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1)王位世袭制: a.创立---禹死后,启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意义----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从此“公天下”变为“ ”。 (中国早起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商朝设立参与商王决策的 、 。地方-----在地方,封方国首领为“ 、 ”等。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分封制: a.目的--- 。 b.内容: ①周王把 和 分封给 、 、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王室。 ②诸侯的义务有: 、 、 、 。 ③诸侯的权利有: 、 、 。 c.作用: d.衰落 :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同时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逐渐衰落。到 ,分封制完全瓦解。 (3)宗法制: a.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 、 和 继承上的矛盾。 b. 概念:是用 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c. 内容:最大特点(或核心内容)是 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d.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   。 e. 作用及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 和 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传统。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秦朝统一: 年 ①秦国先后灭掉了 六国 ②秦国能统一全国的最重要原因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 ③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 的 王朝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中央政治制度: a.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b.中央官制:秦朝设    、      、    三个最高官职。(   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        、          和      。太尉是负责全国    。    之下还有九卿。)  B、地方政治制度: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出现在      时期) 郡县制的特点是:郡县的长官由    直接任命,官位不世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 的控制 * 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 郡县制  实施的条件 (1)与宗法制相联系 (2)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1)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2)按地域划分  官吏的产生及权利 (1)诸侯王位世袭 (2)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1)官吏由皇帝任命,官位不世袭 (2)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地位及影响 (1)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 (2)容易发生为格局势力 (1)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2)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3)作用和影响: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字等)以及对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秦朝的短命而亡。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 , 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①汉代: 汉初:实行“ ” 并行 地方权力增大,威胁中央,出现了“ ” 汉武帝:颁布“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唐朝:唐中后期,地方设立 出现 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③北宋: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a军事上: b行政上: c 财政上: ④元朝在地方实行 :除 、 、 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它设立行省,行省之下分别为 、 、 、 ,边远民族地区立 。 行省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加强 ,巩固了 ,行省制度是 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①汉代: 汉初:丞相权力较大,集 、 、 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设立 、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隋唐:实行 ,该制度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确立完善于唐朝。 A、主要内容: 中书省( ) 皇帝——“ 三省 ” 门下省( ) 尚书省(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B、特点: 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C、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③宋朝:最高行政机构是 ,权力较大。 设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有: 设 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 分宰相财权。 ④元朝: 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 。 (3)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 A、汉朝:主要实行 ,主要内容以 等品行为主。 B、魏晋南北朝:选官主要采用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重视门第,控制权掌握在 手中,使得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做到高官。 C、科举制: a、 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b、隋炀帝时,增设 ; c、唐宋元:完善科举制; d、作用和影响:该制度重视考试成绩,有利于打破 ,扩大 ,提高 ,加强 ,为历朝沿用。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封建社会处于晚期 (一)明朝: 明太祖时: 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 ,权分六部 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设立“ ”——是皇帝的顾问、咨询、内侍机构。 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 *对内阁的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 的 机构。阁臣的升降由 决定, 职权的大小依 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取决于 的批红,不能制约皇权 (二)清朝: 皇太极: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并使用“议政王大臣会议 ” 皇权受制约 康熙帝:设南书房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 、 三足鼎立。 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雍正帝:设军机处 职 能:跪受笔录,传达意旨,承旨办事 。 意 义: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 。 *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包含的两对矛盾: (2)、形成的原因: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 法家思想的影响 (3)、核心(本质特征): (4)、发展趋势: (5)、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 、领土完整和社会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 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和民族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政治腐败 ②经济上,阻碍 和 的发展 ③思想上,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 ,阻碍科技的 ④外交上,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 同时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希腊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即“ ”,其特征是 , 。这一特征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经济条件:雅典奴隶制工商业发达 (3)、阶级条件: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出现,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 2、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根据 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为最高权力机关, 各级公民均可参加 内容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建立 法庭 废除 制 作用:改革动摇了 ,保障了 ,为雅典民主政治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确立起民主政治 a、建立十个 ; b、设立 ; 内容 c、成立 ; d、继续扩大 的权力; e、实行 法。 作用:改革基本铲除了 ,雅典的民主政治 起来。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a、所有 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b、改革公民大会 表现(或内容) c、进一步扩大 的职能; d、 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e、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公民发放 ; f、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发放 “ ”。 