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复习教案(人民版必修二) 一、内容与解析: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的背景,简述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和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其原因,概括其存在的问题; 2.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原因和得失; 3.知道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目标解析 了解: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本单元概述了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至1991年苏联解体这段历史,突出了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的条件下,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特别是列宁、斯大林在不同时期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找到了一条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通常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过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它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弊端:忽视经济规律的作用,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践踏民主与法治,形成个人专断;形成个人崇拜,思想极度统一。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至苏联解体。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在本章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之障碍即本课难点;是难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二分析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 (1)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要分前期和后期,要认识到当时实行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同时也要从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认识其特殊性和“不合理性”。 (2)通过对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的分析,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和作用;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中得到借鉴: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建设。 (3)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成就和失误以及对苏联的深刻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评价社会体制和历史人物,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斯大林模式”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发挥了作用,对苏联赢得反法西斯的胜利也有很大帮助,但后来越来越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4)通过学习苏联的改革,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而是要革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社会主义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 问题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设计意图:要分前期和后期,要认识到当时实行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同时也要从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认识其特殊性和“不合理性”。 师生活动: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实施的一项经济政策。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的破坏、物资极度缺乏迫使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采取果断措施。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它使苏维埃政府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③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一政策的弊端白益显露。由于它忽略经济发展的规律,引起了农民普遍的不满,导致苏维埃的政治危机。1921年在俄共“十大”上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我们当时不这样就不能在这个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结合时代背景和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列宁的上述论点的? 我的思路:列宁的上述论断准确概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其中的“当时”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主要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协约国军队和俄国的白军联合,从远东、北方和南方同时进攻苏维埃政权;到1918年夏天,苏俄3/4的国土被敌人占领,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苏俄的粮食、原料、燃料等十分匮乏,苏维埃政权处于危急之中。“这样”是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和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功劳”则是指战时共产主义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等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住了脚跟。 问题二、苏俄新经济政策设计意图: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和作用;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中得到借鉴: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建设。 师生活动1921年苏俄根据当时国内时局的变化而制订新经济政策,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它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和政治上的工农联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性。它的重大历史意义是:①调动了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迅速恢复了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创造了条件。③其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列宁在《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中说:“农村的余粮收集制……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它是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 结合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和你的理解,与同学们议论一下:列宁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我的思路:余粮收集制曾经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在短期内取得了成功。苏维埃政权征集的粮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有力地配合了战争行动。但是,当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以后,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人民连面包、衣服、肥皂等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经常处于饥饿状态,许多人甚至死于饥饿。在这样的条件下,苏维埃政府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而且征集的不仅仅是农民全部的余粮,就连他们必要的口粮、饲料粮和种子粮也加以征集,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逐步演变为广大地区的农民骚动。1921年春天全国各地发生的农民反对余粮收集制的暴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不仅如此,农民的骚动又严重影响了工人的生产和生活,工人纷纷罢工,进而牵动着军队和士兵。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表明国内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经济危机发展成了政治危机。 (1)从必要性看:①经过七年的国际、国内战争,苏俄经济遭到演那种破坏,日用品及其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②经济困难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广大农民开始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许多地区发生农民暴乱;在城市,工人纷纷罢工;在军队,出现了水兵叛乱。③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苏俄必须实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2)从可能性看:①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②苏俄已经粉碎了帝国主义干涉,取得了战争胜利。 (3)实施该政策的意义:①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②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问题三、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评价 设计意图: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评价社会体制和历史人物,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师生活动: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制定新宪法的颁布。①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生产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②其政治特点是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高度集权。③该体制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在三十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以及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④该体制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后来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功绩: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的某些做法,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 弊端:(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3)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问题四、苏俄(联)经济政策变化: 设计意图: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师生活动 一战后苏维埃政府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克服严重的困难,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能使苏维埃政府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为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②随着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日益显露,也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的彤响,1921年俄共十大上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的需要,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③、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7年联共(布)15大又通过了逐步开展集体化的方针,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④1928年起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到1937年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支配地位。 自1918年至1927年,苏俄(联)曾经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既对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产生了极为重要而不同的影响,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深刻启示。 结合你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它们究竟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启示? 