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二节的内容,其核心是人民教育在建国初期、十年文革与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成就,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结合这三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得出其经验教训。学生已经学过必修1与必修2中的相关背景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本课内容在学科中不是很重要,所以是本学科的次要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结合背景理解记忆,从中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认识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2、目标解析: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就是要知道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摧残;改革开放后三个面向和教育立法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2)认识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就是要要了解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改革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这道理过于抽象,难以具体把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融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关键是化抽象为具体。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背景、措施及作用、结果? 设计意图:掌握新中国初期教育的基本情况 师生活动:学生看阅读归纳总结 问题1:背景? 新中国成立,政府重视;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国内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要彻底改造旧中国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 问题2:具体措施及作用? (1)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表现: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作用:教育领域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实现了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2)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 提出: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作用:这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措施: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两种劳动制度(工厂机关八小时、半工半读)。 多种形式办学 问题3:结果如何? 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例题一: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D)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 问题二:说一说“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设计意图:了解文革对教育的摧残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师引导总结 问题1:什么是教育革命?“文革”对教育冲击表现? “教育革命”:领导体制: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校; 教学体制:“开门办校”,缩短学制; 高校招生:招工农学员,办“七二一”工人大学。 表现:各地大中学校停课,教学秩序混乱,初期,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校停止招生(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问题2:“文革”对教育的影响? “文革”十年,教育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例题二: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B)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解析:A项为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B项体现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项是1952年,是服务于“一五计划”的;D项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例题三:下列对“文革”中的教育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此次“教育改革”开始于《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的发出 B.此次“教育改革”严重依附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 C.此次“教育改革”给知识青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D.此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问题三:新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设计意图:掌握新时期文教事业繁荣的原因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下: 问题1:原因?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政府对教育界进行了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 2、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国家把教育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3、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的推动。 问题2:经验教训?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变式问: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基本内容及意义? (1)提出背景:①“文革”结束,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 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②恢复高考及教师地位的提高。 ③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④十三大后,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⑤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2)主要内容: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 ②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意 义:①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例题四: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解析:只要抓住本题的时间条件“20世纪90年代”即可判断,A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应排除;C是1983年提出的,也应排除;D是1956年提出的,也不符合时间条件,也应排除;只有B是1995年提出的,符合题意要求,故选B。 问题四:分析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设计意图:了解科教兴国的原因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归纳 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五、目标检测题 1.邓小平:“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以下哪个选项最能体现邓小平看待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C) A.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 B.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国防建设的基础 C.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D.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2.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受到抑制,许多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己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B) 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3.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C) A.推进近代文化的发展 B.揭示社会矛盾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C.讴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风貌 D.歌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新成就 4.美国作家费正清曾在他的著作《美国与中国》中写道:“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B)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5.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D) A.高等教育 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 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六、本课小结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