作用: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 ”。 3、评价: (1)、实施民主政治的目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2)、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对广大奴隶专政的政治制度。是少数人的民主 (3)、特点: 、 、 、 (4)、影响:积极方面:①雅典民主为近现代 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消极方面:①雅典民主仅限于 ,对 、 、 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 ②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易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4、灭亡 (1)时间:公元前338年,希腊被马其顿王国灭亡。 (2)原因:a雅典民主制的自身局限所致 b城邦之间的战争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民主必然灭亡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历史:公元前509年, 建立起来; 年,罗马帝国建立。 至 ,罗马帝国控制欧、亚、非三大洲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民族。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形成阶段(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上): (1)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多由贵族担任法官,常常 地解释法律,保护 利益,损害 利益。 (2)成文法(前5世纪中期): ①背景:平民反对 的斗争 ②诞生的标志:《 》的制定 ③特点:内容 ,条文 。 ④评价: A 进步性:贵族不能 解释法律, 利益得到保护 B 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 的习惯法 (二)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的变化上): (1)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境内的 。 (2)万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 。 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 。 (三)完备阶段: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组织法学家编成了《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评价罗马法 (1)罗马法制定的目的:为了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 (2)作用: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 ,保护了 ,缓解了 ,稳固了 , (3)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 的法典,影响深远。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法律。作为 、 的有力武器。 (4)局限性: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640—1688年) 1、背景 ①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 发展 ②阶级基础: 和 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在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政治基础:斯图亚特王朝的 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 制 ,同国王展开斗争。 2、完成:1688年的“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确立: 1、 标志:1689年的《 》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 的权力,保证议会的 权、 权等权力。 君主权力受到 严格制约 (2)影响 议会权力不断扩大, 日益超过 权力, 国王 标志着英国 确立起来 2资产阶级代议制: (1)议会由选举产生的 组成,代表 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 (2)作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 领导,以防止 。 3、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以后, 资产阶级兴起, 要求获得更多 (2)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 ,大大加强了在 中的作用,为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内容: 1、国王: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 ”地位;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国家的最高 机关。 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3、首相 职能:有权提名 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 大权,通过议会掌握 权 (英国第一位首相是 ) 4、内阁:由 提名,经国王任命而组成,首脑是首相。名义上对 负责,其实是对 负责。内阁成员 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 ,要与首相共 。 (四)、作用及影响: 1、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各派可通过议会竞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政体模式。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国1787年宪法 (一)、建立原因和条件: 1、前提条件: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主要原因:独立之初的美国的邦联制使形势很严峻(中央权力较弱,各州的权力很大,邦联制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受阻。) 3、理论来源: 受启蒙思想家 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二)、制定: 。 1、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行 制 联邦政府拥有 、 、 、 大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避免过度集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家权力的分配 立法权:由 和 组成的 掌握 A 三权分立 行政权:由 掌握 司法权:由 掌握 △参议员由各州 选出,每州 名,任期 年;众议员由各州按 选出,任期 年 △总统:由 间接选举产生, 是国家 、政府 和军队 , 对 负责, 每届任期 年, 任期一般不超过 届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 提名, 批准,终身任职 B 互相制约: 2、评价: (1)积极意义: ①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 ②“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2)局限性: 允许 制存在,存在 歧视和 歧视(歧视妇女) 3、实践:1789年, 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两届任满后,坚持不再参选,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 届的先例。 二、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过程: ①19世纪20—30年代初:美国两党制 的重要时期 ②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的 局面形成 ③1860年以后:共和党和民主党 执政局面持续至今 2、两党制在美国共和政体中的特色: 3、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实质: 政党 △美国总统制(又称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异同?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异 国 家 元 首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有无任期      有无实权     政 府 首 脑 政府首脑      产生方式      对谁负责      与国会或议会关系    同 代表 利益, 维护其统治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背景: ①18C, 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封建势力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 (2)历程: 1789年,革命 → 1792年,废除 ,建立 → 此后70多年间, 政权在 制和 制之间反复易手 → 1870年, 法兰西第 帝国垮台, 法兰西第 共和国建立 2、法国共和政体 (1)、确立:1875年 通过了《 》,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内容: ①规定德意志帝国:是 制和 制国家 ②立法权属于 ,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 ,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 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 。 行政权由 掌握,总统由 选出,任期 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 和 ,有权任命 、 和实行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 (3)、作用: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和巩固,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1、前提:德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①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 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概括:普鲁士首相 提出“ ”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 年完成统一,建立了 。 2、确立:1871年颁布《 》,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了。 