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单元内容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较完整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在学习时,可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即要把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与同时期西方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蒙昧中的觉醒,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或关键)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要结合背景材料,在弄清人文主义的内涵的基础上理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与斯多亚学派的思想实质。(本课标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首先应将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含义给学生解释清楚。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本课属世界古代史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从知识的衔接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可让学生复习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专题的内容,并根据《基础梳理》进行预习。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可指导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美德即知识等重要概念的理解。本课与专题六和专题七紧密联系,且现实性意义很强,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的重点是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人文精神的高度结合历史背景与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具体进行分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智者运动。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 (2)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3)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目标解析: (1)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就是指要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就是要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 (2)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就是指要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就是要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3)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指要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其理论性强且比较抽象,这对高中生来说难以具体把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精选典型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其中关键是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智者运动的三个阶段? 设计意图:全面了解智者运动的发展历程 师生活动: 活动一、第一阶段: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1.产生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 2.背 景:⑴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 ⑵希腊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性 质:是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4.探讨问题:探讨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 5.智者含义: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6.言论特点:⑴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⑵注重实利。⑶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 7.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⑴思想核心:人是万物的尺度。 ⑵评 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⑶作 用:启蒙作用。 问题1: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设计意图:唯物地分析智者学派产生,智者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 例题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C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问题2:什么是“智者”和“智者运动”?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张? 智 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智者运动:指大约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 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主要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问题3: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与以前的哲学家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理解:第一层:从自然存在的角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确立人的尊严和权威。第二层:从社会存在的角度,强调人的自由、独立,确立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消极:它在将人置于世界的社会中心的同时,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在今天来看,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不能过于自以为是。 例题二: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突出表明了(B)  A.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C.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 D.古希腊城邦制度的高度发达 例题三:智者研究的中心内容是(D) 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B.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 C.研究“神”的本质 D.“人是万物的尺度” 活动二、第二阶段: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1.研究范围:道德哲学。 2.教学方法:诘问术(“助产术”) 3.重要主张:⑴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 ⑵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 ⑶“认识你自己”。(他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⑷“美德即知识”。 4.被判死刑: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5.评 价:⑴马 克 思:“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⑵德菲尔神谕: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 ⑶启蒙思想家:把他视为先驱和战友。 问题1: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比较 设计意图:探究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如下: 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异: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问题2:苏格拉底与孔子是同时代的大思想家,结合他们生活的时代特点,两人对道德的追求,比较他们道德说教的异同。 设计意图:探究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师生活动:引导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 时代特征:孔子:奴隶社会瓦解,诸侯争霸;苏格拉底: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道德要求:孔子“仁”“礼”“为政以德;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认识你自己” 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例题四: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D)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例题五: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他就要求犯人教他唱。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他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这里体现的思想是(C)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 D.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 课堂所用资料: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助产术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活动三、第三阶段: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 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创 始 人:芝诺(因他在斯多亚画廊讲学而被称为斯多亚学派) 3.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等 4.哲学划分:⑴哲学划分: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三部分,其中以物理学和伦理学最重要。 ⑵物 理 学:即自然哲学,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逻各斯。 5. 逻各斯思想: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 ⑴逻各斯是主宰、产生、统治一切自然形态本源的实体和动力。 ⑵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⑶人与自然都产生于最高理性(逻各斯),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得出结论:人人生而平等 6.历史意义:⑴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类生而平等理论。 ⑵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问题1:主要思想家思想比较 代表人物 哲学范畴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  普罗塔戈拉 认识人与社会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斯多亚学派 人与自然、 人与人的关系 人人生而平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问题二:归纳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设计意图:培养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正确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尊崇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问题三: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设计意图:了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深远影响 师生活动: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言必称希腊”也说明了古希腊先哲的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例题六: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这说明斯多亚学派(C) 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 B.提倡解放与释放奴隶 C.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人文思想 D.其自然法理论是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 五、目标检测题 1.西方思想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中第一次是在 ( C ) A.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希腊 B.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罗马 C.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希腊 D.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罗马 2.下列人物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先驱的是( B )   A.梭伦 B.普罗塔戈拉 C.克利斯提尼 D.芝诺 3.“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D ) A.美德的本性是知识 B.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C.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 D.美德和知识完全是一个概念 4“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提出后,成为了后来 ( B ) A.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理论 B.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C.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D.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战斗武器 5.苏格拉底的思想和18世纪启蒙思想极为相似的一点是 ( D ) A.对宗教崇拜进行批判 B.人是生而平等的 C.注重实利和追求功利 D.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万物都又复 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取他所需要的营养。 材料二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 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 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他主张人不应该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要“认识你自己”,就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请回答 (1)泰勒斯提出的观点的意义是什么? (2)同泰勒斯相比智者学派的研究方向有何变化?应怎样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3)在哲学思想上,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①冲破宗教神话对世界的解释。 ②哲学研究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变为认识社会和人生,进一步冲破宗教神话。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否认世间的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具有局限性。 ③苏格垃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方面,他与智者是一致的。 六、本课小结 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苏格拉底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本课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 (2)先哲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动力,也是丰富我们思想的无尽源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