我的思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对待三个问题的态度上,即如何对待小生产者、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成分、如何对待商品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否定了小生产者、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作用,将它们从社会主义经济中根除出去,影响了经济的恢复、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办法,不考虑俄国的经济条件、人民接受能力,不要任何中间环节,使用军事手段和行政命令,企图直接使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则完全不同,它是以经济手段为主,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种间接的办法,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根本否定。 上述两种政策的实施结果表明,对于小生产者,应该关心、尊重他们的利益和兴趣,鼓励他们发展生产,引导他们向社会主义过渡;对于资本主义成分,因为它毕竟比小生产先进,所以很有利用的必要,可以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对于商品经济,应将其作为各种经济成分、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纽带,作为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结合点,通过它沟通经济发展。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以后,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3.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4.1926~1928年,主要是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5.到1932年时,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而从193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于1937年提前完成。 6.苏联在基础差、困难多的情况下,用10年多的时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病。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是一种落后的个体农业小生产。 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后来,斯大林又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3.1929年下半年,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过火的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4.1930年3月,斯大林写了《胜利冲昏头脑》,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和纠偏。 5.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资金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6.随着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高涨,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到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 问题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失误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通过对斯大林的全面了解,学习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师生活动、 成就:①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回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了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为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②十月革命后为击败敌人,巩固新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在调动物力战胜敌人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不利影响;③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一步巩固;④1925年苏共“十四大”制定工业化方针,l927年苏共“十五大”又通过农业集体化方针,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消;⑤1928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一直到1937年进行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一五”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这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失误:(1)片面强调重工业,使农、轻、重比例失衡;(2)重产轻质,效率底下,国家资源大量浪费;(3)对小农改造缺乏经验,盲目追求集体化速度,严重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发展。(4)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长期推行对经济的破坏性特别大,长期以来,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评价:苏联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这种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长期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严重影响了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最后成为东欧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实践过程,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失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成就,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此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德国、法国、英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结合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思考: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我的思路:苏联人民在基础差、困难多的情况下,用10年多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到100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不仅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而且建成了6000个大型工矿企业,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石油、采矿和运输等重工业部门都有很大发展,既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包括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大型农具,同时也加强了国防力量。此外,随着重点开发东部地区,沙皇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得到初步改变;全国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升,生活水平相应地得到提升。可以说,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提高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全世界的声誉,同时为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和宝贵的经验。 但是,由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病,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致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问题六、关系“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表现及评价 设计意图: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师生活动: ①形成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②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③形成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威胁;本国国情和传统的制约;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①经济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 ②政治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3、评价“斯大林模式” 利:使苏联国力增强、国民素质提高;对资本主义国家起了借鉴作用;为取得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①政治方面: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缺乏对干部的监督;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经济方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企业利润下降,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成为以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重要原因。 .在苏联,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领导和管理。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都是提前9个月完成的。 结合上述内容和有关课内外知识,谈一谈:你怎样认识苏联当时实施的五年计划? 我的思路: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领导和计划管理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发展,因此五年计划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说,苏联实行的国民经济计划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言,具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苏联在实行计划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已经开始暴露,主要表现为:第一,国家对计划管理无所不包,统得太死。国家对所有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都下达计划指标,对生产、流通、分配领域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而且计划都具有指令性,强制执行;地方和企业的必要自主权几乎都被剥夺殆尽,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第二,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特点缺乏正确认识,片面强调国家计划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使国民经济缺乏自我调节的应变能力,使企业缺乏充沛的活力和动力,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需要,经济效益低下,社会财富浪费严重。 1.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是在实现工业化建设、进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主要表现: (1)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一种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包揽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等,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2)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 (3)推行个人崇拜,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思想理论上只有一种观点,学术文化上只有一个学派,艺术创作上只有一种风格。 4.历史影响: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 (2)政治上,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3)思想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问题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为什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通过对斯大林的全面了解,学习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师生活动: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苏联在政治、经济方面问题成堆,可以说他是在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时刻上台执政的。苏共此时把改革提上日程是对的,而且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把注意力放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戈尔巴乔夫不顾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一上任就提出一个“加速战略”,结果导致农轻重比例进一步失调,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接着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又犯了更大的错误:轻率地把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由于政治改革和方法的误导,导致历史严重倒退。