3、内容:① 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 任命,任期由 决定并对其负责。③议会是 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 和 的批准才能生效 4、影响: ①积极意义: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影响(特点):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 色彩,保留了大量的 ,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和 ,使德国逐渐走上军事侵略道路。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2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 比较项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君主权限    内阁产生的途径    △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比较 项 目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总统制 英国 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王 总统  元首 产生方式 世袭 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世袭 选 举 (任四年,可连任两届)  元首任期 终身 任期制 终身制 任期制  元首的实权 有 有 无 有  政府首脑 内阁大臣 内阁总理 内阁首相 总统  政府 产生方式 国王任命 总统任命 议会中多数党派领袖担任 总统任命  国家 权力中心 立法会议 参、众两院 议会 总统  行政权 属国王,但需一名大臣副署 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 内阁首相 总统  政府首脑 与议会关系 国王效忠法律,大臣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关系 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立法权 立法会议 参众两院与总统共同享有 议会 国会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5、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要点整理】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一)、背景(原因) 1.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 和 。( 根本原因 ) 2.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处于 地位,英国处于 地位。 (原因: )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目的: 结果:使中国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身体受到摧残,同时也严重危及了清政府的 统治,清政府决定禁烟。 4.中国的禁烟运动: 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 、 走私犯的鸦片在广州虎门当众销毁,这就是“ ”。( ) (二)、经过: 1840年6月——爆发; 1841年——扩大:英军强占香港岛; 1842年8月——结束:清政府妥协投降,签订了《 》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危害 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开放:   协定关税:   (三)、失败的根本原因: (四)、影响: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后法国加入; 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 》 1860年,再起冲突,英法联军火烧 ,清政府与之签订《 》。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十个通商口岸 c赔款 d允许外国人在华经商、传教等 e 外国船只可开到长江各口岸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b增开为 商埠 c割 给英国 d赔款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了。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一、兴起 原因:鸦片战争后 激化。 准备:洪秀全创立 ,号召组织群众。 二、经过 1.过程: 1851年金田起义(起义开始) 1852年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定都 (正式建立政权) 2.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 为 ,太平军北伐,结果失败,但牵制了大量的清军,为西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 ,太平军西征,大败曾国藩的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三、探索救民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根据 的原则,规定 ,按 平分土地; 根据 的原则,规定 。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 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 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 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2.1859年 提出《资政新篇》: 内容:学习西方,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发展工商业;开设新学堂等。 评价:《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 。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四、转折:1856年 ——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五、失败: 1.列强的加入:1860年太平军进攻上海时,遭到 联军的回击,太平军损失惨重。 (列强加入的原因: ) 2.失败的标志:1864年,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失败的原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六、新特点: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1)19世纪末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 (2)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3)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2.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之战、威海卫战役。 黄 海 大 战——由于李鸿章实行 政策, 黄海制海权丧失 ,但北洋 水师主力尚存; 辽 东 战 役 时——日军在 进行了大屠杀;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定破产,战争结束。 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开放:   允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3.影响:该条约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丧失,随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直接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2.结果:1901年签订了《 》(内容:P60 了解),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内容 影响  ①赔: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①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设: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②使馆界就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③拆: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许各国派兵驻守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③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就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惩: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④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位居六部之上。 ⑤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条件: (1)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①主要内容: 、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 ②人 物: 、 ③主要阵地: 、 二、酝酿: (1)1894年,孙中山 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成立了同盟会,提出政治纲领 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 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创办机关报——《 》: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三、起义:1、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 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 四、高潮: (1)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 的成立。 (2)1912年春,颁布了《 》 主要内容: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确立三权分立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性 质:该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意 义:具有 的进步意义。 5、结果: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 (1)“失败”的含义: (2)“失败”的原因: 6、功绩: 推翻 ,结束 ; 使 深入人心;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为 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1.导火线: 2.