由此判断方式是“官办”,“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第(2)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了鼓励和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具体措施和必要性,“原因”可从官营企业的状况、私营企业的状况及两者的关系分析。第(3)问,要注意辩证地分析政府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1)方式:官营。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例2] (2011·浙江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改革。第(1)问,解答时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乡下”“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皇帝和皇太后‘驾崩’……通知”等。“乡下”意指农村,联系史实可知,戊戌变法对当时的农村影响较小,从而得出:戊戌变法未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等信息,由此组织答案。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最后一段文字“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意指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存在激进的、操之过急的心态,对变法结果及当时的情形估计不足。由此结合所学知识,理解“皇帝的方向”以及分析维新派扼杀了“进步”的原因。 [答案] (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备考针对训练] 1.(2012·孝感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12月,由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日本政府要人组成的日本政府遣外使团自横滨出发,途经华盛顿、伦敦、巴黎、哥本哈根、柏林、罗马等地,对欧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为期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考察。遣外使团于1873年9月归国后,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遣外使团的正式报告书。在这份报告书中,对当时的欧美社会有如下的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此等于东洋风习相反。 ——《明治初期日本关于近代文明的三大争论》 材料二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政府对待“报告书”的积极应对措施。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在遭受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开展的,但最终的结果不同。请简要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要求概括“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考查的是分析、解读问题的能力;第二小问实际上是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第(2)问考查阿里改革与明治维新的结果及其不同的原因,答题的关键点是从改革的阶级属性来考虑。 答案:(1)特征: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 措施:开展明治维新,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即“殖产兴业”;拓展海外贸易等;制定和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阿里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和不断对外扩张,遭到旧势力和人民的激烈反抗,并与英国的殖民地利益发生严重冲突。而日本明治维新既学习西方,又能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深化,改革措施有力适当,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日本与列强的矛盾也逐渐化解。 2.移风易俗往往是社会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明治政府提倡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文明,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谊舞、盖洋楼,欧化风靡一时。 ——李纯武、严志良《简明世界史》 材料三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缠足之大恶,将不惟亡其国,又以亡其种类。” ——谭嗣同 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6课 请回答: (1)商鞅在社会风尚习俗方面作了怎样的改革? (2)明治政府提倡“欧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简述维新派在移风易俗方面的措施,并作简要评述。 (4)改革与变法为什么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社会风尚习俗方面”的变革。第(2)问也要依据所学说明即可。第(3)问三段材料中的“妇人不学”“缠足”“学堂”等信息可直接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其“措施”,再从其积极意义方面加以评述。第(4)问应从政治经济改革的需要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答案:(1)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政策;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者,加倍征收户口税。 (2)改造日本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促进日本的“文明开化”。 (3)措施:兴女学、戒缠足、办学堂。评述:维新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社会风俗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社会的演进与变化;社会风俗的变革往往为配合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 3.(2012·厦门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人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然则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 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的理由有哪些? (2)你怎么理解材料二中“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解析:本题考查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分析评价能力。第(1)问,在分析材料信息时应充分利用材料的标点符号,再结合内容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实际要求回答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 答案:(1)立宪是循序渐进的;立宪会使国家安定;立宪会得到民权自由;立宪不会被野心家所利用。 (2)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4.(2011·湖南师大附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1898年秋天的北京,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唐才常等江湖力量,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推动变法。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于是慈禧迅速出击,逮捕、杀戮六君子,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选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二 改革之初,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选自《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权,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哪些看法?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史料存在着怎样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戊戌变法。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依据材料一中的“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和材料二中的“改革之初,康有为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等归纳概括;第二小问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综合考虑。第(2)问,第一小问从两本著作的“作者就是当事者”看出存在的缺陷;第二小问回答史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史料的甄别、收集等问题。 答案:(1)看法:材料一认为是由于维新派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暴动,招致顽固派镇压;材料二认为是由于对改革缺乏周全的设计;缺乏斗争策略,没有注意尽量减少对立面。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政治上不成熟,与顽固派对比实力悬殊。 (2)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影响历史的真实性。 注意的问题:要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