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标,在于“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因此,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改良的资本主义,是与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用这种思想反映指导改革,必然失败。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的后果是:造成了否定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 1989年以后,一些加盟共和国分离倾向越来越严重,1991年“八一九“事件的失败,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实际上已经解体。(1)历史原因:苏联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很多问题。 (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3)外部原因: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依赖通过各种渠道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和平演变”战略终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苏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 问题八、苏联的解体,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苏联的改革,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而是要革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社会主义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的特点 师生活动: 从苏联的解体中,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社会主义各国最大的外部敌人。 (2)改革必须彻底,要注重民主政治的完善,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很好地处理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问题。 由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后到戈尔巴乔夫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体制实行根本改革。 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中指出:“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结合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的转变,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尼克松的这段话的? 我的思路:尼克松的这段话表明他看到了苏联存在的思想问题,实质上是主张从思想角度实现对苏联的和平演变。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指导思想的转变无疑是这一主张的实现。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首次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标志着苏联的改革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完善社会主义转向更新社会主义。1990年2月和3月,苏共中央先后两次召开中央全会,中心议题是革新党,主张把苏共建成人道的民主的社会民主党。建党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指导思想上,不强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奋斗目标上,提出实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想;党政关系上,苏共要从国家管理体制中退出来;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上,主张政治多元化,允许多党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组织原则上,革新以往的民主集中制。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声明和新的苏共党章,正式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这样,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就不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和理想,而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的系统目标模式,“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终于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而使苏共和苏联背离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问题九、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设计意图: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社会背景、大致经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生活动: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3.赫鲁晓夫改革: (1)农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2)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的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政治: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4.赫鲁晓夫改革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1.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2.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经济体制基本上原地踏步,政治生活保守气息浓重。苏联陷入困境。 4.继勃列日涅夫之后,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短暂执政,无法挽救苏联的衰败趋势。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曾经说过:“(波列日涅夫)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结合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格·阿·阿尔巴托夫的上述论断的? 我的思路:波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保持行政管理方法的前提下,突出经济方法,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以利润为中心,加强经济刺激。应该说,他的这些改革措施尽管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但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使苏联的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波列日涅夫过于追求稳定,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实行了如下的措施: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国家计划无所不包;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不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限制私有制经济;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生产资料原则上不是商品。这些改革措施实质上是在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管理体制下采取的一些修补措施,没有真正解决如何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问题;同时对于利用价值规律、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上继续采取基本排斥的态度,从而使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趋于停滞,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也持续下降:1971~1975年为7.1%,比五年前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到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加2.8%;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1971~1975年仅为0.8%,1976~1980年为1.9%,1982年为1%。 问题十、莫斯科落日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学习,充分认识重大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明确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师生活动: 1.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2.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政治上,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3.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4.1991年8月,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党内一些高级干部对此强烈不满,发动了“八一九”事件。 5.“八一九”事件之后,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 6.1991年12月8日,“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告成立;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 7.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降落;次日,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 赫鲁晓夫的高级顾问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认为:“赫鲁晓夫备受斯大林的青睐,却成了摧毁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勇敢而伟大的人物。”苏联著名史学家梅德韦杰夫也说:“赫鲁晓夫不肯承认他的许多创举的失败,而且一再地错上加错。”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你所掌握的课外知识,谈谈: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我的思路:赫鲁晓夫的改革涉及了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领域。从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看:(1)经济体制改革,使整个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改革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农业方面,盲目追求“大”和“公”,扩大农庄规模,大力发展国营农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没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不顾客观条件,大规模开垦荒地和提倡种植玉米,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土地荒漠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工业方面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政治体制改革纠正了斯大林时期某些最突出的弊端,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限制保安机关的权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改革干部制度,从而使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但赫鲁晓夫把一切都归罪于斯大林,片面简单地否定一切,妨碍了人们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3)在外交领域采取的措施,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但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仍采取粗暴的方式干预他国内政。 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改革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某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的改革措施带有明显的应急性、局部性和肤浅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五、课堂小结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制度,如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形成既是一种历史选择,也是社会制度及体制的一种质的进步。其次,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有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有着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再次,斯大林模式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增强,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对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也起了重大作用。最后,斯大林模式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