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内容]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习要求] 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 基本 要求 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感受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说明  “人生而平等”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 学习 要求 知道薄伽丘、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发展 要求 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说明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主要作品”本课教材中没有涉及,学习中要予以补充。 “古典文化的‘再生’”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专制下的启蒙 基本 要求 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百科全书派、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说明 要注意结合本专题第四课的相关内容。  第四课 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 基本 要求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说明 要注意结合本专题第三课的相关内容归纳“卢梭、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会考标准] 知 识 条 目 考试要求   合格 优秀  ▲2.神权下的自我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②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物 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 a a b ? a b b  ▲3.专制下的启蒙 ①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②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 ? a a ? b b  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 b? ? c   第一讲 蒙昧中的觉醒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 结合时代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智者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即美德”的观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西方思想史上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产生:智者运动 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成熟:启蒙运动 实质:是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实践的历程。 核心:人的地位和内涵的变化。 主线:人,包含“人”在各时期地位的变化;各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时期为达到对“人”的目标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及活动。 “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一、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 “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 智者的概念: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雄辩术:争辩的艺术 修辞学:说话的艺术 1、原因(联系必修一希腊民主政治) 希腊工商业发展 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平民地位提高 个人主义的成长(公民的基本素养)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面对这种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在社会生活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试图从实际出发去研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的问题。 2、智者言论特点 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注重实利。 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3、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 它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但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它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 4、意义 积极:智者运动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消极: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苏格拉底 1、生平 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同时代的人,但不属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一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有“西方孔子”之称,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的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2、思想主张 (1)道德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美德即知识。 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2)理性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应该研究人及其社会。“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认为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改善自己的灵魂。 “认识你自己”闪耀着理性的光亮,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 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3、主要意义 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苏格拉底的人格魅力: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比较 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异: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三、人生而平等——斯多亚学派 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西塞罗、塞内卡等 3、斯多亚哲学内容: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 代表观点: (1)“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2)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符合理性的; (3)人类社会也具有理性; (4)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从而得出人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4、意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归纳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尊崇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言必称希腊”也说明了古希腊先哲的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同时代的大思想家,结合他们生活的时代特点,两人对道德的追求,比较他们道德说教的异同。 时代特征:孔子: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苏格拉底: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道德要求:孔子“仁”“礼”“为政以德;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认识你自己” 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 知识与能力 知道薄伽丘、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背景、性质 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 一、文艺复兴 1、时间:14—17世纪 2、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4、发源地:意大利 (1)原因/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上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繁荣。一些城市共和国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有雄厚的财力,这就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 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是文艺复兴的阶级基础。 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意大利本来就是古代罗马文化的发祥地,而西欧中世纪社会动荡之时拜占廷、阿拉伯保留了一些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意大利一些城市在与他们的联系中,重新得到了古典文化典籍。) 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原因。 (2)主要成就 时期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地位  最早 文学 但丁 《神曲》 文艺复兴的先驱   绘画 乔托  欧洲绘画之父  早期 文学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 薄伽丘 《十日谈》 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鼎盛 绘画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美术三杰   雕塑 米开朗琪罗 《大卫》    绘画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新航路开辟后,引发“商业革命”,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刺激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由此使得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迅速扩展至西欧诸国。 5、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大文豪,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6、评价 (1)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反神学世界观的运动; 第二,它促进了近代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第三,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缺陷 不愿走同宗教改革的道路,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资助,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另外,虽然文艺复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古代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也保存下来。 二、宗教改革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同时,西欧在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中,还发生了一场重要的运动,这就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在时间上,与文艺复兴的后期相重叠。 1、时间:16世纪 2、性质:是16世纪席卷欧洲的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运动,更是一场政治运动。 3、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要求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阶级力量:新兴资产阶级形成,他们成为宗教改革的主力和领导力量。 