经过: 第一阶段:(1919.5.4~6.5)中心在 ,斗争主力是 ;口号:“废除二十一条”、 “ ”、“ ”。 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后) 中心在 ,斗争主力是 。 3.结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评价: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 的爱国运动。 特点:各阶层都参加,在整个运动中,青年学生是 ,工人阶级是 。 影响:促进了 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 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 1.条件: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思想条件: 的广泛传播,并于工人运动相结合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2.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年7月 地点: ) (1)、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a通过党纲 b确定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c提出中心工作——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d成立中央机构——中央局 (2)、意义:中共一大宣告 ,中共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 。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1927年) 1.合作的实现: (1)、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2)、中共三大决定于国民党合作 (3)、1924年 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 2.北伐战争: (1)、条件: ; ; ; 。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3)、对象—— 、 、 (4)、结果——基本上消灭了军阀势力,革命势力发展到 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 。3. 国民革命的失败 (1)、标志: ①1927年蒋介石在 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② 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不久,“ ”。 (2)、原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一.南昌起义(时间: 年 月 日): ①背景(原因):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认识到 的重要性。 ②领导人: 、 等 ③意 义:南昌起义打响了 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汉口) ①内容:纠正 错误;确定开展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进行 。 ②意义:该会议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 领导者: ) 结果——起义进攻长沙受挫,中国革命重心由 转向 ,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 。 3.土地革命 ①内容:打 ,分 ,废除 。 ②意义: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革命积极性提高。同时粉碎了国民政府发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①内容: 、 、 。 ②意义:指导了中国革命,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出燎原之势。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 ①背景: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 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 ②概况:定都于 ,政府主席为 ,军委主席为 。 三、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 。 2.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 会议内容:a纠正左倾错误; b肯定毛泽东的军事主张; c选举毛泽东为常委; d取消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意 义: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胜利: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红一、红二、红四) 4.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革命转危为安; 传播了革命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第16课 抗日战争(1937.7—1945.8) 一、日军的侵华与暴行 1.日军的侵略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 占领东北三省; ②1935年“华北事变” 华北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③1937年“ ”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同胞 人);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941年,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研究细菌战,用中国活人做试验。 二、全民族的抗战 1.开始:1937、7、7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也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击:组建 ,领导全民族抗战。 (1)、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以国民政府为主): 淞沪会战——出现了英雄人物:姚子青、谢晋元 会战——国共合作的典型。( ——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徐州会战——( ——抗战以来的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2)、敌后战场的开辟: ①1937年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 路线,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②1940年彭德怀指挥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国外战场的开辟: 1942年为确保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援救被困的 军队。 三、抗战的胜利: 1.胜利: 年 月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意义: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 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 它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抗日战争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起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 大大提高了。 第17课 解放战争(1946—1949年)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1945.8-10 ) (1)、蒋介石策划谈判的原因:a                         b                           (2) 、结果:国共签署了《       》,坚决避免内战,但对        和                 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这就使中共在政治上占了主动。 2.政协会议召开(1946年 重庆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3.内战的爆发:开始了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 。 二、内战的经过 (1)战略防御阶段:内战之初,国民党军队先 进攻,后转为 进攻,(重点进攻 和 两个解放区),结果都被中共粉碎。 (2)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 、 率领 解放军主力进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阶段:三大决战 ① :首先攻占 ,最后解放了东北全境。 概况: ② :以 为中心,结果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地区。 ③ :由 解放军和 解放军完成,使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结果):三大战役共消灭或改编敌人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949年4月国共北平谈判——结果:和谈破裂 (2)4月21日,朱、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3)1949年4月,渡江作战,解放 ,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了; 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随着 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个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工人运动主要发生在 、 、 等国家,但是由于缺乏 的指导,运动都失败了。) 3. 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一定思想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 4.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另一方继承何发展了人类思想 三大理论成果,分是 、 、 。 诞生 1848年《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阐述了 ; ②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③肯定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④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⑤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⑥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的意义:标志着 , 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三)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1871.3—5) 1.