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考点知识整合]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1.产生背景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2.“中体西用”思想 (1)内涵:坚持以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伦常名教”为治国之本,在这一前提下,再学习利用西方近代在科技文教等领域先进的东西。 (2)指导实践: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思想 (1)早期维新派:超越“中体西用”界限,认为“君民共主”制度最好。 (2)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①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君主立宪、“托古改制”“三世说”用孔子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和合理性。 ③编译《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主张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 ④设立“制度局”作为指导全国变法的中枢机构。 (3)梁启超的民主思想:民权思想更加突出(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相结合、“伸民权”和“广民智”相联系);接受卢梭的启蒙思想。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想 (1)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①形成三民主义思想体系,其中民权主义最能体现他的民主思想。 ②结合中国实际,对西方民主政治加以改造,形成“五权分立”方案。 ③民族、民权、民生之间联系密切,主张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2)章炳麟、陈天华、邹容传播革命思想,宋教仁绘制共和蓝图。 5.康有为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比较 (1)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2)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孙中山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6.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比较 (1)都吸收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在民权思想方面都比较突出。 (2)梁启超没有突破君主立宪的思想,而孙中山则明确提出民主共和主张,比梁启超进步得多。  民主和专制的较量      1.建立共和的斗争——辛亥革命 (1)背景: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清朝专制统治陷入空前孤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有很大发展(革命思想、革命政党、武装起义)。 (2)成果: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目的:为了建立共和制度;为了限制袁世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借鉴美国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主权在民”)、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政体(总统共和制、责任制内阁)、政体原则(三权分立)。 ③性质和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④意义:否定封建专制;有现实针对性;体现资产阶级施政原则和宪政意识;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推动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2.维护共和的斗争 (1)“二次革命”:1913年为反对袁世凯专权而进行的斗争,以革命党人的失败而告终。 (2)“护国运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锷组织护国军,“洪宪帝制”失败。 (3)“讨逆运动”: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组织讨逆军。 (4)护法运动: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借助西南军阀势力举兵北伐,结果失败。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1.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1)独裁统治的建立: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928年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 (2)独裁统治的巩固:建立特务组织、制定反动法令、用宪法形式确立。 (3)抗战时期的独裁统治: ①保甲制度、一党专政、特务统治相结合。 ②抗战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皖南事变”。 2.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1)内容:民主选举、宪政运动、“三三制”政权。 (2)意义: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3.两种命运的抉择 (1)专制、内战、一党独裁的命运: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企图掀起新的反共高潮,召开国民党“六大”,拒绝建立联合政府。 (2)民主、和平、联合政府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批判《中国之命运》、回击反共高潮,召开中共七大,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1.背景 (1)国民党借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争取时间准备内战,欺骗人民。 (2)召开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3)制造血案(“校场口血案”“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五二○血案”),镇压民主运动。 2.人民民主运动 (1)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①和平斗争:重庆谈判和参加政协会议。 ②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③在国统区建立第二条战线,领导学生运动(如“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 (2)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国民主同盟的解散和重建,与国民党决裂。 3.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1)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 [高考经典感悟] [例1] (2012·山东高考)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第(1)问,可以从对内稳定局势、对外避免干涉等角度解答;第(2)问,“说明”重点从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的后果来回答。 [答案] (1)他们认为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干涉。 (2)没有真正实现。 袁世凯践踏民主,实行独裁,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袁世凯取消共和,复辟帝制。(或答出两条具体史实也可) [例2] (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主要从国民政府的权力来源和人员组成两个角度分析;第(2)问,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材料二则反映了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愿望,由此判断“变化”;“原因”可以从力量对比、人民愿望、国际因素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 (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的制约。 [备考针对训练] 1.(2012·海南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诿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 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立宪派的主张和作用。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立宪派的主张,结合清朝“新政”“预备立宪”回答其背景。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和责任制政府。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与革命党论战。 (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 2.(2012·南昌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什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 ——摘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 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梁启超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问,关键信息是材料出处的小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可知是武昌起义爆发十周年,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时注意分析材料的句子,逐句分析,抓住要点。第(2)问,回答二者的性质时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要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来回答,主要包括经济方面和思想方面。 答案:(1)年份:1921年。 意义:粉碎列强统治中国的企图,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激发民族民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2012·淄博一模)2012年2月12日,是清帝退位100周年,溥仪成为中国的末代皇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1912年中华民国参议院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留居故宫。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引起反响。 孙中山:“复辟祸根既除,共和基础自固。” 胡适:“我是不赞成清室保存帝号的,但清室的优待乃是一种国际的信义,条约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正,可以废止,但堂堂的民国,欺人之弱,乘人之丧,以强暴行之,这真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王东成(现代文史学者):(此事说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个契约精神的流失,这种契约精神的流失,使中国历史形成了以“权谋”为特色的厚黑学。 (1)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三人对“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一事的态度及其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冯玉祥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的历史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斗争。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各自观点:支持、反对。理由在材料中不难寻找到。第(2)问注意时间1924年,因此要从国民大革命时期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 答案:(1)孙中山支持,认为有利于消除复辟祸根,巩固共和。胡适反对,认为违背国际信义。王东成反对,认为违背契约精神。 (2)国民大革命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全国革命形势高涨、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影响等。 4.(2012·威海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 ——《国民党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四 《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上有哪些派别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探索活动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巩固共和”与“专制”进行了哪些较量?这种反复较量说明了什么?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4)材料五与材料三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有哪些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斗争。第(1)问注意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和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为救亡图存而作出的努力。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戊戌变法推动了国人的觉醒,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2)问辛亥革命成果被篡夺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了反对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这些较量说明民主发展的曲折性。第(3)问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和实质,可根据材料分析来回答。第(4)问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可根据材料分析和所学来回答。 答案:(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精神将激励后人为实现真正的民主继续斗争。 (2)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说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主要变化:每项权利均加了限定,即在法律范围内。实质:增加了在法律范围内的规定,而制定法律的权力不掌握在人民手里,所以这是一部体现专制的宪法。 (4)主要进步:①明确取消民主权利的各种限制;②享受民主权利的范围扩大;③人民的民主权利增多。(答出2点即可)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