理论武器:人文主义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向教会权威的挑战,特别是“太阳中心说”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社会根源: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 经济上,天主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还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利用各种手段搜刮钱财;政治上,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最高的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俗界各国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思想上,教会还占据着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用神学理论为封建统治辩护,使封建制度神圣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导火线:当时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勒索,激怒了德意志人民。 4、发源地:德意志 5、代表人物、贡献: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 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因信称义”。 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 最高权威来自于《圣经》, 而非罗马教会。 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6、形式: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7、历史意义: 打破了基督教在欧洲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西欧人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 相同点:兴起的背景相同,都是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兴起而出现;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斗争,尤其是反封建教会;兴起后都迅速扩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点: ①从背景上看,宗教改革还与西欧各国复杂的社会矛盾有关,并且各种社会力量都将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教会,这是文艺复兴所不具备的。 ②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文化思想领域里开展和进行;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切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 ③从运动的内容、形式及群众基础上看,文艺复兴以反对神权、发展个性即人文主义为核心;宗教改革强调服从,承认神的存在,要求建立新教,即以神学异端为核心。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文艺复兴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以各阶层参加为代表的民众运动,宗教改革过程中引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德意志农民战争。 ④产生的历史作用。文艺复兴运动建立了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美学理论、哲学体系和科学的学科体系,使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了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同时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可见,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 联系:①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条道路上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②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第三课、第四课 启蒙运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百科全书派、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归纳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及其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百科全书派、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教学难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 一、历史背景 1、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严重地阻碍。(根本原因) 2、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4、新航路的开辟。 5、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概况 1、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 2、主要内容 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旗帜)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对象) 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目标) 消灭封建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教会权威(任务) 3、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自然法则(规律),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受自然法则支配,而不是神的支配。这种自然法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便是理性。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否定。同时认定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而人类的未来一片光明。进步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 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可见,这种思想完全是针对“中世纪只知道的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的”。 4、实质 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思想家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5、各思想家主张 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发展高潮在法国,最后扩展到德、荷等国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兴起 英国 霍布斯 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洛克 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  高潮 法国 伏尔泰 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提出了三权分立原则;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狄德罗 用《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  扩展 德意志 康德 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  ☆霍布斯(1588~1679)Hobbes,Thomas 英国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但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的加或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著有《论物体》、《利维坦》、《论人》、《论社会》、《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等。 ☆约翰·洛克(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 John Locke 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著有《论宽容》1666、《政府论》1685、《人类理解论》1690、《关于教育的思想》1693、《圣经中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的合理性》1695。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他主张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他的政治理念也深远地影响了美国、法国、英国以及其他的西方国家。洛克还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三种,认为行立法机关应当高于行政机关,防止专政。这方面的理论由后来的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继续发展,并对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政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 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伏尔泰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制。 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 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1748年,他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其中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各·卢梭)(1712.6.28——1778.7.2) 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D.狄德罗(1713~1784)Diderot,Denis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 ☆百科全书派 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是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它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流派,因参加编纂、出版《百科全书》的活动而得名。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6、启蒙运动的影响 矛头直指两恶(教权、专制),启迪思想,动摇封建统治,动员法国大革命; 提出科学完善的制度模式,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传遍欧、美、亚(中、日),成为改造旧制最伟大思想武器;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工业革命后改造世界两大利器之一(法国启蒙精神,英国工业革命)。 ☆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精神 1、兴起原因 直接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剧变,资产阶级需要强烈抒发个人情感。 2、时间: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叶 3、创始人:卢梭(浪漫主义之父) 4、卢梭的浪漫主义主张:理性是有限的,崇尚情感;知识的进步的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5、广义浪漫主义的含义 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它本身的特点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像的和情感的。它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和背景,描写、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 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过分的理性必然导致非理性,浪漫主义是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叛;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二者有机结合使人文精神走向成熟。 6、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浪漫主义指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它凸显了人的个性和情感;它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它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让人们对待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当然浪漫主义可能带来个人主义膨胀、对现代科技的排斥等消极影响。 ☆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时期 主要内容 意义 作用  希腊的 人文 主义  从研究“神”到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萌发人文思想)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文艺 复兴 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宗教和神学 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人文思想发展)   启蒙 运动 提倡“理性” 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 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 (人文思想发展完善)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相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