原因: 年普法战争中 战败, 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了 政策,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还妄图以武力解散 的武装——国民自卫军。 2.公社建立后的措施: 政治方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伟大的创举)等 。 4.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 的领导,也没有组建工农联盟。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 5. 历史意义:巴黎公社它是 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主要经验:通过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主要教训: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应建立工农联盟。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1、客观方面: (1)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 的环节(经济发展落后,各种矛盾较尖锐)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各种矛盾的激化 2、主观方面条件: (1)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二)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 王朝,革命后形成 和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掌握实际权利。 二月革命的性质: 2.《 》:列宁提出革命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 转变,争取以 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说明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成为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又称“十月革命”):推翻了 的统治。 十月革命的性质: 5.苏维埃大会的开幕: (1)、会上发表了《 》,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 (2)、通过了《 》,使俄国退出了一战,解决当时俄国人关心的和平问题。 (3)、通过了《 》,解决了当时人民关心的土地和面包问题。 (4)、选举了工兵苏维埃政府—— 。 (三)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推翻旧制度,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对世界: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对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 新局面; 4、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革命,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主要议题:筹划新中国的成立 (2)主要内容: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内容:A、规定国家性质:人民主主义国家; B、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性质:具有 的性质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规定了首都、国旗、国歌、纪年 (3)作用:代行 的职权 2、正式确立 (1)标志:1954年 的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的职权结束,但其作为 组织继续存在 (2)主要职能: 、 3、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 ”的方针,使该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本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主要内容:制定《 》 A主要内容 规定国家性质 根本政治制度——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原则: 和 原则 C性质: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2)意义: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也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 和 原则。 (2)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 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过程 ①建立的标志:1949年的“ ”中最早规定 ②正式确认:1954年的《 》正式确认。 ③概况:省级民族自治区共 个 (4)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文革”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根本原因) 2、民主法制遭践踏的表现: A党史上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至死) B出现夺权斗争,社会秩序混乱 C两会多年未能召开…… 3、教训:要保护民主,就必须加强 。 (二)发展: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后 1、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 (1)条件 ①必要性:“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可能性:1978年 ,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措施:平反冤假错案;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年修订宪法) (3)结果及意义: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 ,为 奠定了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方针)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通过了《 》) (4)加强 制度建设 (——1998年通过了《 》) 三、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1、台湾问题的由来(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 》 呼吁和平统一 (标志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由 变为 。) 3、20世纪80年代初,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二)“一国两制”的含义 1、前提: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内容:两种制度,大陆十亿人口实行 ,香港台湾实行            3、目的:实现祖国的统一 (三)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1、条件(原因) (1)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增强——根本原因(前提) (2)“一国两制”构想(方针) (3)全国人民共同愿望(民心) (4)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潮流) 2、过程 (1)香港回归( 年7月1) (2)澳门回归( 年12月20)3、意义 (1)国内意义:使港澳结束了被列强占领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国际意义: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国与国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二)展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表现 ①1979年元旦起,停止炮击金门, ②倡议“三通”( 、 、 ) ③ 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年成立两会: (台湾)和 (大陆) ⑤1992年“九二共识” :“ ” ⑥2005年,连战率“ ”访问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的接见。 ⑦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补充】 1、历史上台湾的三次分离 ①1624年 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 ②1895年 通过《 》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 ③ 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 注意: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所以有着本质区别。 2、当前对台的基本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阻止祖国统一的两股势力 ①国际反华势力——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②台湾岛内分裂势力 4、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根本因素);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成功的实践; ③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祖国人民渴望统一; ④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 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建国初外交方针的制定及背景: 1.背景: (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 和以美国为首的 的对立和斗争。(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新中国的诞生 2.外交方针: 3.具体内容: ①" ": 含义: 的外交关系。 作用:使中国改变了 的地位。 ②" ":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③" ":含义:坚定地站在 一边。 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1.建国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初中苏双方签订《 》。意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 2.1953年提出了 。 ①提出过程: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②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 1954年参加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4.1955年参加 ①会议特点:该会议是第一次 的亚非会议。 ②会议转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 ” 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③意义:该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二、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新突破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条件):① ; ② 。 (2)概况: 年10月,第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意义: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改善原因 :中美双方共同的要求 ①美国方面: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 ②中国方面: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 (2)过程: ①、1972年2月, 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 签署《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 ②、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中日建交 (1)直接原因: 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概 况: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补充]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的影响:揭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双方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的局势。 (二)、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外交目标的调整:反对 ,维护 。 (2)调整的原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 为中心,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主要外交成就: (1)开展以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维和行动、禁核、裁军)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如:2001年在 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如: 年,中国与中亚六国在上海成立了 。该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国与 及 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两级格局的形成 (一)两极格局(又称冷战格局)的形成 1、形成背景: (1)二战后期, 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推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 ②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 和 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 2、冷战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确立过程(也可看作表现): (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2)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直接目的:扶持西欧,稳定资本主义 根本目的:控制西欧,称霸世界。) (3)1949年成立“北约” 性质: 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作用: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4)苏联的反击措施: ①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 。 ②1955年苏联等国组成“ ”——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特点: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并存,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但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具体表现:① 分裂、 分裂 ②局部热战: 战争、 战争 ③军事对抗: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西欧的联合(“欧共体”的建立) 1、联合的原因 ①谋求欧洲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 ② 在两级格局下西欧受到美、苏的控制和威胁。 ③ 西欧自身 的需要(根本原因) 2、西欧联合的过程: 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了《 》,成立 ; ( 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②1958年, 和 成立。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性质: ) ④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 。(性质: )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 ②西欧的联合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 ,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④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 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和科技 2、结果 ①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 经济大国。 ②日本的崛起,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③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 。 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 复活, 抬头。 (如: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 (三)、第三世界的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61 在 举行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2、奉行的政策: 、 3、作用:推动了 的发展;加速了 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概况: (1)、东欧剧变: ①实质: 的变化。 ②典型:1989年, 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1922—1991年)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 改革,但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 改革,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年底,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 2、原因: 根本原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危机,引起人民的不满。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结果。 外部因素: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3、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格局的结束。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的挫折。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1、特点: 与 并存 2、威胁和平的因素: (1)、由于民族、宗教、种族、领土问题引发了新矛盾和新冲突 (如:科索沃危机) (2)、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如:美国轰炸南联盟) (3)、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泛滥。 (如:2001年“9·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冷战”后, 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1993年 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③ 正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④ 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其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⑤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力和地位不断地提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世界暂时呈现出“ ”的局面, 趋势 进一步发展。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要点补充] 1.如何看待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重大挫折,它只能说明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说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和成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教训: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改革的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党的领导;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外交上不称霸不争霸。 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具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从战后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争霸所取代;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 5、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