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一中 历史组 骆燕 第九单元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教材分析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的第一课,主要学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本课在该单元中主要介绍的是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对理解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必然性有重要作用,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联系性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的表现及影响;②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措施和结果;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及发展举步艰难的原因;④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运动出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比较分析的方式完成本节课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难的探索,来挽救民族危亡,从而激发学生高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危害;(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艰难的原因 2、难点: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四、学情分析 学生的现有知识对本课的基本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对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运动的出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存在困难,讲解时应注意联系性,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形成联系性的历史观。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授课。 2.学案导学法。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1)复习必修课中的相关知识(2)预习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预习部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将全班座位摆放成6个小组,方便讨论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任务是否完成,了解学生的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图片《时局图》,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 提问:1、请学生解释《时局图》;2、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民族矛盾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列强接踵而来,不断加深侵略中国,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不断严重 。当时的中国可谓是“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甲午战争后,中国再一次被“铁蹄践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改革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是戊戌变法的背景,即第九单元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是如何加强对华侵略的? 学习主题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教学活动安排: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考《马关条约》中哪一条内容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与此同时,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讲解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概念:商品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资本输出是指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这是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之一。甲午战争以前,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同时,还存在着商品输出,但资本输出占第一位。 思考问题: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2、具体表现及影响 (1)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 方式 影响  开设银行,为清政府提供贷款 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争夺修筑铁路的权利 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  争夺开采矿山的权利 掠夺矿藏,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开设工厂,倾销商品 把中国变成它们工业品的独占市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活动安排:参看教材P125页《清政府向俄、法、英、德贷款》的表格,请学生记住清政府主要贷款的国家。思考:列强争相贷款给清政府的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争相贷款给清政府的原因:①贷款增强了贷款国家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如1895年俄法贷款为俄国势力深入东北、法国势力深入西南开辟了道路。②通过贷款可以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从经济上掠夺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四年间,清政府举办了7次对外借款,其中数额最大的三次是1895年的俄法借款,1896年的英德借款和1898年英德续借款,每次约为白银一亿两。这三次贷款都以海关收入为抵押。当时清政府海关年收入约2 000多万两白银,是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因此,控制海关就可以左右中国财政,保证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安全。同时,还可以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③通过贷款,进一步从政治上控制中国。三次大贷款都明确规定,不准提前还清,说明帝国主义不但追求经济利益,而且追求政治特权。英德两次贷款中,都规定全部还清贷款前, 中国海关管理制度不准改变。 ④通过贷款, 获取巨额利润。 (2)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方式:A、强占租借地;B、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美国标榜“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但实际上其侵略野心极为险恶。首先,这一政策完全肯定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夺取租借地的现有格局,肯定了欧洲各国侵略中国的合理性;其次,美国在“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口号下,要求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不实行独占,使帝国主义各国在华都能享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教学活动安排:请学生联系教材P125页《列强瓜分中国势力范围简表》,记住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主要势力范围。 总结: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争做中国债主、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银行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暂时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列强建立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解析、图表展示,再现历史情境,并通过问题设计,自主完成表格,使学生对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之间联系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表现和影响分方面逐条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加强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探究二:为什么说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到来? 学习主题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政治危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偿还贷款 各地自然灾害 ——财政危机 教学活动安排:假如你处在当时外忧---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民族危机严重;内忧---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你会怎么做? 2、清政府的措施 (1)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税额;(2)降低官员薪俸;(3)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4)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以及扩大纳官等;(5)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教学活动安排:阅读《历史纵横》,观看漫画《民众的痛苦》,自然过渡到清政府采取措施的结果。 3、结果:遭到官员的抵制,转嫁到人民身上,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强。 总结: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为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活动安排,使学生理解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与戊戌变法三者之间的联系。 探究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怎样的制约?民族资产阶级为何掀起变法运动? 学习主题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3)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2、表现、特点:初步发展,阻力、困难 3、困难:(1)商办企业无力与外商企业竞争(2)民族工业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教学活动安排:联系必修二中的相关知识,思考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4、影响:(1)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3)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辛亥革命;(4)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中的一些人,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论。 总结: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科技,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从此,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设计意图:联系必修二的相关知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内容解决新的问题,深化理解,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戊戌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 政治基础:(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2)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出现。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戊戌变法运动的社会背景,在下节课我们我们再来学习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概况。课后大家根据课前预习学案完成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并完成本节课的课后练习及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2、具体表现及影响 (1)经济 (2)政治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政治危机、财政危机 2、清政府的措施 3、结果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2、表现、特点 3、困难 4、影响 十、教学反思 由于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在教学时应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奠定基础。 十一、学案(见其他附件) 临清一中 历史组 骆燕 第九单元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预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了解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 二、预习内容 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2、具体表现及影响 (1)经济 (2)政治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政治危机、财政危机 2、清政府的措施 3、结果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2、表现、特点 3、困难 4、影响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的表现及影响。 2、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措施和结果。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及发展举步艰难的原因。 4、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运动出现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重点:(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危害;(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艰难的原因。 2、难点: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学习过程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探究一: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是如何加强对华侵略的?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与此同时,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 进入以 为主的阶段。 2、具体表现及影响 (1)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 方式 影响  开设银行,为清政府提供贷款 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 ,扩张了在华的  争夺 的权利 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  争夺 的权利 掠夺矿藏,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在通商口岸开设 倾销商品 把中国变成它们工业品的独占市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方式:A、强占 ;B、划分 ;C、美国提出 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探究二:为什么说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到来? 1、原因:政治危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偿还贷款 自然灾害 ——财政危机 2、清政府的措施 ① ② ③ ④ ⑤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结果: 和 更加激化, 进一步加剧。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探究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怎样的制约?民族资产阶级为何掀起变法运动? 1、原因:① ② ③ 2、表现、特点:初步发展;阻力、困难 3、困难:① ② 4、影响:掀起 运动 三、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戊戌变法的政治基础、阶级基础、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 政治基础:(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2)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出现。 四、当堂检测 1.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危机严重 B.国内阶级目睹尖锐 C.资产阶级软弱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有①投资办厂②争做中国债主 ③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权利 ④在中国开设银行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19世纪末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主要是通过 A.在中国投资办厂 B.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 C.在中国开设银行 D.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权利 4.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主要是通过 A.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B.提出“门户开放” C.扶植各派军阀,割据混战 D.分割中国领土 5.(插入P125页列强瓜分中国势力范围简表)该表说明19世纪末在华势力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3.阅读下列材料一 材料一:课本P126页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企业表 材料二:课本P127页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近代企业表 回答: (1)对比材料一和二,概述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状况: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中商办厂矿数增加,投资额及其在总资本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官督商办或官办企业数量、投资额及其在总资本额中所占比重全部呈下降趋势。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积极投资兴办企业;清政府被迫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课后练习与提高 1.19世纪末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是因为 A.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 B.洋务派无法再垄断近代工业 C.清政府财政严重困乏 D.爱国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其原因主要有①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出现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③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洋务派无力再垄断近代工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下列有关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A.裕晋纱厂和苏纶纱厂是其代表 B.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C.仍然无力与外国资本和商品竞争 D.列强资本输出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 4.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 B.主张推翻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D.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 5.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西方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D.早期改良思想的出现 6.19世纪末清政府举借外债与今天引进外资的最大区别是 A.附有政治条件 B.主要是因为财政困难 C.是被动行为 D.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7.早期改良主义者的主张反映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8.概述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答案:民族危机加深表现:经济上: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阶段。通过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积极争夺中国开采矿山和修筑铁路的权利,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内地;还在中国开设银行,获取更大利益。 政治上: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