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概念的内涵把握不准 1)失误探因 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程度。解答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不能全面掌握其特定的含义和构成的基本要素,更不能理解历史概念所体现的历史本质。 2) 纠错蓝本 【例1】 (2012·苏北四市期末)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爷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解析] 本题隐性考查对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这一概念的认识,易错选B项或D项。错选B项的原因在于只看到了材料所体现的表面现象,而未认识其本质;错选D项主要是没有从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太平天国本质上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 它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这决定了他走的还是封建等级制度这条珞。另外从“在耶稣之下”“按照各自的行序”等可知选择C项。 [答案] C 3)走出误区 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特有属性,即是什么。高考对历史概念内涵的考查的标志性的语言往往是“标志”“性质”“特点”“反映了”“体现了”等。一是用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二是用逻辑推理法。将题干与四个备选项逐一对照,对两者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选出最深刻、最本质、最广泛的选项。三是定性分析法。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内容,对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进行界定,分清是政治概念、经济概念等,做出判断。 4)成功应用 【例1】.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十年颂歌》中写道:“我们难忘的/一九五八呵/我们的/千万座川、高炉/烧起来/烧起来/看我们/几千万/钢铁大军/伟大的创举 ——‘小土群’!”这首“颂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一五”期间的工业化建设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对概念的外延缺乏有效的界定 1)失误探因 历史概念的外延有一定的范围界定,高考历史试题对这类问题的考查往往运用组合或否定的方式,解答出错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一类或多个概念的综合理解或者界定不准确。 【例1】 (2012·常德质检)“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辛亥革命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解析] 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在于混淆了封建帝制与封建专制统治的内涵和外延,封建帝制只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其中一个体现,两者不能等同。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把民主主义提高到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体现了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材料中侧重思想的变化,A、B两项强调的是政治意义;C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2)走出误区 对概念外延的把握,首先取决于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同时,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根据其概括的范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性,根据概念的等级作为推理依据,凡是在等级上高于或低于考查概念的选项,都可排除。 3)成功应用 【例1】.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 )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3、对概念的时空定位不准确 1)、失误探因 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都是确定的,即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如果对历史概念的解答缺乏准确的时空定位,很容易造成误判。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时空因素出现混淆所导致的。 2)、纠错蓝本 [例1] (2012·天津市河东区一模)从17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列强为拓展商品市场,加快对外殖民掠夺,使亚非拉地区很多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伴随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天津被迫对外开埠通商。这一情况出现在 (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解析] 本题易错选C项,主要在于缺乏对《天津条约》的准确记忆。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5'两白银。 [答案] B 3)、走出误区 解答该类试题,主要采用定量法,就是对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进行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间、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成功应用 [例1] .某历史论文中主要有“‘萨凡纳’号一—首艘横渡大西洋的轮船”“林则徐——没落王朝的守卫者”“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倡导者”“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处于世界的中央”等章节。据此判断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大清王朝的没落 C.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D.大英帝国的崛起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